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面對現實,就從《專業之死》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朱家安(哲學雞蛋糕腦闆)
人會犯錯,這件事情再簡單不過。不過人是如何犯錯?隨著時間推移,我們變得越來越不容易犯錯,還是正好相反?真要算人犯錯的頻率,相當困難(也相當傷感情),但可以確定的是,隨著科技進展,人出錯的方式只會越來越多。
歷史上許多哲學家相信求真是人的美德,他們之中甚至有人相信,只要我們正常發揮與生俱來的理性,得到的結果就會是真理。然而人不但不是天生被設計來追求真理,而且在很多地方正好相反:我們與生俱來的許多認知機制,會基於種種原因,讓我們相信一些悖離真理的東西。
1976年,美國人在一份給高中生填的問卷發現奇怪結果。這份問卷要學生自評他們在社交方面表現得如何,最後結果顯示,有25%的人認為他們的社交能力在所有高中生當中佔據前1%。
在關於「全民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的政策辯論裡,一個常見的反對理由是,基本收入可能會讓人怠惰淪喪、無所事事。2015年瑞士做了一個問卷,問民眾會不會因為有了全民基本收入就放棄工作,問卷結果顯示,有三分之一人認為別人會放棄,但只有2%人認為自己會放棄。
多數人傾向於高估自己,但這只是會導致我們判斷失準的認知特徵之一,任何同時關注批判思考和認知科學的人,都可以列出夠長的清單,讓你從此再也不信任你自己:
●從眾偏誤(bandwagon effect):跟一群人一起判斷紙上的兩條線哪條比較長的時候,你傾向於因為別人的判斷改變意見。
●可得性偏誤(availability bias):我們以為常聽說的東西真的比較容易出現,媒體報導同一個兇殺案的次數越多,居民估計該地區發生兇殺案的頻率也會越高;在《大白鯊》電影上映後,去海邊玩的人顯著減少。
●驗證性偏誤(confirmation bias):我們傾向於把資料做有利於自己立場的詮釋,在一個議題底下不同立場的人看過同一份相關數據之後,他們的立場可能會同時更加堅定。
●…
科學家把這些不照真理出牌的認知特徵稱為「認知偏誤」(cognitive bias)。有些人認為,認知偏誤的出現,只是因為好機制被放到了錯誤的時代和背景裡。在一些地方從眾是最好的選擇,例如五十萬年前你和家人在非洲草原打獵,如果他們忽然狂奔,那你最好跟著跑。在一些地方,用資訊出現的頻率來判斷要不要採納,是好主意,例如十萬年前語言發明了,如果你的家人強調非常多次沼澤不能去,那你最好一次也別去。
時代變遷,會讓我們的老認知機制出錯的背景也越來越多。《專業之死》是介紹現代人認知錯誤的一本脫口秀,作者湯姆.尼可斯(Thomas Nichols)是哈佛大學教授,用幽默不留情面的文字告訴你,為什麼在人類擁有最多知識的時候,我們依舊無知到會威脅自身生存的地步。這樣說好了:
現代人看不起專家,低估專家養成的難度,認為專家受到利益左右,在他在意的議題上傾向於給出偏袒廠商或某政黨的意見。現代人之所以這樣覺得,是因為他認為自己既然唸過大學,應該有基本的判斷力,可以放心相信網路上的陰謀論。現代人並非完全在知識上怠惰,他確實花了20分鐘做功課,瀏覽過Google搜尋結果頁面前兩頁大多數看起來贊同他說法的資料。當然,言論自由保障社會上有不同意見存在,不過現代人不會訂閱立場本來就跟他不同的媒體,並且正在刪除能提供他異議的非同溫層臉書好友。
如果你對上面這段文字很有感,我不意外,因為它描述的就是多數對於這個「資訊爆炸」、「團體極化」的「懶人包」時代不滿的人,心裡想要指出的社會病徵。幸運的是,它同時也是《專業之死》這本書的鋪陳綱要。想像一下,用實例、細節和嘴賤分析填滿上述故事骨架的樣子,那就是你翻開本書後會看到的東西。
面對現實,就從《專業之死》開始。
 
▍美國亞馬遜書店2017年度非虛構類好書、長踞知識論/哲學類暢銷榜 ▍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
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
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
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4會員
419內容數
離開地面,是永恆的現代性,理當有文學來捕捉人類心靈最躍動的一面。 --詹偉雄×臉譜出版 山岳文學書系 meter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臉譜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國內第一本犯罪學的入門讀物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專文導讀】直探地下紐約、倫敦暴動、美墨邊境、各國監獄、大都會幫派及貧民窟治安等社會議題,以統計數字破解法律和道德間的迷思,並重新思考「人」為何犯罪?
為什麼網際網路開放、高等教育普及、新聞媒體蓬勃發展,卻讓當代社會鄙視專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反智思潮?本書將帶我們反思「專業」的意義,爬梳專家與公民的關係在當代何以崩解,並找回民主社會中兩者應有的相處之道。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探險家們的寫生簿》收錄十六世紀迄今七十位探險家的手札、日誌、繪畫,帶著讀者跟他們上山下海、開拓新世界。他們的足跡、精神,隨著當初的紀錄,一一留下來。
國內第一本犯罪學的入門讀物 【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學系副教授賴擁連——專文導讀】直探地下紐約、倫敦暴動、美墨邊境、各國監獄、大都會幫派及貧民窟治安等社會議題,以統計數字破解法律和道德間的迷思,並重新思考「人」為何犯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險惡的外界可以很輕易辜負你任何努力和決定,誠實認清自己,那是最實在。
這本《博學者與他們的時代》是我近來讀到最精鍊的、目標明確、廣泛的蒐集並列舉具代表性的資料的研究著作之一。本書開頭就說得很清晰:作者柏克的目標不是要蒐集盡歷史上每一個或大多數的「博學者」的故事;而是要把目光聚焦在「時代」:什麼樣的時代氛圍,什麼樣的環境,有利於孕育出「博學者」的存在?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在判斷未知的事物時,我們在潛意識中很難擺脫最初獲得的資訊,經常以此做為標準。
Thumbnail
即將大學畢業,可能很多人會開始思考到底要不要考研究所?考了研究所,下一步可能會想要不要考博士?一直以來我們都被灌輸有高學歷等於有好工作,真的是這樣嗎?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應該要內建三種對錯觀,法學家、商人跟經濟學家。學好經濟學,會發現我們都不可能是完全對的。人生三層智慧:博弈、定力、選擇。人脈的本質是給予價值、平等交換。
Thumbnail
■ 「我們在自認為善良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誠信之舉。」—《誰說人是理性的!》作者 Dan Ariely 深入探討了道德與決策的相關議題,談及了人們在實際執行決策時的道德盲點,以及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方面的應對策略。文章內容豐富,涵蓋了道德知覺、道德盲點、獎懲系統、改變組織等多個觀點。
Thumbnail
每天隨意瀏覽一下社交媒體,不難發現網絡世界遍佈鍵盤戰士,外行人對專業人士指手劃腳。我作為旁觀者也不禁對這些莫名自大的評論大動肝火,到底這些人怎麼了🙄 本來我期待作者會以專業理性角度探討「專業」的定義,及其對社會的重要性,繼而分析現今社會為何對專家充滿敵意,大眾怎樣重建對專業人士的尊重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