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後走出公司大門,
抬頭看著懸掛在半空中的下弦月,肩頸因為整天坐在電腦桌前而微微發緊。
手機螢幕亮起,群組裡跳出訊息:要不要買飲料?我點開通訊軟體,手指停留在「半糖去冰」的選項上。
那是我最常點擊的選項,也是我工作一天後的結束信號。
我常常對自己說:「又完成了一天辛苦的工作,喝一杯吧。」
直到我開始減重,才發現這個工作後犒賞自己的儀式讓自己離減重目標越來越遠。
那一杯珍珠奶茶讓熱量赤字不見了
我在晚餐前喝下那杯半糖去冰的珍珠奶茶。
我吸一口,牙齒咀嚼著Q彈的珍珠,舌頭感受著濃濃的奶香跟茶香。
我以為自己沒吃什麼,事實上卻多喝了至少五百大卡的熱量。
那是要多跑步一小時才能消耗的熱量。
就這樣,每天三餐辛苦計算並控制的熱量赤字,在這一杯珍珠奶茶下肚後被抹平了。
喝下珍珠奶茶後,多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
糖被身體吸收後,進入血液中,胰島素開始工作。
身體把糖送進細胞中,同時把多餘的熱量轉化成脂肪堆積在身體裡。
半小時後,血糖下降,我又開始想吃東西。
我拿出起零食櫃中的餅乾開始往自己的嘴巴裡送。
這樣的循環:喝糖、升糖、血糖下降、再吃,反覆循環著,一天可能上演個好幾次。
我想喝珍奶,其實是為了犒賞自己的辛苦
大部分時候,我其實並不口渴,只是想讓辛苦跟疲勞有個宣洩的出口。
含糖飲料變成為我一天辛苦工作結束的儀式。
我在林三店門口站著,看著飲料杯上的水珠。
我舉起那杯珍珠奶茶,以為自己還能掌控一點什麼。
事實上,只是連最後一個熱量赤字的目標都無法再掌握。
換個活動來獎勵自己
我開始嘗試下班後不去買手搖茶。
走出公司大門後,改往公園的方向走去。
坐在長椅上,深呼吸並冥想,放空因為運轉一整天而疲憊的腦袋。
回家後,打開音響,放著自己喜歡的樂曲,泡個熱水澡,放送自己因為坐在電腦桌前一整天而僵硬的身體。
有時我還是想喝的時候,我就倒氣泡水,擠入半顆檸檬,至少味蕾受到刺激的同時,沒有喝進太多的熱量。
那杯半糖去冰的珍珠奶茶,只是舊習慣
減重不是在拒絕吃糖跟澱粉,而是在改變生活習慣。
我不和飲料對抗,我只在點飲料前先多問自己一次:
我需要的是糖,還是只是想放鬆?
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在重新定義對自己好的意思。
當我用別的活動取代每天下班後那杯半糖去冰時,
減重的過程就真正的開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