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迷失在大數據洪流裡的CEO:大數據不是導入就好/解聰文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制定行銷與產品策略的人來說,大數據可以幫助他們發現做得對的事情,並且彌補做得不對之處。藉大數據分析之助,公司的每項決策都能以資料和數據檢視其正確性。

解聰文
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及台大企管碩士,曾任職於奧地利駐台商務代表辦事處;目前是格博品牌行銷公司合夥人,同時擔任品牌國際化及數位行銷資深顧問。tuna.toa
企業每項決策或多或少都帶有風險,有了大數據的輔助,就能得知市場趨勢、客戶行為等多項洞見,讓公司將風險降到最低。
不過,有許多公司的老闆以為當公司部署了大數據相關系統後,所有員工就能取得大數據資料。在一項調查中,接近半數的CEO以為有了大數據系統後,員工就能取得工作所需的情報,訊息也能快速流動。相對的,同樣的問題拿去問員工,只有略多於四分之一的人表示同意。

好的領導才能帶動大數據應用

在許多案例中,不少CEO誤以為大數據的資料會即時流動,任何需要的人都能像變魔術一樣,隨時取得所需的資訊,但這只是一廂情願。事實上並非所有員工都能取用資料本身與資料分析工具,而且要是缺少正確的資料分析與資料科學,這些資料實際上是沒什麼用的。
許多公司高層以為導入大數據系統就能讓員工取得所需資料,但員工可不這麼想。
上述調查報告指出,在透過資料進行行銷策略決策,而且表現優異的公司中,63%是由公司高層向下推動的;更有甚者,有40%公司設立專責的資料與分析部門。這些公司的高層非常明白一個道理:光是為行銷團隊導入新工具,並不會帶來什麼幫助;要讓新工具真正發揮作用,還需要與公司組織與權力結構相互配合。
好的公司領導者,知道所謂大數據其實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公司整體的數位策略,包括專責的數位行銷與產品團隊,以及完整的資料科學、資料收集與分析團隊。他們該做的,就是把對的人擺在正確的位置,並且提供最好的工具。

企業願景、以資料為基礎的策略、企業領導,必須合而為一

企業決策者應該把企業願景、以資料為基礎的策略,以及企業領導視為鼎立的三足。要是缺了任何一支腳,整個鼎就會垮掉。強大的願景幫助公司持續經營,公司高層在改變經營策略,導入新科技與新工具,並且運用大數據時,無時無刻都需將企業願景謹記在心。
大數據其實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公司整體的數位策略。
在此同時,行銷和產品策略必須以資料為基礎,策略的制定與執行者必須能夠完整取得資料收集與分析團隊產生的結果。他們制定的策略必須直接基於從市場、客戶和其他方面取得的資料。
為了做到這些,領導者必須跳下來,統整所有的新策略,讓員工能夠取得工作所需的一切,並且讓新策略能夠順利推動。


本文已獲作者授權並經本站重新編輯,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本站文章提供付費授權轉載或出版,請參閱授權說明、或來信 ask@tuna.to 洽詢。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按「喜愛」圖像、也歡迎分享到社群網站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19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吐納商業評論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個人使用後的數位足跡,都被拿去利用,轉換成利潤分配,難道當事人不會覺得很奇怪或不舒服嗎?還是覺得說無所謂?只要方便就好,至於使用後的數據或個資被整個產業鍊甚至世界拿去利用都沒差?
Thumbnail
曾幾何時 弄丟了 那份真摯的童真 在 歲月的洪流中 丟失了自己 奮力頑強地 拼湊著嚮往的模樣 卻再次 在東拚西湊的過程中 猝不及防地 碎成一地 後來 明白了 不再賣力地拼湊出 從前最完好如初的模樣 而是 接受 這個瞬間片刻的自己 不再變成誰的模樣 不再眷念過往 就這樣 慢慢走著,偶爾碎裂 但依然拾起
Thumbnail
OMO帶動業績成長的結果,來自於OMO佔比的提高。OMO佔比的基礎,來自於拉高eCom的佔比。
Thumbnail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組織透過數位科技的運用,企業商業價值將呈現指數型成長,不僅改變原有經營模式,更將產生嶄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機會與競爭態勢。在科技日新月異、不斷變動的現代,導入新型數位科技轉變企業組織內部運作模式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在企業思考如何建置數位科技之前,更應先從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著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此篇的來歷,是由於近期好友們逐漸知道我的近況而開始訊問並有了想轉換領域的想法,或許是因為年紀到30歲這階段,真的就會開始反思過往,然後遙想未來,雖然對本科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技能一份工作而已,但從轉換跑道的角度來看,不該只拿著“鐵鎚”去看待這樣的環境,而是隨時去挖掘機會,探索任何可能!這便是資料科學家
Thumbnail
電影特效無所不能,大銀幕上看到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這是現在的我們進戲院都會有的想像,但是你知道這些特效背後有什麼故事,是從什麼藝術源流而來,一個特效動畫師的工作內容又是如何嗎?
Thumbnail
每個人使用後的數位足跡,都被拿去利用,轉換成利潤分配,難道當事人不會覺得很奇怪或不舒服嗎?還是覺得說無所謂?只要方便就好,至於使用後的數據或個資被整個產業鍊甚至世界拿去利用都沒差?
Thumbnail
曾幾何時 弄丟了 那份真摯的童真 在 歲月的洪流中 丟失了自己 奮力頑強地 拼湊著嚮往的模樣 卻再次 在東拚西湊的過程中 猝不及防地 碎成一地 後來 明白了 不再賣力地拼湊出 從前最完好如初的模樣 而是 接受 這個瞬間片刻的自己 不再變成誰的模樣 不再眷念過往 就這樣 慢慢走著,偶爾碎裂 但依然拾起
Thumbnail
OMO帶動業績成長的結果,來自於OMO佔比的提高。OMO佔比的基礎,來自於拉高eCom的佔比。
Thumbnail
世界經濟論壇認為,組織透過數位科技的運用,企業商業價值將呈現指數型成長,不僅改變原有經營模式,更將產生嶄新的商業模式、應用、機會與競爭態勢。在科技日新月異、不斷變動的現代,導入新型數位科技轉變企業組織內部運作模式早已屢見不鮮,然而在企業思考如何建置數位科技之前,更應先從人力資源的數位轉型著手!
Thumbnail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越來越常在數位裝置上閱讀。然而,經由不同媒介閱讀,是否會影響人的認知能力?甚至可能因為人們太大量、快速、分心、碎片化的數位閱讀習慣,而傷害民主制度?
Thumbnail
此篇的來歷,是由於近期好友們逐漸知道我的近況而開始訊問並有了想轉換領域的想法,或許是因為年紀到30歲這階段,真的就會開始反思過往,然後遙想未來,雖然對本科的人來說這就是一個技能一份工作而已,但從轉換跑道的角度來看,不該只拿著“鐵鎚”去看待這樣的環境,而是隨時去挖掘機會,探索任何可能!這便是資料科學家
Thumbnail
電影特效無所不能,大銀幕上看到的一切都有可能是假的——這是現在的我們進戲院都會有的想像,但是你知道這些特效背後有什麼故事,是從什麼藝術源流而來,一個特效動畫師的工作內容又是如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