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階管理者會面臨的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中高階主管由於夾在老闆與部屬之間,因此在工作方面有三個主要衝突 :
第一、為了讓公司對自己的評價持續提高,必須管控部屬;另一方面,為了不造成部屬過大壓力,則又不該管控部屬。
第二、為了讓自己專注在更重要的事務上,所以必須充分授權 ;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部屬犯錯導致自己連帶負責,則又不該充分授權。
第三、為了避免部屬的行為造成公司損害,必須直接給建議;另一方面,為了與部屬保有和諧關係,卻又不該直接給建議。
上述三個衝突如果不消除,以下問題會持續發生 :
1.花過多的時間,在了解、掌控部屬的所有行蹤,最後部門的成效仍然無法提升。
2.以自己的專業為基礎,提出相關的改善計畫,成員卻不想配合、一堆藉口,甚至勉強執行,結果也不如預期。
3.越來越著重保障自己的職位,害怕自己或部屬犯錯。
4.越來越深信,讓公司收益大幅提升是自己做不到的事。

專案負責人 :
1.新到任的專案負責人,試圖透過各別與專案團隊人員或主要執行者面談或會議,了解每個人員的工作職掌,卻無法有效掌握導致該專案逾期、變更設計內容或是超支的癥結原因,也無法掌握每位人員的工作負荷及成效對於專案目標是否有直接幫助。
反而在莫非發生時 ,例如需由政府管轄單位檢核專案是否按照法規規定之標準流程進行,或是公司高層想檢核專案負責人對於專案進度的掌握程度時,才終於發現某些不良效應,卻又急欲於短時間內進行補救以消除莫非,此時往往需動員許多團隊人員時間以完成補救工作,不但造成原例行性工作大幅遞延,也未仔細思考消除眼前莫非的目的及做法的合理性 : 與專案目標是否一致,著眼於讓高層「感受」到自己對專案已有足夠掌握,取得公司高層對自己的信賴 : 優先做對自己有利而不是對公司整體有益的任務。
2.花費過多時間與公司高層或專案相關部門進行會議,亦未能利用合理時間與專案成員進於有效會議,找出團隊整體運作的癥結性問題。
3.專案負責人著眼於借重先前的「成功經驗」,欲導入現有專案,花費時間於改善外圍性問題,讓現有運作方式接近先前的「成功經驗模式」,讓原本已覺得不堪負荷的團隊人員間引起更大幅的波動 : 人員懷疑該改善方式是否合理,也未消除執行改善時會產生的負面影響,例如工作量愈來愈重,薪資仍不變。更遑論團隊整體對於該改善方案是否達成共識,最後當成「主管交辦事項」了事。專案負責人無法從該改善方案中獲得實質效益。
4.專案負責人依據自身某項領域之專業,將「完成專案」的目標設定為「完成產品研發製造」,而非「完成產品研發製造,並讓公司於預定時間內獲取預期收益」。即使公司投入時間資金於產品研發製造,卻未能確保該產品能於產品生命週期內獲取收益,維持公司運作與新專案所需資金,也讓公司運作陷入不斷縮減成本而引發的連串惡性循環中。
5.不知道如何同時與公司高層決策者、專案協同部門、專案團隊取得共識。中階主管沒有方法了解每個團隊成員 ( 這個是順利進行專案的要件嗎 ? ) ,也苦無方法「管理老闆」的情緒與認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營利組織只有一個目標 : 永續地經營下去。 但要達成這個目標,卻要同時滿足三件事 : 1. 組織持續地賺錢 2.能夠提供給員工穩定、成長的工作環境 3.能有能力創造客戶,並且持續滿足市場需求。三個要件,缺一不可。 只達成一個或兩個,組織關門就是必然的結果。
在這之前,你應該會更好奇 : 為什麼需要知道TOC ? 當人們遇到一個問題,最先產生的念頭,就是直接找答案解決它。然而,如果用同樣的邏輯處理那些重複出現的難題,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
人們普遍以為,不可能會有一套可操作的明確步驟,能有效解決與自己有關的全部問題。老實說,我一開始也完全不信。而且,即便有再多的成功案例,只要說 : 我的問題並不像你所舉的例子那樣,就可輕易推翻這個假設,對吧 ?
從企業外部,如: 顧問組織,來大幅改善一間企業有多難呢 ? 光只有完善的解決方案是遠遠不足夠的,還需要有明確方法呈現解決方案、讓其他人樂意配合,一起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們是GetReady 完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由蔡凱量於去年三月剛成立的小公司。我們雖然迷你,不過也慢慢建立起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的組織,屬於自己的優勢。
因為TOC核心決策者高德拉特博士,走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也是因為這條路,而導致TOC即便成果驚人、在各領域看似都已開花結果,但在個人領域上,特別是全球年齡層20~50歲的人,對這族群而言,TOC依然如同埋在沙裡的珍珠。其中幾乎只有極少數中高階以上的管理者,才會聽過、知道TOC的存在。
營利組織只有一個目標 : 永續地經營下去。 但要達成這個目標,卻要同時滿足三件事 : 1. 組織持續地賺錢 2.能夠提供給員工穩定、成長的工作環境 3.能有能力創造客戶,並且持續滿足市場需求。三個要件,缺一不可。 只達成一個或兩個,組織關門就是必然的結果。
在這之前,你應該會更好奇 : 為什麼需要知道TOC ? 當人們遇到一個問題,最先產生的念頭,就是直接找答案解決它。然而,如果用同樣的邏輯處理那些重複出現的難題,會有怎樣的結果呢 ?
人們普遍以為,不可能會有一套可操作的明確步驟,能有效解決與自己有關的全部問題。老實說,我一開始也完全不信。而且,即便有再多的成功案例,只要說 : 我的問題並不像你所舉的例子那樣,就可輕易推翻這個假設,對吧 ?
從企業外部,如: 顧問組織,來大幅改善一間企業有多難呢 ? 光只有完善的解決方案是遠遠不足夠的,還需要有明確方法呈現解決方案、讓其他人樂意配合,一起取得更大的成果。
我們是GetReady 完備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由蔡凱量於去年三月剛成立的小公司。我們雖然迷你,不過也慢慢建立起有別於其他同類型的組織,屬於自己的優勢。
因為TOC核心決策者高德拉特博士,走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也是因為這條路,而導致TOC即便成果驚人、在各領域看似都已開花結果,但在個人領域上,特別是全球年齡層20~50歲的人,對這族群而言,TOC依然如同埋在沙裡的珍珠。其中幾乎只有極少數中高階以上的管理者,才會聽過、知道TOC的存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一個項目主任真不容易。一方面,你肩負著重要責任,必須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依賴團隊成員的協作。可問題是,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下屬們總是讓你不太放心,結果只能自己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在這種情況下,你該怎麼辦? 其實,這個困境並不少見。很多管理者都曾面臨過類似的挑戰。但是,如果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在專案管理中,如何有效經營利害關係人是確保專案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技巧,包括識別利害關係人、設定期望、保持良好溝通及找到共同利益等策略,幫助讀者在專案中建立良好的關係,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驚喜,最終達成專案目標。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時所遇到的困難,著重於對新專案的導入進行討論。通過一場加油站領導課程的故事,文章分享了主管與部屬的視角差異、便利性與個人價值等方面的觀察,並提供了新流程導入前的思路和結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菜鳥主管在面臨部屬挑戰時可能遇到的情況,並透過簡單的田野調查收集了資料。調查結果顯示,新手主管在面臨向下領導時最易遭遇挑戰,對於角色轉換適應及領導執行面的挑戰也多。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當一個項目主任真不容易。一方面,你肩負著重要責任,必須確保項目順利進行;另一方面,你又不得不依賴團隊成員的協作。可問題是,很多時候你會發現,下屬們總是讓你不太放心,結果只能自己親力親為,忙得焦頭爛額。在這種情況下,你該怎麼辦? 其實,這個困境並不少見。很多管理者都曾面臨過類似的挑戰。但是,如果
Thumbnail
當你的部屬各司其職完成工作,當每個部屬都能確實掌握好自己的份內工作,他們會自動自發養成默契,讓你的團隊運作順利。
在專案管理中,如何有效經營利害關係人是確保專案成功的關鍵。這篇文章分享了一些技巧,包括識別利害關係人、設定期望、保持良好溝通及找到共同利益等策略,幫助讀者在專案中建立良好的關係,減少誤解和不必要的驚喜,最終達成專案目標。
Thumbnail
基層主管是一個薪水還在線性成長,責任卻在指數成長的位置。從原本承接上級指示,變成同時承擔來自上層與基層的「期許/需求」,還要面對自己角色轉換的挑戰。硬著頭皮做,碰的是一鼻子灰。看管理書學,多半離實務操作有距離。 這堂開給主管的工作坊,讓學員帶著經驗來演練,恰恰彌補了學習與實務的落差。
Thumbnail
負責的工作短期看不到績效, 這是從事某些專案管理工作以及行政類型工作的人常會面臨的問題。沒有具體的工作成果, 年底的考績就很難拿到高分, 也會影響升遷和加薪的進度。在這樣的情境中, 能做什麼來讓主管對自己的表現更有感呢? 我認為可以從3部分著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時所遇到的困難,著重於對新專案的導入進行討論。通過一場加油站領導課程的故事,文章分享了主管與部屬的視角差異、便利性與個人價值等方面的觀察,並提供了新流程導入前的思路和結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討論,在透過他人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如何啟動同仁的當責態度。我們將分享四個啟動團隊工作意願的方向,包括做好的定義、關係建立、授權授責和定期回饋。這些方向對於主管來說非常重要,同時也需要具備軟技能和專業能力。瞭解這些技巧將有助於領導者在瞬息萬變的職場環境中領導團隊並完成任務。
Thumbnail
本文分析了菜鳥主管在面臨部屬挑戰時可能遇到的情況,並透過簡單的田野調查收集了資料。調查結果顯示,新手主管在面臨向下領導時最易遭遇挑戰,對於角色轉換適應及領導執行面的挑戰也多。
Thumbnail
本文探討在領導與管理中如何透過分析來訂立領導策略,協助部屬完成任務,並提供四大策略供參考,主要內容包括主管需部屬成長、與部屬一起制定流程SOP、授權部屬獨立決策、以及主管也需得到激勵。透過這些策略,可以幫助主管在面對工作任務時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