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在一場主管培訓裡問大家:
「你覺得,是能力重要,還是責任感重要?」
全場一片靜默。終於,有位中階主管笑著說:「當然是能力啊,沒能力怎麼負責?」
我點點頭,回了一句: 「那為什麼那些最有能力的人,都是先開始負責的?」
現場安靜下來,有人放下筆,有人抬頭看著我。
那一刻,我知道——這問題戳到大家心裡了。

一、承擔,永遠走在成長前面
我記得剛升主管那年,部門一個專案出包。
我其實完全沒把握,但沒人敢接,我硬著頭皮扛下來。
那一週簡直是煉獄:
每天早上九點進公司,晚上十一點還在對進度; 我被高層盯、被客戶追,壓力大到晚上刷牙都在想流程怎麼改。
但就在那種「邊錯邊修」的混亂裡,我突然變得不一樣了。
開始能看懂流程問題在哪、跨部門怎麼協調、哪裡要溝通、哪裡該放手。
後來我才懂,能力不是準備好才出現,而是在扛事的過程裡長出來的。
你不會因為準備好了才去負責,而是因為負責了,才真的準備好。
二、有責任感的人,才會啟動真正的行動力
你有沒有發現,一個人如果覺得「這件事非我不可」,
他整個人都會變。
他會更專注、會主動、會多問一句「還能再怎麼做?」
但如果他心裡想的是「反正不是我的事」, 那即使坐在會議裡,也只是在滑手機、點頭附和。
我曾帶過一個新人阿哲,能力普通、學得慢,
但每次出狀況他都第一個衝出來:「我來試試看!」 結果短短一年,他變成大家最信任的窗口。 因為有責任的人,不一定最厲害,但一定最可靠。
三、推責,只會讓你永遠停在安全區
在職場裡,最常聽到的幾句話是:
「那不是我的工作。」 「流程就這樣啊。」 「我只是照指示做。」
這些話聽起來理性,其實是逃避。
因為只要你推掉責任,就同時推掉了成長的機會。
我見過太多這樣的同事,做十年還在同一個位子。
不是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太習慣「避開麻煩」。
他們沒看見,那些願意站上去的人, 正因為多扛一點,反而多學一層。
每次願意面對後果的瞬間,
其實就是能力被逼著長大的時刻。
四、責任感,不只是個人特質,更是團隊的秩序感
有責任的人,不一定說得多,但你會發現:
他永遠準時交件、出錯會主動說、 有問題他會先試著想辦法。
這樣的人,像是一個團隊的穩定軸心。
當他在,大家就不慌; 當他離開,整個流程都亂。
責任感帶來秩序,也帶來信任。
因為你知道——他不會推、也不會閃。 這樣的信任,是任何制度、獎金、KPI都買不到的。
🌾 結語:責任,是能力的起點
人們常說「有能力才扛得起責任」,
但現實恰恰相反。 是先扛下責任,你才會逼出能力。
當你說「這件事我來」,
你同時也在說:「我願意長大。」
責任會讓你緊張、焦慮、甚至想逃,
但也正是那份壓力, 在一點一滴磨出你的專業與穩定。
最終你會發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