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emini
資料來源:《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2025年11月8日
40歲不到,卻面臨癌症、心臟病威脅。全球研究揭示「生物年齡」暴走,肥胖、壓力、環境正共同侵蝕你的健康資產與生產力。過去,癌症、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被視為中老年人的專利。然而,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正在全球範圍內浮現:這些昔日的「老年病」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40歲以下、甚至30多歲的族群中 。
這並非零星個案,而是系統性的警訊。
根據2025年11月8日《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封面報導「失控的衰老」(Runaway Ageing),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全球趨勢:人類正在加速變老 。
這篇報導整合多項研究指出,1965年後出生的人群,其「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推進的速度,顯著快於比他們早十年出生的人 。一項針對近15萬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參與者的分析更具體地顯示,1965年後出生的較年輕群體,其顯示加速衰老的可能性,比1950至1954年出生者高出了17% 。
「為什麼?我的答案是,因為我們老得更快了。」智利大學的社會流行病學家Paulina Correa-Burrows直指核心 。
不同於無法改變的「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生物年齡反映了我們身體細胞的真實狀態,而且它可以被逆轉 。然而,當前的環境似乎正猛踩我們生物時鐘的油門。這不僅是公共衛生議題,更是一項嚴峻的經濟與生產力挑戰。
📈 趨勢一:「肥胖衰老」成為頭號公敵
科學家指出,肥胖是導致加速衰老的主因 。研究人員甚至創造了一個新名詞:「肥胖衰老」(Adipaging)。
肥胖對身體的影響——包括慢性發炎、新陳代謝失調、器官損傷——與老化的生物學特徵高度重疊 。研究直言:「肥胖的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早衰老的個體。」
數據證實了這一點:
- 體重與年齡的換算: 研究顯示,BMI(身體質量指數)每增加1,生物年齡約增加1.7個月 。BMI大於35的女性,平均比同年齡的健康體重者,生物年齡老了3.15歲 。
- 從小的健康負債: 一項針對28至31歲年輕人的研究發現,從青春期開始肥胖者,生物年齡平均老了4.2歲;若從童年就開始肥胖,這個數字更是高達4.7歲 。Correa-Burrows驚訝地表示:「有些個案的生物年齡甚至超過了40歲。」
🌪️ 趨勢二:完美的「促衰老風暴」成形
如果說肥胖是主謀,那麼現代生活的其他面向就是完美的共犯。我們正處在一個「促衰老環境」(senesogenic environment)中 。
- 慢(不)性壓力: 任何會增加壓力荷爾蒙(尤其是皮質醇)的因素,都會對生物老化率產生負面影響 。這包括了汙染、童年逆境與創傷 。
- 氣候變遷: 環境風險也首次被納入考量。研究發現,暴露於熱浪會加速生物衰老 。一項在台灣進行的分析指出,熱浪總暴露天數每增加四天,生物年齡就會增加約九天 。
- 久坐不動: 現代人比以往更常久坐 。研究人員形容:「所有這些因素相互助長,形成了一場完美的風暴。」
💼 洞察:企業與個人的「健康負債」
這個趨勢對企業經營和整體經濟的意涵,不容忽視。
- 生產力折損: 當30多歲的員工提早面臨原應在60歲才會出現的慢性疾病(如結腸癌、乳癌),這意味著企業將面臨更高的醫療保險成本、更多的病假天數,以及核心勞動力生產力的直接下降。
- 風險提前引爆: 加速衰老已被證實會增加早發性癌症(肺癌、腸胃道癌和子宮癌)的風險 。這將導致社會的醫療負擔比預期提早數十年引爆。
🚦 解方:踩下煞車,逆轉你的生物時鐘
幸運的是,生物時鐘是可塑的 。即使你的生物年齡已經超前,仍有機會「讓兩個時鐘同步,甚至讓生物時鐘慢於實際時鐘。」
報導指出,解方並非昂貴的藥物,而是根本的「生活型態改變」 。
- 運動: 「運動可能是你能做的、用以減緩衰老最重要的一件事。」
- 飲食(熱量限制): 已知熱量限制是有效的 。避免高熱量、三餐不間斷的飲食,讓身體的修復機制有機會啟動 。
- 睡眠: 優質睡眠能促進身體的恢復與修復 。
- 戒除菸酒: 避免酒精和吸菸 。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研究發現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如Ozempic,一種GLP-1受體促效劑)能減緩老化速率 ,這再次印證了控制肥胖與新陳代謝對於逆轉衰老的關鍵角色。
在這個「加速折舊」的時代,保護生物年齡,已等同於保護未來的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