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19/10/2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果諮商出一顆檸檬,你不一定只能把他打成檸檬汁

  有一句俗諺是這樣的:「如果生命給你一顆檸檬,你就把它拿來做成一杯檸檬汁吧!(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美國作家Elbert Green Hubbard.。
  這句話勵志又直白,然而我以前聽到只覺得直白露骨,沒想太多。
  近日在諮商時,我注意到有一類案主,他們大概是這樣子的:(對話為示意)
我:「...所以從你今天的談話聽下來,你對你的女朋友其實有很多說不出口的情緒,你把這些情緒收在心裡,讓你難受,也讓你和你女友有一段不真實的距離。」
案主:「對!!老師你說的真是太對了!!!」(案主滿意地走出諮商室)
(隔週)
案主:「老師!!上禮拜我按照你的話去把我所有想講的話都跟女友說了,但我發現她覺得很尷尬,然後都不知道怎麼跟我相處,怎麼會這樣子?」
我:「這...」
  碰上這一類案主我常覺得又好氣又好笑,他們非常認真,很努力把諮商的話語記起來,更甚而之進一步把在諮商中對他們的理解化成行動,迅速執行。然而竟然招致反作用。當我發現這類傾向,通常我會先檢討自己的回應內容,在言談中是不是有某種暗示性。檢討完了自己的回應後,剩下的就是思考這一類案主他們心裡如何運作,何以行動的如此快速?
  幾經琢磨後,不同的案主有不同的因由導致他們快速地想要答案,但終歸而論:在他們心中,想要單一答案的驅力太強大,大到要把諮商的任何結論榨成行動,如果單次諮商的結論是他們發現自己身上有一顆檸檬,他們便下意識的快速把檸檬打成檸檬汁,一滴不剩。
  這樣的行動沒有不對,有時快速的掌握問題引導結論是好的,然而一再迅速的直觀行動,也許讓他們錯過了多重層次與饒富變化的心靈風景。
  讓我們用一點點想像力看看,如果一次諮商的得到的觀察是一顆檸檬,也許第二次諮商是一塊冰(這樣兩次就可以組合成檸檬冰沙或檸檬水了),第三次也許是一杯牛奶(這樣就有機會做成檸檬冰淇淋或是純牛乳冰了),第四次是一顆蛋(這樣不論是做檸檬塔或是乳酪蛋糕都可以,當然也可以只產出一杯冰水),第五次是一塊肉(這樣可以烤肉撒上檸檬汁了,然後還能搭上一杯蛋蜜汁),第六次是......
  也許這樣講超譯了,但有時諮商的韻致,我想就在於一次次的深入對談中,挖掘種種自己從沒想過,或是漏了注意的面向。一次次下來,將如同累積食材般的自我覺察,最終自主料理組合種種不同味道,應付生活的不同片刻。
  所以...當你有一顆檸檬,我建議不要只打成檸檬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