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6|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險路》

    這本書是偶然在逛書店時看到的,而吸引到我目光的是書腰上所註是電影《險路勿近》的原著,而那部電影當初帶給我的印象是對於殺手奇哥的深刻詮釋,也就是一個有著非同常人的冷血殺手,而我對電影的印象也留在殺手所帶來的驚悚與不安上,這是我對《No country for old men》的第一次認識。
    故事劇情並不複雜,摩斯是退役軍人及焊工,某次在沙漠意外遇見了毒梟槍戰後的現場,而攫走了內有240萬美金的皮箱,然而,在現場遇上了要水喝的一位瀕死的人,在離開之後再回去的摩斯逃亡後也留下了被追蹤的線索,而這引來了殺手奇哥,以及具有管轄權的警長貝爾。然而重點在於人物的刻畫,電影幾如故事般,所以閱讀也覺電影畫面歷歷在目,奇哥的性格被形容是:你絕對不會想打交道的那種人,就算你把錢還給他,他照樣會殺了你,這是後來被轟掉的退伍軍官威爾斯所說。比較鮮明的一幕是在於奇哥位於加油站,而他要與老闆擲銅板,但老闆不知道要賭的是什麼堅持不選,但在屢屢的勸誘下,老闆仍然選了其中一面,剛好是猜中了,所以命運並不奪走他的性命,然而由此可以見得奇哥的性格如他自己所述是個重承諾的人,他不僅創造這個教條束縛著自己,同時也把所有的自由交由自己之上的命運。
    而那個old men我在閱讀之後才知道指的是貝爾警長,在每章的開始都有段獨白,是貝爾警長的陳述,而從故事的進行中也穿插著對於世代交替以及世界戰爭的感嘆,這種種對於世界的無力感就如同在故事的主軸中其最終仍無法緝捕到冷血殺手的結局。不過我想或許這所代表的是一種排外的感覺與情緒,因為除了這個在country所發生的事件所導致貝爾的挫折,同時也在敘及世界大戰之下也可以理解到是整個國家—country,讓貝爾這樣的老人—old men無從安適自己,世界無容身之處的格格不入,然而故事卻又帶有宿命論的性質,即便格格不入,然而我們都早已身處世界之中。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