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考古題】05:小孩沉迷於3C產品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最近連續聽到兩個「沉迷3C的小孩(意外)有如投胎轉世脫離苦海」的故事,有鑑於三天兩頭總是會聽見親職們擔憂孩子們過度使用3C,就覺得應該建議他們拍個戒癮公益短片。

近年來,人們開始將「人類大量跟3C相處」的情況,和「大量使用藥物/酒精」放在一起討論,視為一種成癮的狀態。以我在教育現場的經驗,我本來不甚同意這種說法,但在看過約翰・海利(Johann Hari)在TED的演講〈你對上癮的所有認知都是錯的〉之後,我修正了我的看法。

我覺得這部影片裡最有意思的例子,是將一個早期的實驗跟近期的實驗作比較。早期的實驗將老鼠放在一個封閉的籠子裡,提供摻雜毒品的水跟沒有毒品的水,發現老鼠在籠子裡出現毒品成癮的狀況;而在近期的實驗裡,實驗者建造了一個「老鼠樂園」,除了跟早期實驗一樣的兩種水之外,還提供老鼠各種遊樂器材,以及可以交往的好朋友們,在這種情況下,老鼠們則傾向於喝普通的水,很少喝有毒品的水。

這樣的實驗結果,讓我覺得3C成癮跟藥物/酒精成癮確實可以放在一起討論了。這篇文章會專注在教養現場「孩子大量跟3C相處」的情況(雖然通常大人跟3c相處的時間更長),然而在正式討論之前,我認為我們需要先釐清一些問題。

raw-image

使用3C,還是被3C使用?

二十五歲的阿牛本來一直都覺得學習是一件很無趣的事,一路讀書考試當上了公家機關的文書職員,本來以為人生就是這樣上下班打卡了。但去年他偶然接觸到程式設計的課程,有如一見鍾情那樣愛上了,即使隔天要早起上班,每天仍然至少要花八個小時在電腦前寫程式。

我們都知道喝酒跟酗酒不是同一回事,生病吃藥跟嗑藥也大不相同,花很多時間使用3C產品也不見得都是所謂的「成癮症狀」。在上面這個阿牛的例子裡,我們通常會認為阿牛是找到了自己的熱情所在,而不會認為他是的情況是需要被協助的、「缺乏自制力」的「成癮」狀態。有一種說法會將阿牛認定為是在使用3C,而那些成癮的例子是「被3C使用」。

然而,如果阿牛是十二歲甚至八歲,許多大人卻又會開始操心這個那個了,比方說阿牛是不是太早投入程式設計而沒見過世界上其他的風景,或者會擔心他的健康問題。這些大人對小孩的擔憂根本是生生不息的,不過呢,總之這些擔心已經與成癮問題無關,而是其他面向的了。

成癮還是沉迷(有差嗎)?

五歲的小明沉迷於鋼琴之中,每天花八個小時以上彈琴,叫他做別的事他要不是聽不見,就是直接表示不願意。他的親職非常困擾,認為小明過度使用鋼琴了。親職帶小孩去見一位教養專家,專家建議他們帶小明去看兒童身心科的門診,畢竟小明已經呈現鋼琴成癮的症狀。除此之外,親職用八折的見面優惠價,從專家那裡帶走了一本「擺脫鋼琴成癮?你可以這麼教」的教養書。

另一方面,人們對成癮問題的想像也跟使用的物品有關。假如一個人花很多時間在上面的對象是鋼琴的話,我們頂多會說他是「沉迷鋼琴」,至少我沒聽過大人在擔心小孩「鋼琴成癮」的;可是假如對象是電玩遊戲,就會有不少人認為那是個「成癮」問題。

當一個人在評論某個事物值不值得花大量時間投入,總是跟他自身對那件事物的認識與評價有關,而每個人對事物的認識與評價,又總是受到文化的影響。在小明的例子裡,鋼琴如果在主流文化裡被識別為「不值得花費大量時間投入」的事物,那麼小明的狀態就更容易被歸類到「成癮」,而提高被親職帶去接受矯正或治療的機會。

raw-image

也就是說,許多親職之所以擔憂3C成癮的問題,很可能是因為他們瞧不起孩子們使用3C產品做的事。假如小孩拿平板是在寫程式打算要駭進美國的衛星尋找隔壁小美失蹤的貓咪,或者電視上播的是BBC的科學主題節目,這些親職就只會擔心最基本的視力問題了。

然而,主流社會對某些事物的評價總是會隨著時代而轉變,過去主流社會也曾認為很會打電玩不是一門有價值的技術,但現在電玩已經是有職業賽事跟國際賽事的專業競技。除此之外,彩妝、美甲、裁縫等「女紅」也都曾經被視為每個女人都應該要會的新娘技能,誰想得到現在滿街都是美甲彩繪,這變成「不是每個人都要擁有」的「專業技術」?

另外還有一個最近幾年興起的專業,叫做「實況主(播)」。老實說,我完全搞不懂那些人鬼吼鬼叫打遊戲有啥好看,但我家小鬼每天平均花三個小時以上在收看這些「媒體」,而能夠累積數十萬甚至數百萬人關注的「事業」,裡面怎麼可能沒有專業。我身邊有些孩子正在研究如何當一個實況主,實際上,有些已經受到關注的實況主,也就是個小孩。

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我想大人們面對小孩關注的事物,還是不要輕易去判定「浪費時間」或「沒有意義」比較好,畢竟對於未來的世界,我們其實不比小孩懂得更多。

raw-image

打一場戰爭不如打造一個樂園

無論是否接受上面那些分析,作為小孩的主要照顧者,幾乎不可能避免生生不息的擔憂。假使我們仍然決定要讓小孩擺脫「成癮」的問題,或者說至少可以多去接觸豐富多元的世界,根據約翰・海利的演講,我們確實有可以做的事。

過去我們認為成癮要不是生理上的問題,就是習慣的問題,而要克服成癮,就要依靠個人的意志力做出正確的選擇。那些成癮的人被視為缺乏自制力的人,而主流社會傾向於將缺乏自制力視為一種人格上的缺失或不完整。

然而,如同前文所提到的那部影片所述,假使成癮的原因只是如此,那麼那些在重大手術之後長期使用止痛藥的患者,離開醫院之後很可能就會成為毒品依賴者,但事實上卻不是如此。於是有部分心理學家試著重新建構推論,認為成癮的問題也許不是生理上的依賴,而是人際連結的匱乏。

這個推論與我在教育現場的經驗相符,包括最近我聽見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約四歲左右的男孩,逐漸有增加使用電視時間的趨勢時,他的爸媽和我提到這件事,詢問我的意見。我的意見在這個例子裡不怎麼重要,重要的是,後來這位男孩跟著媽媽回到大家族住了好一陣子,在那段時間裡,有許多大人排隊等著跟這個年記的小孩玩耍、陪他做事(你知道,小孩再長大些這些大人就會失去興致了),當這個小孩回到四人的小家庭生活之後,小孩不再那麼想要使用電視,反而時常主動要求大人陪他一起做一點事情。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一個自學團體,他們的「3C戰爭」試過了非常多的方法,但大致上走的是訴求小孩拿出自制力的路線。不過,今年暑假他們舉辦了一個令小孩眼花繚亂的夏令營,在幾天之內拿出各種有趣的事情讓小孩自由選擇投入,在那個營隊裡,小孩主動要求使用3C的時間大幅下降,轉而投入運動、勞作等活動,之後這個情況持續保持到現在。

raw-image

我並不認為這個推論能夠含括所有的小孩與情況,但在我的經驗裡,如同影片裡所提到的「老鼠樂園」實驗,當小孩處在有許多樂趣的環境之中,3C產品對小孩的吸引力就有可能大幅降低。

也就是說,這其實不是一場關於3C的拉鋸戰,而是一場陪孩子探索世界的持久冒險。

與其把時間拿來看讓你焦慮的教養書,或者處心積慮去制訂各種規則與罰則,不如把時間拿來陪小孩玩、提供帶小孩出門的邀請、規劃一些讓小孩能夠跟朋友一起玩耍的時間與空間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盧駿逸的沙龍
661會員
121內容數
我和朋友共同分享、推動「合作式教育」的概念,試著建立由父母、小孩與教育者共同合作、建構的教育場域。在這個寫作計畫中,我想要寫下我在教育現場的記錄及相關問題的思考,希望能讓讀者和我一樣,在繁雜的教育/教養現場得到些微的救贖,且保有討論和省思的空間。
盧駿逸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2/18
今天跟一群高中生們開同學會。我和這群少年從他們三四年級時開始每週定期聚會上課,直到六年級。後來他們各奔東西,長出各自的身高和智慧。其中有一個少年問我:「現在上課的小孩裡,有跟我們當初一樣的人嗎?」
Thumbnail
2020/11/21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0/11/21
最近騎士團(我所屬的在家自學社群)的低年級裡有排擠的情況。為什麼人會排擠人?為什麼人會被排擠? 有別於好人/壞人、成熟/幼稚的二分法,在這次的事件裡,牽涉其中的成員們有各自複雜的樣子。 事情的面貌,我覺得要從孩子們的組成開始說起。
Thumbnail
2020/11/13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2020/11/13
教養專家列出父母不要對青少年做的事,包括侵犯隱私、總是懷疑質問、全方位監控、沒經過他人同意逕自拿取他人物品。跳脫「成人vs小孩」的情境時,這些毫無疑問是不尊重人、不道德甚至違法的行為。當一個人因為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反擊,為什麼要被形容為「叛逆」或「地雷」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兩個小的同時開始學習鋼琴。我們學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將來要服事神。在開始學琴前,我們給他們講了很多有關鋼琴學習的問題。如果要學就要全力以赴,認真學習,不浪費一點時間和費用。明確了目的知道這是要花時間和功夫以及也有金錢花費的。
Thumbnail
兩個小的同時開始學習鋼琴。我們學習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將來要服事神。在開始學琴前,我們給他們講了很多有關鋼琴學習的問題。如果要學就要全力以赴,認真學習,不浪費一點時間和費用。明確了目的知道這是要花時間和功夫以及也有金錢花費的。
Thumbnail
孩子「網路成癮」背後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已有手機的青春期孩子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孩子「網路成癮」背後的可能原因是什麼?如何避免已有手機的青春期孩子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如果孩子太早習慣使用3C產品,那就別想說他能養成閱讀習慣了。」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如果孩子太早習慣使用3C產品,那就別想說他能養成閱讀習慣了。」那麼,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3C成癮,開啟遊戲便無法自拔,正逢高三生完成了終級考試等待畢業與放榜的期間,更是手機不離身,一大早就在玩手遊,除此之外,常常在家長會時被家長詢問孩子手機在旁就無法專心、一有空擋就要滑一下限時動態、念一下孩子就暴跳如雷.......該如何是好?
Thumbnail
在教學現場中,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3C成癮,開啟遊戲便無法自拔,正逢高三生完成了終級考試等待畢業與放榜的期間,更是手機不離身,一大早就在玩手遊,除此之外,常常在家長會時被家長詢問孩子手機在旁就無法專心、一有空擋就要滑一下限時動態、念一下孩子就暴跳如雷.......該如何是好?
Thumbnail
孩子可以使用手機,但時機是越晚越好。 還記得,我邀請林旻沛老師,來學校教授網路成癮課程時,他告訴我他現在打算這是最後一堂針對專業輔導人員上的課,以後希望把心力放在小學生上,培養他們健康使用網路的觀念。 因此,若是能夠讓孩子越晚使用到手機,也許對他大腦的發展越好。 你和3C產品的關係是什麼?
Thumbnail
孩子可以使用手機,但時機是越晚越好。 還記得,我邀請林旻沛老師,來學校教授網路成癮課程時,他告訴我他現在打算這是最後一堂針對專業輔導人員上的課,以後希望把心力放在小學生上,培養他們健康使用網路的觀念。 因此,若是能夠讓孩子越晚使用到手機,也許對他大腦的發展越好。 你和3C產品的關係是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從五月開始,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在居家學習,第一個禮拜還有讓小孩去學校,可是後來知道他們去學校像被關在監獄一樣,連出教室、到走廊走動,或去操場跑跳都不行,只能呆呆坐在教室自學,老師也不會教他們任何知識,要忙著錄影片或是做其他行政事務,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來信分享,來文照登:   從五月開始,因為疫情關係,小孩在居家學習,第一個禮拜還有讓小孩去學校,可是後來知道他們去學校像被關在監獄一樣,連出教室、到走廊走動,或去操場跑跳都不行,只能呆呆坐在教室自學,老師也不會教他們任何知識,要忙著錄影片或是做其他行政事務,一整天下來都不知道在做什麼
Thumbnail
在提供家長諮詢過程中,不乏有家長詢問:如何有效管控子女3C的使用,不致成癮影響學業?我認為要管控問題,就要先了解問題。這篇文章希望帶各位爸爸媽媽一起了解大量使用3C甚至3C成癮,會造成孩子哪些身心反應?讓我們一起了解問題,再對症下藥,使用「替代療法」根治3C成癮問題!  
Thumbnail
在提供家長諮詢過程中,不乏有家長詢問:如何有效管控子女3C的使用,不致成癮影響學業?我認為要管控問題,就要先了解問題。這篇文章希望帶各位爸爸媽媽一起了解大量使用3C甚至3C成癮,會造成孩子哪些身心反應?讓我們一起了解問題,再對症下藥,使用「替代療法」根治3C成癮問題!  
Thumbnail
經過半年的觀察,我認為我們這裡的小孩在使用3C設備的狀態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抗拒型、創造型及逃避型。 抗拒型的孩子,通常是最初加入這個實驗的成員。他們過去被嚴格管制使用時間,這讓他們對於使用3C設備有極高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經過半年的觀察,我認為我們這裡的小孩在使用3C設備的狀態上,大致可以分成三種類型:抗拒型、創造型及逃避型。 抗拒型的孩子,通常是最初加入這個實驗的成員。他們過去被嚴格管制使用時間,這讓他們對於使用3C設備有極高的內在動力。
Thumbnail
使用3C,對我來說是一種矛盾。 一方面,我不覺得用禁止的方式就會有好結果,畢竟總有一天孩子會接觸3C,雖然有人說過等孩子大一點再接觸也不遲,但我可以讓孩子二歲左右就使用剪刀,五歲時由他在後陽台用鐵槌和釘子釘木板⋯⋯,但為何面對3C產品就開始猶豫了?
Thumbnail
使用3C,對我來說是一種矛盾。 一方面,我不覺得用禁止的方式就會有好結果,畢竟總有一天孩子會接觸3C,雖然有人說過等孩子大一點再接觸也不遲,但我可以讓孩子二歲左右就使用剪刀,五歲時由他在後陽台用鐵槌和釘子釘木板⋯⋯,但為何面對3C產品就開始猶豫了?
Thumbnail
最近歐陽立中關於手遊成癮跟戒斷的文章廣為流傳,相關的考古題我也答過,但有了些新的想法,就一邊文獻回顧一下,一邊整理我的新想法。你不覺得,遊戲設計的成癮機制讓人感到很熟悉嗎?
Thumbnail
最近歐陽立中關於手遊成癮跟戒斷的文章廣為流傳,相關的考古題我也答過,但有了些新的想法,就一邊文獻回顧一下,一邊整理我的新想法。你不覺得,遊戲設計的成癮機制讓人感到很熟悉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