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年齡」暴走:40歲前罹癌、心臟病?肥胖、壓力、環境因素如何加速你的衰老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作者:Gemini

資料來源:《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2025年11月8日

40歲不到,卻面臨癌症、心臟病威脅。全球研究揭示「生物年齡」暴走,肥胖、壓力、環境正共同侵蝕你的健康資產與生產力。

過去,癌症、第二型糖尿病和心臟病被視為中老年人的專利。然而,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正在全球範圍內浮現:這些昔日的「老年病」正越來越多地出現在40歲以下、甚至30多歲的族群中 。

這並非零星個案,而是系統性的警訊。

根據2025年11月8日《新科學人》(New Scientist)雜誌的封面報導「失控的衰老」(Runaway Ageing),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震驚的全球趨勢:人類正在加速變老

這篇報導整合多項研究指出,1965年後出生的人群,其「生物年齡」(Biological Age)推進的速度,顯著快於比他們早十年出生的人 。一項針對近15萬名英國生物樣本庫(UK Biobank)參與者的分析更具體地顯示,1965年後出生的較年輕群體,其顯示加速衰老的可能性,比1950至1954年出生者高出了17% 。

「為什麼?我的答案是,因為我們老得更快了。」智利大學的社會流行病學家Paulina Correa-Burrows直指核心 。

不同於無法改變的「實際年齡」(Chronological Age),生物年齡反映了我們身體細胞的真實狀態,而且它可以被逆轉 。然而,當前的環境似乎正猛踩我們生物時鐘的油門。這不僅是公共衛生議題,更是一項嚴峻的經濟與生產力挑戰。


📈 趨勢一:「肥胖衰老」成為頭號公敵

科學家指出,肥胖是導致加速衰老的主因 。研究人員甚至創造了一個新名詞:「肥胖衰老」(Adipaging)。

肥胖對身體的影響——包括慢性發炎、新陳代謝失調、器官損傷——與老化的生物學特徵高度重疊 。研究直言:「肥胖的成年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提早衰老的個體。」

數據證實了這一點:

  • 體重與年齡的換算: 研究顯示,BMI(身體質量指數)每增加1,生物年齡約增加1.7個月 。BMI大於35的女性,平均比同年齡的健康體重者,生物年齡老了3.15歲 。
  • 從小的健康負債: 一項針對28至31歲年輕人的研究發現,從青春期開始肥胖者,生物年齡平均老了4.2歲;若從童年就開始肥胖,這個數字更是高達4.7歲 。Correa-Burrows驚訝地表示:「有些個案的生物年齡甚至超過了40歲。」

🌪️ 趨勢二:完美的「促衰老風暴」成形

如果說肥胖是主謀,那麼現代生活的其他面向就是完美的共犯。我們正處在一個「促衰老環境」(senesogenic environment)中 。

  1. 性壓力: 任何會增加壓力荷爾蒙(尤其是皮質醇)的因素,都會對生物老化率產生負面影響 。這包括了汙染、童年逆境與創傷 。
  2. 氣候變遷: 環境風險也首次被納入考量。研究發現,暴露於熱浪會加速生物衰老 。一項在台灣進行的分析指出,熱浪總暴露天數每增加四天,生物年齡就會增加約九天 。
  3. 久坐不動: 現代人比以往更常久坐 。研究人員形容:「所有這些因素相互助長,形成了一場完美的風暴。」

💼 洞察:企業與個人的「健康負債」

這個趨勢對企業經營和整體經濟的意涵,不容忽視。

  • 生產力折損: 當30多歲的員工提早面臨原應在60歲才會出現的慢性疾病(如結腸癌、乳癌),這意味著企業將面臨更高的醫療保險成本、更多的病假天數,以及核心勞動力生產力的直接下降。
  • 風險提前引爆: 加速衰老已被證實會增加早發性癌症(肺癌、腸胃道癌和子宮癌)的風險 。這將導致社會的醫療負擔比預期提早數十年引爆。

🚦 解方:踩下煞車,逆轉你的生物時鐘

幸運的是,生物時鐘是可塑的 。即使你的生物年齡已經超前,仍有機會「讓兩個時鐘同步,甚至讓生物時鐘慢於實際時鐘。」

報導指出,解方並非昂貴的藥物,而是根本的「生活型態改變」 。

  1. 運動: 「運動可能是你能做的、用以減緩衰老最重要的一件事。」
  2. 飲食(熱量限制): 已知熱量限制是有效的 。避免高熱量、三餐不間斷的飲食,讓身體的修復機制有機會啟動 。
  3. 睡眠: 優質睡眠能促進身體的恢復與修復 。
  4. 戒除菸酒: 避免酒精和吸菸 。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研究發現用於第二型糖尿病的藥物(如Ozempic,一種GLP-1受體促效劑)能減緩老化速率 ,這再次印證了控制肥胖與新陳代謝對於逆轉衰老的關鍵角色。

在這個「加速折舊」的時代,保護生物年齡,已等同於保護未來的生產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相勳的沙龍
20會員
93內容數
用強大的基於個案的培訓在你的企業中激發變革性的思考。學習成功的應用,並掌握創作自己的個案的技巧,以培養成長和持續學習的環境。
吳相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1
矽谷科技產業瀰漫著對「年齡歧視」的恐慌,年輕投資人彼得·提爾的「三十歲定律」體現了這種文化。如今,即使是科技高層、創投合夥人等男性菁英,也因深切的職業不安全感,開始湧向整形外科診所,花費巨資進行臉部拉提、頸部拉提與眼皮手術。
2025/11/01
矽谷科技產業瀰漫著對「年齡歧視」的恐慌,年輕投資人彼得·提爾的「三十歲定律」體現了這種文化。如今,即使是科技高層、創投合夥人等男性菁英,也因深切的職業不安全感,開始湧向整形外科診所,花費巨資進行臉部拉提、頸部拉提與眼皮手術。
2025/10/31
在 AI 時代下,解構個人工作流程,利用生成式 AI 工具大幅提升教學內容製作效率與品質。從客製化 AI 模型(GEM)的建立、教材製作、講學內容生成,到聲音克隆與合成,我拆解了運用 AI 輔助製作線上補課影片的完整流程,並透過反思探討 AI 在教學中的價值。
Thumbnail
2025/10/31
在 AI 時代下,解構個人工作流程,利用生成式 AI 工具大幅提升教學內容製作效率與品質。從客製化 AI 模型(GEM)的建立、教材製作、講學內容生成,到聲音克隆與合成,我拆解了運用 AI 輔助製作線上補課影片的完整流程,並透過反思探討 AI 在教學中的價值。
Thumbnail
2025/10/31
臺灣、日本、韓國的勞動人口急速減少,扶養比飆升,傳統「養兒防老」觀念瓦解。
Thumbnail
2025/10/31
臺灣、日本、韓國的勞動人口急速減少,扶養比飆升,傳統「養兒防老」觀念瓦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想開始學塔羅卻不知道要準備哪些工具?這篇整理塔羅新手必備好物清單,從塔羅牌、塔羅布到收納袋與香氛噴霧一次入手。趁蝦皮雙11優惠打造專屬占卜空間,還能加入蝦皮分潤計畫,用分享創造收入。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今天不只要分享蝦皮分潤計畫,也想分享最近到貨的魔法少年賈修扭蛋開箱,還有我的雙11購物清單,漫畫、文具、Switch2、後背包......雙11優惠真的超多,如果有什麼一直想買卻遲遲還沒下手的東西,最適合趁這個購物季趕緊下單!
Thumbnail
在全球醫藥版圖中,Pfizer(輝瑞)無疑是最具象徵性的名字之一:自Comirnaty(tozinameran)疫苗到腫瘤與心血管領域的里程碑藥物,它多次推動產業范式轉移。然而,在如今被視為千億級市場的肥胖症(obesity)賽道,輝瑞的曲線卻顯得跌宕:從最早切入 GLP-1(glucagon-li
Thumbnail
在全球醫藥版圖中,Pfizer(輝瑞)無疑是最具象徵性的名字之一:自Comirnaty(tozinameran)疫苗到腫瘤與心血管領域的里程碑藥物,它多次推動產業范式轉移。然而,在如今被視為千億級市場的肥胖症(obesity)賽道,輝瑞的曲線卻顯得跌宕:從最早切入 GLP-1(glucagon-li
Thumbnail
2025 年 9 月,Pfizer(輝瑞)在代謝領域的押注終於落地:以最高 73 億美元收購 Metsera Therapeutics,瞬間把這家僅三歲的 NuSH(Nutrient-Stimulated Hormones,營養刺激激素)新創推向聚光燈中心。拋開輝瑞的併購邏輯,另一面更值得拆解的是:
Thumbnail
2025 年 9 月,Pfizer(輝瑞)在代謝領域的押注終於落地:以最高 73 億美元收購 Metsera Therapeutics,瞬間把這家僅三歲的 NuSH(Nutrient-Stimulated Hormones,營養刺激激素)新創推向聚光燈中心。拋開輝瑞的併購邏輯,另一面更值得拆解的是:
Thumbnail
在過去三年裡,抗肥胖藥物從臨床試驗走向市場的速度前所未有。Novo Nordisk 憑藉 semaglutide 系列(Ozempic, Wegovy, Rybelsus),以及 Eli Lilly 的 tirzepatide(Mounjaro, Zepbound),不僅在銷售端持續刷新紀錄,也在資
Thumbnail
在過去三年裡,抗肥胖藥物從臨床試驗走向市場的速度前所未有。Novo Nordisk 憑藉 semaglutide 系列(Ozempic, Wegovy, Rybelsus),以及 Eli Lilly 的 tirzepatide(Mounjaro, Zepbound),不僅在銷售端持續刷新紀錄,也在資
Thumbnail
全球肥胖者已高達約13億,與之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慢性健康問題,也為各國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負擔。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對新型高效療法的需求愈發迫切。 曾經作為2型糖尿病藥物開發的 GLP-1 receptor agonists,憑藉其顯著的減重效果,徹底重塑了肥胖治療格局,並推動了新
Thumbnail
全球肥胖者已高達約13億,與之相關的代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等慢性健康問題,也為各國醫療系統帶來了沉重負擔。在這一背景下,市場對新型高效療法的需求愈發迫切。 曾經作為2型糖尿病藥物開發的 GLP-1 receptor agonists,憑藉其顯著的減重效果,徹底重塑了肥胖治療格局,並推動了新
Thumbnail
— 從代謝到腫瘤的「長鏈效應」,該如何理性看待 隨著全球肥胖率持續攀升,GLP-1 受體致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 GLP-1RA)作為減重與控糖藥物快速普及。以美國為例,估計已有逾一千六百萬人使用此類藥物。伴隨處方量攀升,一個關鍵問題浮現:長期使用 GLP-1RA
Thumbnail
— 從代謝到腫瘤的「長鏈效應」,該如何理性看待 隨著全球肥胖率持續攀升,GLP-1 受體致效劑(GLP-1 receptor agonists, GLP-1RA)作為減重與控糖藥物快速普及。以美國為例,估計已有逾一千六百萬人使用此類藥物。伴隨處方量攀升,一個關鍵問題浮現:長期使用 GLP-1RA
Thumbnail
在 Novo Nordisk 宣布全公司策略轉型、把資源重新聚焦於糖尿病與肥胖症的成長機會之際,其下一代減重療法 cagrilintide(胰淀素 Amylin 類似物)迎來關鍵數據讀出。
Thumbnail
在 Novo Nordisk 宣布全公司策略轉型、把資源重新聚焦於糖尿病與肥胖症的成長機會之際,其下一代減重療法 cagrilintide(胰淀素 Amylin 類似物)迎來關鍵數據讀出。
Thumbnail
在 GLP-1 藥物如日中天之際,製藥業的目光正重新聚焦於一個更「古老」且深度遺傳驗證的標靶——黑皮質素 4 受體(MC4R, melanocortin-4 receptor)。由多家生技新創與大型藥廠(包含 Pfizer)推動的新一波研發,正在揭示這個標靶在體重調控上的**「陰陽雙向」**潛力:一
Thumbnail
在 GLP-1 藥物如日中天之際,製藥業的目光正重新聚焦於一個更「古老」且深度遺傳驗證的標靶——黑皮質素 4 受體(MC4R, melanocortin-4 receptor)。由多家生技新創與大型藥廠(包含 Pfizer)推動的新一波研發,正在揭示這個標靶在體重調控上的**「陰陽雙向」**潛力:一
Thumbnail
GLP-1 爭奪百億美元 MASH 新大陸的號角,由 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Novo Nordisk)正式吹響。 8月17日,Semaglutide 正式獲得 FDA 核准,用於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Thumbnail
GLP-1 爭奪百億美元 MASH 新大陸的號角,由 Semaglutide(司美格魯肽,Novo Nordisk)正式吹響。 8月17日,Semaglutide 正式獲得 FDA 核准,用於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Thumbnail
肥胖不再只是簡單的「吃太多、動太少」的結果,而是由基因、代謝、荷爾蒙、腸道菌群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這種多樣性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努力減重,效果卻不如預期
Thumbnail
肥胖不再只是簡單的「吃太多、動太少」的結果,而是由基因、代謝、荷爾蒙、腸道菌群等多種因素共同影響。這種多樣性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即使努力減重,效果卻不如預期
Thumbnail
本文回顧GLP-1藥物如何改變肥胖/糖尿病治療。從Habener與Mojsov發現GLP-1(7-37),到Knudsen團隊克服短半衰期,開發出長效藥物,有效管理體重。此科學突破讓三位科學家贏得2024拉斯克獎。
Thumbnail
本文回顧GLP-1藥物如何改變肥胖/糖尿病治療。從Habener與Mojsov發現GLP-1(7-37),到Knudsen團隊克服短半衰期,開發出長效藥物,有效管理體重。此科學突破讓三位科學家贏得2024拉斯克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