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lara-kulikova-3Z4O3RcEPPc-unsplash
我們在職場裡一次次學習成為自己,
從感謝、忍耐,到懂得拒絕與選擇。
這三封信,寫給那個仍在堅持、仍願意溫柔面對世界的自己。
願你在每一次試探與成長裡,看見努力的形狀,也看見心的安然。
延續善意:給喜愛的前公司一封信
多年以前,我懷著對這間公司的喜愛投下履歷,百年的歷史與純樸,還有在地的代表性很吸引我,很快地接到面談邀約。那時的主管,是我面試以來最喜歡的一位,談吐自然、真誠,讓我至今仍以那樣的姿態尋找工作與面對人。
我很感謝當時單純善良的同事們,在我身體狀況不佳的日子裡,仍給予關心與包容。
那段時間的陪伴,我一直銘記在心,也一直希望有機會能盡一份力回報公司。
印象特別深刻的是,與主管在意見交流時,即使語氣偶爾直接,我們都明白那是為了事情更好,沒有隔閡,反而多了信任與理解。
無論是副理、老闆一家,還是同事們,那份真誠與人情味,都是這間公司最美、最珍貴的地方。
謝謝曾經讓我感受到「被信任與被善待」的日子。
初見職場:在不被看見的日子裡,我學會看自己
那是我的第一份打工,大學寒假。
一位同學引我進入餐飲業,開啟了我第一次接觸職場的旅程。
當時的我天真又拘謹,總覺得只要做「最有禮貌的自己」,就能被善待。但現實並不是這樣。腳形無法穿包鞋,走起路笨拙;耳麥不合,常漏聽指令;桌號、菜名記不清——我就像一個笨拙的學徒,努力想跟上卻總慢半拍。
有人摔破盤子,責任卻落在我身上。
他們說:「反正她不會反駁。」
我選擇忍耐,告訴自己:只要撐過去,一定會變好。
直到有一天,一位女同事說我走路像大象過境,我停下腳步,看著她的眼睛:「請說,還有什麼想說的?」
她愣了一下,然後笑說:「唉呦,你終於看我了啊?你平常都沒看我。」
我回:「我一直都有在看你。」
她頓了頓,語氣柔了:「我只是想提醒你,形象要留意,你代表公司。」
那一刻我才明白,或許她的話不全是惡意。
我開始學著調整自己,讓愜意變得有節奏、有重心。男主管依舊不苟言笑,覺得我是個出包仔。可我沒有放棄。當同事出了車禍,我默默跨進她的工作區,幫忙搬重物、補位、撐了一週。他們看在眼裡,態度漸漸不同。
女主管總是鼓勵我:「妳是新鮮人,不用怕錯,會學很快。」
她的話,是那段時間照亮我路途的光。
開學前,我提了離職。那天只有男主管在。
我鞠躬道謝:「謝謝您,這段時間學了很多,給您添麻煩了。」
他抬起頭,略顯尷尬地說:「抱歉,沒教好妳。妳很努力了。」
我笑著點頭:「謝謝您。」
臨走前,那些曾冷嘲熱諷的人,也對我說:「有空常回來,我們歡迎妳。」
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懂得——被看見之前,得先學會看見自己。
學會說不:我第一次拒絕主管的時候
當第一次對主管說"不"是什麼時候?大部分情況,我會說「我盡力」、「我試試」,所以不會直接說「我不會」,辦不到之類。後來我發現,如果都照單全收,主管會認為自己管理得宜,有問題的部分無法被重視。
像是主管職權失責、承擔其他同事工作、無法實現的策略、或是沒有規劃便要成果要求......等等。
大部人情況通常會生氣或是隱忍,而想嘗試,當他刻意讓我騎虎難下的時候,我平靜地拒絕情感與職權勒索。他看起來焦慮極了,甚至在眾多會議上焦慮地啃手指,我平靜地看著他儘管其他人都不忍直視。
他原來想破口大罵,然後突然發現沒有威嚇到我,轉而低聲地說:「把你會的技能列表給我。」
而我要列嗎?不,因為一開始他們欺騙我入職,職位內容範圍遠遠超過求職信裡的內容,不但應展覽要求加班到十二天,還沒有加班費,在我爭取下才有補休。
他也在會議上直接貶低莫須有的能力,我順著說:「是,我不擅長,所以交給擅長的您。」
這件事之後我私下被多同事找去說,很佩服我應對這種不禮貌的事發生。
不要怕,面對不合理的事,試著心平氣和。
我知道這公司的問題,很早看出來,只是在感性與理性的平衡間,選擇展覽結束後,帶著漂亮的成績離開。
帶著功勞離開別人比較不會說話,也是優雅地轉身。
嗨,如果你喜歡我這種方式的文字,歡迎分享,但也歡迎標註出處。
你可以這樣寫:「語錄風格來自 墨雪鳶紅」或「靈感來自某位喜歡用茶和花說故事的作者」。
如果你有了新的延伸創作,請讓我知道,我會高興地替你舉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