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8/05/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談教育也要談戀愛

    如果你在Google打上「豬隊友」加上一個空白鍵,你會發現老公的順位還蠻前面的。
    在幾個不同的工作坊裡,我都被問到「跟老公在教育上有不同的想法怎麼辦」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甚至嘗試開了一期「給邪教徒的伴侶的教育工作坊」,想要試著跟這些老公們對話,看看能不能讓他們瞭解這些基進教育邪教徒到底都在想些什麼。
    • 編輯(男)測試結果一樣,是第二名……
    因為也期待同性戀或其他伴侶關係的朋友參加,所以我沒有預設參加成員的條件,但那一場工作坊的參加者都是異性戀婚姻裡的男性,幾乎完全沒有自願者,大多數是「被告知應參加」,甚至還有開玩笑(?)說「在離婚證書上簽名跟參加工作坊,自己選一個」的。結果呢,面對這些「被壓迫者」一整天,雖然場面雖然不至於太難看,但結果其實也沒什麼對話到。
    在那之後,我又想了好一陣子,並且也試著傾聽與協助釐清一些「伴侶之間教養觀念不合」的例子,然後我突然間覺得,也許根本就不是教養問題。

    就電死他

    這一陣子我在幾個不同的城市辦了一系列的「惜惜(sioh-sioh )工作坊」,在這個工作坊裡,我們從惜惜小孩的例子出發,討論我們如何應對人的情緒與需求。我在討論中發現,大多數的媽媽們竟然是不會「被惜惜」或「討惜惜」的,這違背我一直以來的刻板印象,我還以為女人比男人更擅長被惜惜。
    如果男人跟女人都不會惜惜也不會被惜惜,人在關係裡的那些情緒跟需求,到底有沒有被好好承接呢?
    於是我請這些媽媽們試著描述,當「親職照顧分工」不符合她理想情況時,她們會怎麼面對。這種時候,現場的情況通常就有如「捅了馬蜂窩(那絕對不只是個比喻)」,那個同仇敵愾啊,令人印象深刻。
    比方說「好不容易把小孩弄得穩穩當當開開心心,到了晚上準備要收工了,老公下班回來本來期待他換個手可以做點家事或休息一下,沒想到接手過去沒兩下兩個人都爆炸了,又得要重新惜惜小孩」;比方說「本來老娘帶小孩安排小孩的教育非常忙碌,還要做家事,老公也不幫忙,就知道唸小孩。」
    「那你們遇到這種情況都怎麼辦?」我問。
    「當然是忙完小孩之後跟他算帳啊!!!」同仇敵愾啊,士氣如虹。
    我心想,妳們殺氣這麼凶猛,也就不奇怪許多老公會抱怨「你們對小孩那麼人本,對老公根本就不人本啊啊啊!」
    對小孩的時候,要先承接情緒再處理事情;但對老公的時候,就電死他。
    對小孩的時候,要傾聽、理解他的脈絡;但對老公的時候,就電死他。
    對小孩的時候,要不打不罵不威脅不利誘不評價;但對老公的時候,就電死他。
    • 這種擺POSE的照片只存在幻想裡當然不可能一直是現實啊,但是……

    其實只是借題發揮

    假如近期內沒有換伴侶的打算,尋求一種可能的溝通方式大概還是不錯的方向。
    在這篇談一個心理實驗的文章裡,我提到人有時是「先反對一件事情,再為那件事情找理由」,而人之所以反對一件事情,有時只是因為心情好不好。
    假如伴侶關係中的一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被好好對待,那些需求跟情緒都無人承接,然後回到家又看到小孩一直被自己心愛的伴侶視若珍寶,一點點微小的皺折都被仔細地燙平,那麼他覺得人世間充滿了不公平的心情我覺得很可以想像。
    帶著這種心情,看什麼都不順眼,但挑剔家事在這個女權上道的時代已經太low了,挑剔穿著什麼的更是找死,剩下的話題裡,看起來跟自己有點關係還說得上話可以耍兩下嘴皮子的,也就只有孩子的教育了。
    我覺得要判別是不是借題發揮,有一個方式可以試試看。
    伴侶:我覺得小孩一哭就去惜惜他,這樣小孩會沒有抗壓力。 我:我也覺得抗壓力很重要。(先肯定對方意見中自己也同意的點,找出「我們」的基礎) 伴侶:所以不要一哭就去惜惜他啊。 我:我其實也有點猶豫這樣好不好,我也一直在考慮這一件事(坦承自己不確定的部分)。可是有一種說法是,小孩的情緒跟需求沒有被好好承接的話,會變成壓力,並且會損害大人跟小孩之間的信任關係,以後小孩有重大的困難可能就不會想要來尋求我們的幫助。我不想要那樣,你應該也不想要那樣吧?是嗎?(試著提出自己的核心關懷,確認對方的支持)
    在這個情況下,假如對方可以明確地表態自己反對「小孩有重大的困難時,想要小孩來找我們商量」,那就確實有可能是意見不合,反之那就溝通成功,可以繼續往下討論「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兼顧抗壓性跟親子關係」。
    然而,假如你一直試圖放軟態度釐清話題,但對方也許逃避表態,也許把話題四處亂繞並且口氣很差,像是這樣:
    伴侶:那你說說看怎麼辦啊?我們以前就是這樣長大的,我們也都好好的啊。(不明確表態) 我:我知道我們也是這樣長大的,但我在想,我們也許可以有其他方法。 伴侶:反正你們就是這樣,太理想化。(亂貼標籤結束話題)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覺得就很有可能是「來找碴的」。
    一個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所覺察的人,多少都能察覺到自己曾經處於這種狀態之中,看什麼都不順眼,而且都能說出幾個臨時拼湊的理由。在小孩身上,這種情況也很常看見,由其是小孩隱藏情緒跟掰理由的能力都比較弱,很容易就可以分辨得出來。
    那麼,這種情況發生在伴侶身上其實也是理所當然的事,奇妙的反而是,為什麼我們之前都沒把這件事當作一回事呢?
    •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需要惜惜啊。(盧果/盧駿逸提供)

    改變的起點

    問起媽媽們上次撒嬌是什麼時候,大概都是「上輩子」的事(這已經是一個梗了……很多媽媽都說,生小孩之前的人生恍如隔世啊)。有趣的是,有許多媽媽還蠻常跟小孩撒嬌的。
    於是在幾個工作坊裡,我開給(近期內沒有打算換伴侶的)媽媽們的作業是回家跟老公撒嬌。這當然不是說老公沒有撒嬌的義務,但如同在面對親子關係時,改變的起點必然是有所覺察的那一方,在面對伴侶關係時,當然也是如此。我也想開工作坊給爸爸們教他們撒嬌啊,但他們又不來,這我有什麼辦法。
    我知道有人要開始厭世地哀嚎:「靠夭為什麼又是我?」「能者過勞!!嗶嗶嗶!!」
    不過你至少還是有換伴侶這個選擇啦。
    除此之外,我也想提供一個效益上的誘因,讓你也許更願意嘗試改變。
    第一種情況是,你把一天中100%的力氣全部拿去惜惜小孩,小孩得到100%的能量。到了晚上,因為一直缺乏關注的不良中年伴侶開始弄小孩,讓小孩一下子損失50%的能量,結果就是你得要加班了。當你加完班,你開始去找伴侶爆炸,要不是立刻大吵一架,要不就是伴侶更加懷恨在心。一個惡性循環的節奏。
    第二種情況是,你把一天中70%的力氣拿去惜惜小孩,小孩得到70%的能量。到了晚上,你拿出剩下30%的能量惜惜伴侶,伴侶一瞬間覺得「今天是發生什麼事了?」受寵若驚心花怒放,看什麼都順眼,花枝招展地去跟孩子玩耍照顧小孩,小孩開心睡覺了,你搞不好有更多自己的時間喔。一個買一送一的節奏。

    最後還是來勸世一下

    另一個在工作坊裡我會問到的問題,是「談戀愛的時候,你跟男朋友意見不合時,你會一直跟男朋友講道理嗎?還是比較會撒嬌?」答案是大多數人在上輩子的時候都還蠻不講道理的,其實都還很擅長撒嬌跟討惜惜的。
    於是呢,再仔細看看眼前的這個人,假如還是你那麼愛的人,也許你能夠覺得,向他撒嬌不是一種「能者過勞」的犧牲或是通往「更好溝通」的手段,而就只是繼續談戀愛而已。
    我覺得啊,共同養小孩的伴侶關係,談教育也要談戀愛啊。
    延伸閱讀:
    編輯:宅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