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2|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廚房實驗室:色香味俱全的手工炒烏龍麵

繼前一篇分享了 《廚房實驗室:簡單做!本格日式涼麵》 的做法以後,炒烏龍麵的作法要怎麼做呢?其實很簡單,只要有一個有付蓋子的平底炒鍋就好了。尤其現在有賣「一人前」的,看起來小小一個,實在是很 インスタ映え 啊!
這是今天的「具(料)」,最右邊是「玉ねぎ」「ニンニク」(還有一條沒有在畫面裡的辣椒),切細後先在熱油裡爆香,爆香的材料日語稱為「薬味(やくみ)」,還蠻有趣的單字,如果是祖傳、或店家傳的秘方,又叫「隠し味」,也就是拿來提味的材料,雖然佔幅不大,卻是最重要的功臣(幕後總是最偉大)。材料很隨意,從右起為「ニンジン」「オクラ」「ベビーコーン」「キノコ」,切的方式差不多一口大小,而且連同昨天的涼麵,找料的秘訣就是在顏色與口感,切每個料的時候,就得特別注意一下了。
A:これは当店のスペシャルです。お口に合いますか B:ごちそうさまです。とてもおいしかったです。
這個會話是說,店家上的是拿手菜,問「合胃口嗎?」 注意B的回答喔!
「お口に合う」合胃口的基礎,就是可以吃下去。 所以切成一塊一塊一口能吃,是很重要的。
「お口に合う」另外一個意思是味道還好嗎? 會不會太鹹?太辣?之類的
所以一句「お口に合いますか」就代表了日本廚師的細心。
好用的鍋蓋。
爆香完了以後,就可以把料放下去炒了。放點火鍋肉吧!因為是冷凍的,所以要先炒,肉會逼出油,並且更香。接下來就可以炒料了,如果有特別難熟的,記得先放進去,把這些料先放到碗裡面再放到炒鍋,動作就很優雅了。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烏龍麵了。
煮飯的基本就是不要燒焦,而麵類就是要有水,所以先拿碗或米量杯放一點過濾水(不要是生水為佳),以防止燒焦,這時候,這種邊緣有點高起的平底鍋很好用。
然後放烏龍麵。因為烏龍麵有冷凍,救援投手鍋蓋來了。先把鍋蓋蓋上,悶著。
這是一個很好的方法,趁機,可以稍微整理一下流理台。我喜歡在吃飯前就已經把菜渣清掉,砧板清掉。一邊收東西,一邊注意瓦斯爐。全程瓦斯中火即可,火太大很難控制。
差不多一段時間,就可以把鍋蓋打開,麵吸了水,軟化,用筷子一邊鬆開,如果還不夠軟,慢慢加水,慢慢調整。
差不多了,可以再蓋一次鍋蓋。
等到覺得可以,打開鍋蓋的時候,開始拌勻。一邊拌,就可以注意菜的顏色啦,就可以注意到「盛り付け(擺盤)」的美觀了。
一盤色香味具全的手工炒烏龍麵就可以上菜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人吃飯,總是好懶惰啊!要吃什麼呢? 偏偏,女作家從小被好手藝的媽媽養大,對外面的東西挑食。 怎麼辦呢?只好自立自強了啊! 這個專欄裡面寫的是一個煮給自己的女作家,在她多次的實驗之下,終於好像有點心得的食譜 還有自己不覺得卻很叼嘴的選食過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