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心法
「我願意和你維持連結,但不是用傷害我的方式。」
請在每次記錄前與執行界線前,於心中默念此句。
🙏 使用指引
- ✍️ 誠實記錄,不自我審查:這份表格是你的私人空間,無須美化。
- 🌱 標記「合理化」傾向:當冒出為對方開脫、要求自己忍耐的念頭時,無須自責,只需客觀標記
(R)。
【每日記錄範例】
📖 日期: 10/1
事件內容: 母親來電,質問何時結婚。身體信號: 胃緊、嘆氣
感受詞: 壓力、無奈
我當下的反應: “快了,在找。”
雙方對話中最刺痛那一句: 「你不結婚,我的人生任務就沒完成。」
內心真正想回應的話: “我的人生不是你的任務。”
舊模式重複?(R)?: ✅ (R) (心想:他也是好心...)
🔎 第15日:家人界線萃取與宣言生成(正式版)
第一步:匯集「最痛」與「最頻」的證據
- 列出14天中所有「最刺痛那一句」。
- 從中標記出出現頻率最高、讓你感覺「又來了」的句子,即「最常重複的一句」。
第二步:五大主軸分類與核心洞察
將上述句子歸類至以下主軸,並在每個主軸中,明確找出:
- 最深的傷口(最刺痛一句)
- 最頻的劇本(最常重複一句)
- 核心結點:上述兩者的交集,就是你與家人能量糾葛的核心結點。
第三步:生成你的《家人界線宣言》
使用以下格式,為每個主軸寫下你的行動宣言。動筆前,請再次默念核心心法。
📜 《我的家人界線宣言》
🌸 【時間介入】
- 核心結點: ___________
- 宣言: 當您試圖干涉我的人生節奏時,我不會再__________,而是會__________。
💞 【情緒貶低】
- 核心結點: ___________
- 宣言: 當您用言語貶低我的感受或能力時,我不會再__________,而是會__________。
🗣️ 【意見控制】
- 核心結點: ___________
- 宣言: 當您給出指令式建議而非尊重我的選擇時,我不會再__________,而是會__________。
🤫 【隱私侵犯】
- 核心結點: ___________
- 宣言: 當您跨越我的隱私邊界時,我不會再__________,而是會__________。
🌀 【比較評價】
- 核心結點: ___________
- 宣言: 當您將我與他人比較時,我不會再__________,而是會__________。
【完整範例】
主軸:🌀 【比較評價】
- 最深(最刺痛一句): 「你表姊年收百萬,你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 最頻(最常重複一句): 「你看人家XXX...」
- 核心結點: 透過與他人比較,來否定我的人生價值。
- 宣言: 當您將我與他人比較時,我不會再內心受傷並沉默不語,而是會平靜地回應:「我們的人生軌跡不同,這樣的比較沒有意義,請停止。」
🛡️ 家人界線維持系統
🌱 第一階段:策略性執行期(第1~21天)
目標:建立新慣性,而非百分百成功。
1. 🗓️ 每週預演
- 每週日晚上,花10分鐘重讀你的《家人界線宣言》。
- 在腦中預演下週最可能發生的2種情境,並演練你的「新反應」。
2. 🎯 從「最低難度」開始
- 從你的五條宣言中,選一條你認為最容易執行的開始。
- 一次只專注實踐一條,成功後再推進下一條。
3. 💬 使用「過渡語句」作為開場白
- 在執行任何界線前,先深呼吸,在心中或直接說出:
「我願意和您維持連結,但不是用傷害我的方式。所以當您【某行為】時,我需要【你的新反應】。」
4. 🔋 設定「能量恢復儀式」
- 每次執行界線後,進行一個小儀式為自己充電(如:散步、聽歌、洗熱水澡)。
- 告訴自己:「我做得很好。」
🔄 第二階段:彈性與迭代期(第22天~後續)
目標:讓界線變得靈活、持久。
1. 📊 建立「每週10分鐘覆盤」習慣
- 問自己:
- 本週哪一次界線執行得最順利?為什麼?
- 哪一次最卡?對方用了什麼新招數?
- 我的「界線宣言」需要如何微調?
2. 🚨 區分「界線」與「後果」的強度
- 界線(初犯): 「媽,請不要再未經同意整理我的房間。」
- 後果(再犯): 「媽,因為您又未經同意整理了我的房間,我這週末會晚點回家。我需要一點空間。」
- 後果(累犯): 「看來您暫時無法尊重我這條界線。我會先把重要的私人物品鎖起來。」
- 關鍵: 後果必須是你真正能做到的。
3. 🤗 允許自己「不完美執行」
- 偶爾退讓不是失敗,是數據。不要自責,而是在覆盤時分析原因。
✨ 第三階段:長期心法與能量管理
讓界線自動運轉的底層邏輯。
1. ⚡ 能量管理 > 時間管理
- 辨識哪些家人互動是「耗能」的,策略性減少其時長與深度。
- 主動增加與支持你、尊重你的家人朋友的「充能」互動。
2. 👥 建立你的「支持聯盟」
- 找1-2個完全理解你處境的朋友作為「界線見證人」。
3. 🎉 慶祝「微小勝利」
- 你第一次沒有感到內疚、對方第一次沒有反擊,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大進展。
💛 結語:
界線,從不是為了推開愛。而是為了將愛,穩妥地安放在能細水長流的地方。
這不是一場拆毀,而是一次溫柔的重建——
為我們共同的情感,闢出一個能夠自在呼吸的空間。
從現在開始,請相信:你值得在關係裡,感受善待,獲得理解,擁有尊重。
慢慢來,真的沒關係。界線的練習,終點不在於成功的對峙,
而在於當你回頭時發現:你正領著自己,一步一步,溫柔地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