有一次開會,我看著一位資深主管拍著桌子說:
「這市場我懂,十年前我們試過一樣的策略,失敗得很慘!」 會議室安靜了三秒,沒人敢接話。 但那是十年前。 十年前的顧客、通路、甚至搜尋引擎演算法,都早已換了世界。
他不是不聰明,也不是不努力。只是——他的腦袋裡那個「經驗資料庫」太快跑出舊答案, 還來不及下載新版本。

1️⃣ 大腦會自動「調資料」,而不是重新觀察
我們的大腦,其實就像一台自己養成的 Google。
每當遇到新情況,它會立刻搜尋:「以前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事?」 然後啪——跳出熟悉的記憶片段。
你以為自己在思考,其實只是在套用舊劇本。
這很有效率,但也很危險。 因為那套劇本,可能早就過期了。
我見過太多主管在會議中堅持老做法,
不是因為固執,而是大腦真的覺得那樣「比較安全」。
2️⃣ 經驗讓人快,但也讓人「瞎」
有位工程師總愛說:「這個我以前做過!」
語氣裡帶著自信,也有點驕傲。 但後來系統一改版,他反而手足無措。 原本的解法不再管用,他開始怪環境、怪工具。
這就像拿著舊地圖找新路。
你知道方向沒錯,但眼前的街景全變了。 有時候,我們不是看不見未來,而是被過去遮住了眼睛。
3️⃣ 大腦愛熟悉,因為熟悉讓人覺得安全
我們的大腦超怕不確定。
所以每次遇到變化,它就會急著套用熟悉的做法, 只為了快速回到「穩定」的狀態。
但熟悉感有時是陷阱。
就像你走進常去的餐廳,明明菜單早該換, 卻還是點那道「保險的炒飯」, 吃完又覺得——「怎麼好像沒什麼味道了?」
職場裡也是這樣。
當你老是選擇「以前那套」, 你也在拒絕新的可能。
4️⃣ 真正聰明的人,會懷疑自己的經驗
我曾看過一場會議,一位年輕設計師對老主管說:
「我知道那時候的版本很好用,但市場變了,我們能不能試個新思路?」
全場一陣安靜。
老主管沉默了幾秒,然後笑著說: 「好,你說得對,我的資料庫該更新了。」
那瞬間,我看到一種真正的聰明——
不是誰記得多,而是誰敢重新開始。
經驗不是包袱,但不更新,就會變成負重。
5️⃣ 更新資料庫的三個方法
📍第一:先看清現況,不急著下結論。
每當你想說「我知道這怎麼回事」, 請先停個三秒,問自己:「這次真的一樣嗎?」
📍第二:記錄新的嘗試。
有時你以為「這方法沒用」,只是因為還沒留下數據。 把每次的新做法、新反應寫下來, 那是你在替大腦重建新的資料表。
📍第三:讓別人挑戰你的想法。
別怕被質疑。 那不是打臉,而是在幫你清除「思考快取」。 越容易被問住的人,學得越快。
🌱 結語
你不是不聰明,只是你的大腦太聰明——
聰明到會自動幫你省事、套舊答案, 卻忘了,世界每天都在更新。
所以,別再依賴十年前的成功經驗,
也別被「我知道」困住。
真正的學習,不是多知道,而是敢刪掉。
因為唯有清空舊資料,新的可能才裝得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