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學會安靜,不是退讓,而是讓心有足夠的空間被看見。」

artem-belinsky-gF5dADPE0GQ-unsplash
成長不是轟烈的突破,而是一種靜靜的回歸。
在長久的壓力與混亂之後,我漸漸能自在呼吸——
沒有被監視的螢幕,沒有不斷插手的指令,
只有能專心做事、能聽見自己心跳的空氣。
「早安,Shn!」
同事笑臉盈盈地向我打招呼,我有些陌生地接下這份溫暖。
今天,他們主動來與我攀談。
我的名字出現在座位表上,有分機、有小吸鐵,
那樣微小的細節,卻像一種被承認的溫度:
「妳在這裡,是正式的一份子。」
少了干擾,我才看清楚,自己其實一直都做得很好。
不是靠誰的批准,而是靠誠懇、理性與穩定的累積。
我用自己的節奏,一點一點,把混亂整理成秩序,
讓工作能呼吸,讓情緒有出口,
也讓我重新感覺到——溫柔,其實很有力量。
也許我之後還會離開,但在離開之前,
我已經為自己築出一個能安心存在的小小世界。
它不華麗,卻足夠讓人記得:
即使在最吵雜的地方,也能以安靜的方式被看見。
曾因大環境對外向者較為有利,我一度嘗試在兩種性格之間遊走。
不同類型的人有不同的優勢與侷限,
那過程讓我更加理解多樣的思考,也學會尊重自己的節奏。
為了迎合不舒適的環境,我曾努力變成別人希望的樣子——
如今,我想做回自己看看。
或許我天生偏內向,也習慣獨立作業,
原以為會被忽視或壓制許久,
卻在一個月後,撥雲見日。
不是靠對抗,而是靠穩定、專業與誠實,把自己立起來。
在沒有干擾的狀態下,終於能被看見真正的實力與態度,
而不是被誤解、或被迫沉默。
被濃縮的空氣終於釋放開來,
我深深吸了一口,覺得世界清晰又溫柔。
安靜,也能有力量。
被看見,會在懂你的人眼中。
嗨,如果你喜歡我這種方式的文字,歡迎分享,但也歡迎標註出處。
你可以這樣寫:「語錄風格來自 墨雪鳶紅」或「靈感來自某位喜歡用茶和花說故事的作者」。
如果你有了新的延伸創作,請讓我知道,我會高興地替你舉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