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家長制支配—服從關係決定了「大一統」的擴張性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儒家經典中充斥著大量宣揚孝的訓誡。《論語》中說:「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孝經》中說,「孝莫大于嚴(敬重)父」;《弟子規》中說,「父母責,須順承」。儒家的「孝」要求子女絕對服從父親,這形成了父親支配子女,子女服從父親的家長制,父親是一家之長。儒家家長制是支配和服從的對應關係。家庭和宗族作為傳統社會皇權郡縣制下的基本組織單元,其中家長或族長擁有相對于子女或宗族很大的支配權。
雖然儒家宣導「不患寡而患不均」,但家長制遵循尊者先和長者先的利益分配原則,按等級和年齡大小享有優先權。等級最高或最年長者先取先食先用,剩下的物資,再依次重複。而不是按貢獻分配。《論語》記載,「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要求子女或弟子要先讓父母或先生享用酒食,而且還要做到臉色愉悅。《弟子規》說得更明確,「物雖小,勿私藏;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廣為流傳的孔融讓梨的故事,就是遵行和弘揚儒家「長者先」的利益分配原則。
儒家家長制家長對子女的權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其一是家長對成年子女日常行為的管教權。子女成年婚娶生子後,在日常行為上仍然要聽從家長的安排和指令,不得違抗;其二是家長擁有財產的支配權和利益的分配權。家庭財產和利益分配,包括家庭其他成員的所得收益,完全由家長獨自支配和分配。在家長的允許下,子女才能析產分戶;其三,家長擁有子女的婚配權;其四,家長對子女,族長對族人擁有基本的裁判權和一般懲罰權,甚至可處以死刑。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法」。
而由於「家國同構」,儒家將「孝」推及「忠」,要求臣民像服從父母那樣服從君主。《孝經》中說,「子曰:『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事兄悌,故順可移於長。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是以行成於內,而名立於後世矣』」。通過由“孝”衍生的悌、忠、義、貞等價值,在整個社會,從家到國都形成一種支配和服從的關係。家庭關係,社會關係和政治秩序是支配與服從。可以說,任何兩個人之間,都可以分出男女、長幼和尊卑關係,從而形成廣泛地無所不在的支配與服從的關係。
這就是中國皇權統治會週期性崩潰和重建的深層原因。原有的系統隨著腐敗和冗餘的增長而最終崩潰後,又會以最基本的支配服從關係而重新複製疊加而搭建一個具有相同規則和結構的系統。只有改寫最基本的規則,才能避免「大一統」的週期性覆滅與重建。
「大一統」還具有不可遏制的擴張性。一旦技術和經濟的發展導致與同邊地區的聯繫比較密切後,中央權力便會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周邊地區納入到「大一統」的結構中。因為「大一統」中央權力無法與周邊地區平等相處,這是其最基本的家長制支配與服從關係所決定的。要麼征服周邊地區,要麼被周邊地區所征服,就是不能平等相處。
與家長制的支配與服從相對的是交易型關係。在交易型關係中,交易主體均有獨立做出決定的權利。它們之間可能是平等的,也可能是不平等,但交易主體之間不是支配和服從的關係。交易必須在雙方同意並能同時增加雙方的利益下才可以達成,是自主決定和雙贏的。個人,組織和地區間都可能存在交易關係。中國的「大一統」下,中央權力與地區間是支配和服從關係,全國所有的資源和利益都歸中央權力支配,各地區之間則通過中央權力來分配利益。各地區內部也是如此。而美國的聯邦制下,各地區則是交易型關係。顯然,「大一統」的利益分配模式無法公平公正而且損耗巨大,會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而交易型關係則能實現公平公正和只用付出比管理成本低得多的交易成本。
而且「大一統」對周邊地區的征服是以權力為導向的,而不是以利益為導向的。戰爭是掠奪性的,肯定是負博弈,無法雙贏。一般而言,是一方獲利一方受損。獲利小於損失。戰勝方獲利,而戰敗方受到損失。扣出戰爭成本,戰勝方的所得減少但尚有盈餘;戰敗方加上戰爭成本損失更大。但中國「大一統」的對外擴張,即使戰勝了,也會導致損失,是雙輸。因為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掠奪和獲得財富,而是為了權力,就是要對方稱臣服從。像羅馬和英國的對外征服,都是越打越富,羅馬和英國的士兵都能在戰勝後變得富有,唯獨中國的對外戰爭,打贏了士兵也仍然是窮光蛋,只有少數的將領可以通過升官來發財。如果周邊地區主動臣服,反而可以得到大量賞賜,超過它們貢品的價值。
羅馬和英國征服一個地區後,只要當地原有較發達的統治秩序,它們就仍然維持其統治,真的是「以夷制夷」。只要求被征服的地區納稅就行了。其它事務,一概仍舊留給原有的統治者。這樣當然成本低得多。如果佔領成本高於獲得,就會理智地放棄佔領。而中國的「大一統」征服一個地區後,就一定會直接管理,「以華變夷」,以滿足行使權力的需要,這樣當然成本就高得多;會不惜一切代價維持其統治,直到「大一統」耗盡能量而崩潰才不得不罷手。
中國的企業兼併也是同樣的情形。上下游一體化和同業兼併主要並不是從經濟收益方面考慮,而主要是從權力與控制方面考慮。為了做行業老大,為了虛名和控制力,儘管維持這種控制力會損耗資源,是虧本的,那些具有「家長」情結的企業家也願意這樣做。
這就是為什麼中共和許多中國人一定要統治西藏和新疆,一定要同化香港,一定要統一臺灣的原因。統治西藏和新疆,同化香港和統一臺灣在經濟上都是虧損的,無論從整個國家而言,還是對大多數中國人而言。當然這些地區的人民會遭受到更大的損失。中共統治西藏和新疆,同化香港和統一臺灣只是為了滿足支配欲,為了保護內地的政治制度不受內地人民的質疑,因而它需要將其支配和服從的政治結構擴展到與其密切聯繫的周邊地區,擴展到同文同種實現了民主制度的臺灣。
2019年1月11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0會員
329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江上小堂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黨政一體」既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延伸,也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權力的轉移。現在靠各式委員會治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正常。將來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重新回歸到党淩駕於政府之上。如果重新走向孤立或領導人的作風不同都可能出現回歸;二是党的權力消融於政府的權力之中,國家主席一職擁有實際的權力。
今天經常提到的所謂「中國模式」,其基本內容大多是在朱鎔基主管經濟的時期,1993-1998年任國務院主管經濟的第一副總理和1998-2003年任國務院總理,在他的主導下完成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中國模式這塊「大石頭」是朱鎔基摸著的。
總而言之,鄧是經濟上改革開放的啟動者和維護者,在政治體制改革上也有所建樹。但由於他的政治體制改革不徹底,使得他所發起和主導的經濟上的改革開放已陷於停滯;而且也使得他的政治體制改革成果和遺產目前遭到嚴重破壞。
中共在毛去世後對毛澤東思想的高度評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改革開放的可能高度。同時將之界定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對之的繼承和分割,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陳雲等中共元老為輔的集體領導,並在江胡時期成為制度。相對于毛的獨裁專制,這就是寡頭專制。這進而為權貴資本主義的滋生提供了溫床。
這就導致中國將更多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凝聚大眾成為一個統一行動整體,而不是增強個體能力上。在「改造國民性上」,就著重培養國民對組織的適應性,而反對培養國民的獨立性和發揮個性,要求一致性和消除差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注重提高國民的教育水準和才能,僅僅夠用就行了,而不能損害組織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戊戌變法」失敗後,其教育改革的政策主張在清末新政中才得到了落實。但中國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始終趕不上日本,教育普及程度比日本相差甚遠。然而相同的是,近代中日兩國精英都是從強大國家的目的來主張提高國民素質的,提高國民素質被當成手段而非目的。這分別導致日本走向軍國主義和中國建立起國家主義意識形態。
「黨政一體」既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延伸,也可以看成是党的權力向政府權力的轉移。現在靠各式委員會治國顯然不是長久之計,不正常。將來會出現兩種可能,一是重新回歸到党淩駕於政府之上。如果重新走向孤立或領導人的作風不同都可能出現回歸;二是党的權力消融於政府的權力之中,國家主席一職擁有實際的權力。
今天經常提到的所謂「中國模式」,其基本內容大多是在朱鎔基主管經濟的時期,1993-1998年任國務院主管經濟的第一副總理和1998-2003年任國務院總理,在他的主導下完成的。改革開放是「摸著石頭過河」,那中國模式這塊「大石頭」是朱鎔基摸著的。
總而言之,鄧是經濟上改革開放的啟動者和維護者,在政治體制改革上也有所建樹。但由於他的政治體制改革不徹底,使得他所發起和主導的經濟上的改革開放已陷於停滯;而且也使得他的政治體制改革成果和遺產目前遭到嚴重破壞。
中共在毛去世後對毛澤東思想的高度評價,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改革開放的可能高度。同時將之界定為“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對之的繼承和分割,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陳雲等中共元老為輔的集體領導,並在江胡時期成為制度。相對于毛的獨裁專制,這就是寡頭專制。這進而為權貴資本主義的滋生提供了溫床。
這就導致中國將更多的資源和時間投入到凝聚大眾成為一個統一行動整體,而不是增強個體能力上。在「改造國民性上」,就著重培養國民對組織的適應性,而反對培養國民的獨立性和發揮個性,要求一致性和消除差異。「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注重提高國民的教育水準和才能,僅僅夠用就行了,而不能損害組織的統一性和一致性。
「戊戌變法」失敗後,其教育改革的政策主張在清末新政中才得到了落實。但中國對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始終趕不上日本,教育普及程度比日本相差甚遠。然而相同的是,近代中日兩國精英都是從強大國家的目的來主張提高國民素質的,提高國民素質被當成手段而非目的。這分別導致日本走向軍國主義和中國建立起國家主義意識形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儒家文化中「孝道」對個體自主性的限制,以及在現代社會對個體權利與自由的強調。從傳統的責任與家庭期望出發,分析了「孝道」如何影響子女的生活選擇與未來規劃。強調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應基於尊重和對話,以重建道德義務,平衡個體自主性與家庭責任。希望通過互相理解,促進家庭和諧。
Thumbnail
兩岸繼承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差異(一):父母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儒家文化中「孝道」對個體自主性的限制,以及在現代社會對個體權利與自由的強調。從傳統的責任與家庭期望出發,分析了「孝道」如何影響子女的生活選擇與未來規劃。強調子女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應基於尊重和對話,以重建道德義務,平衡個體自主性與家庭責任。希望通過互相理解,促進家庭和諧。
Thumbnail
兩岸繼承法第一順位法定繼承人的差異(一):父母 |法律百科 Legispedia (legis-pedia.com)
Thumbnail
對子女過於執著的父母,雖然出於愛和關心,但這種執著往往會引發一系列負面的後果,影響子女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發展。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後果:  一、孩子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  過度保護和控制的父母通常不允許孩子獨立做決定或承擔責任。這會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獨立性和自主性,無法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困難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Thumbnail
現代社會多主張性別平權、兩性對等,卻難以徹底擺脫父權主義根深蒂固的觀念。女性要不斷努力反叛傳統觀念,男性則需意識到自身的傳統思想與行為。本篇文章探討了由傳統家庭觀念至當代家庭處處可見的「父權主義」思考。
Thumbnail
我們人人都要尊重倫理道德,從家庭教育開始,進而影響社會風氣穩定,那真正的孝順又是什麼呢? 孝順的意義 佛教孝道分為「世間的孝」和「出世間的孝」、通常世俗社會的人們對孝順父母的是世間的孝,大多以物質如飲食、衣服、湯藥、臥具、金錢等,盡自己的能力供養父母身體所需.使生活安隱,精神順暢,冬夏晨昏,誠心
Thumbnail
孝順為齊家之本,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我們必須孝順父母,因為是父母把我們辛苦撫養大的。因此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子女也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一定要培養或讓他們能先孝順父母。但子女長大後,有了自己家庭,是否還會孝順父母?亦即未來是否會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就是許多父母會好奇的問題。
Thumbnail
二   對於父親,我是陌生的,因為生為幼子,童年時期幾乎都是繞著母親轉。真正有意識到對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男人,是在我小學時代。原來在他落魄的當口,他留在家的時間變多了,我跟他的接觸也慢慢地頻繁。可是,這樣一位父親,仍然對我不多聞問。有時候,我會跟母兄抱怨父親好像不怎麼關心我,反而把他的專注力傾注
Thumbnail
○ 印光大師法語 : --- 龍鳳子女來自於(父)母親修身修德,篤行其職責。 ○男人為一家之主的角色,對於女子的言語要謹慎思考分辨,以免不孝父母,使家庭崩毀。 ○人類習慣喜新厭舊的愚行,對一切物質應該要節儉惜物,對於親友要長情珍惜故舊。 ○善人表裡如一,誠信待人;惡人是口是心非,表裡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