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療癒選書】《被討厭的勇氣》:讓人生變簡單的三個方法

小時候有討厭過每晚坐在電視機前怪東怪西的長輩嗎? 你曾對身邊整天怨天尤人的朋友感到不耐煩嗎? 或者,你也開始埋怨世界、覺得人生好難了嗎?
同時發現自己漸漸變得像小時候討厭的大人一樣。
先來聽厭世的歌曲—宋岳庭〈life's a struggle〉來抒發對這世界的無奈吧!

簡介

這次要推薦「害怕被討厭」以及「覺得對自己人生無能為力」的人閱讀這本《被討厭的勇氣》,它是一本至少能看兩遍以上的好書,你會發現每次讀起來都會有不一樣的體悟跟感受,特別是學生時代與出社會工作時期會有明顯的不同。本書告訴我們:這個世界很簡單,每個人都能幸福,只要你能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就能自由地活出自己。真的有這麼容易嗎?然而如果書的內容只是空有口號的話,阿德勒可能就不會那麼紅,而我也不會推薦了。(笑)
圖片來源:博客來
圖片來源:博客來
書中沒有盤點大道理,只有對話。透過兩人的討論,帶出阿德勒心理學中許多重要的觀念,讓人容易進入對話的脈絡並細膩地品味其中的意涵,如果你也喜歡思考哲理,探討人生的意義、幸福是什麼的話,絕對不能錯過這本書。(給三個大拇指推推)
下面將會整理出本書的三個方法,告訴你人生如何可以變簡單,遭遇再多困難你也能夠幸福。這三個方法是「接納自我」「信任他人」以及「貢獻他人」,在說明這三個方法的內容之前,我們得先理解阿德勒重要的兩個觀念:「主觀世界」「課題分離」

關於自我—主觀世界

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
什麼客觀事實呢?今天氣溫25度、這支筆長13公分、今天是2019年都是客觀事實。雖然客觀事實確實存在,但我們並不活在那裏。我們活在哪呢?書中的哲學家告訴我們:「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就像是先摸40度水的人跟先摸過4度水的人,同時摸到20度水的感受卻是冷跟熱的極端差異。但兩人後來所接觸到的水明明是相同的東西。例如:同一張畫有人覺得美,有人卻覺得很醜。
即便是客觀的事物,在不同人眼裏卻可以完全不相同。
我們是藉著「賦予過去的經驗什麼意義」來決定自己的一生。人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決定要怎麼生活的,是我們自己。
正因為我們活在主觀的世界,所以任何經驗或境遇都不是阻止你成功或導致你失敗的原因。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客觀事實,但我們可以主觀地解釋它,所以我們可以決定要怎麼看待自己的境遇。阿德勒的學說強調不會因為發生了某些事就一定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反而是由我們如何賦予過去經驗的意義,去決定自己的一生長什麼樣子,所以任何經驗它可以是未來的動力,也可以是阻力。人生是我們自己選擇要怎麼活的,主控權便會回到我們手上,而不是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
不要由經驗來決定自我,而是由我們賦予經驗的意義來決定。
阿德勒學說鼓勵我們從經驗中找出能夠「運用」的東西,而不是聚焦在痛苦上。因此重點並不是「經歷過什麼事」,而是你如何「解釋它」與「運用它」。當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身邊的事物與過去經驗,我們就能自己決定要過怎麼樣的人生。
我們可以選擇如何看待身邊的事物與過去經驗
個人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還有如何看待「自己」。把所有我們「賦予它意義」的概念集合起來,就是生活型態。
阿德勒指的生活型態類似世界觀,當你了解你如何「看待」這個世界會決定你如何「行動」或如何「生活」的話,生活就有改變的可能。這時你會發現原來你能夠選擇,可以繼續堅持原來的生活型態或重新選擇一個新的,所以如何選擇就是自己的責任了,就不再是因為無法改變的性格或外在環境在決定你的人生。 這樣人生就能變得簡單幸福了嗎?改變有這麼容易嗎?我們還是缺少了一些東西。
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的心理學,而我們缺乏的就是「變得幸福的勇氣」而已。

關於他人—課題分離

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人生課題要去解決,煩惱則是因為我們不小心踩進別人的課題,或是自己的課題被他人干涉而產生的。自己的課題必須自己完成,替別人完成課題並不能真正到幫助他,無論這些行為是否含有報答的心意,就像我們只能將馬牽到河邊,但無法強迫牠喝水一樣,因為只有自己能改變自己。
所有的煩惱都只是因為雙方沒有掌握好課題分離的界線,所以才讓問題變得困難。只要問:「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會由誰來承受?」就能區分出這是屬於誰的課題。最後不喝水會口渴的是誰?不洗澡會臭的人是誰?不早點睡覺會睏的人是誰?不寫作業會被罰的是誰?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所能做的只有「選擇一條自認為最好的路」。另一方面,別人要對你的選擇做出什麼樣的評論,這是別人的課題,你是無法干預的。
當我們將課題分離的界線劃好,不將自己的期望強行加諸在別人身上,也不把別人的期待壓在自己肩上,我們就能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為什麼要在意別人對你的評價?為什麼要尋求別人的認同?阿德勒認為:因為你還做不到課題的分離,才會把原本應該屬於他人的課題當成自己的課題了
有時憤怒會成為讓他人屈服從而滿足期待的手段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期望而活的,我們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必須要為自己的選擇去承擔相應的責任,我們能承擔的只有自己的課題跟自己的人生而已。反之,你對他人的期待也是。
你可以期待擁有完美的男友或100分的小孩,但他們是否能做到你的期待並不是他們要承擔的,做得完不完美是他們的課題與選擇。你無法幫他們補足100分剩下的缺額,也不必承擔不足的部分,但如何評價身邊的人則是屬於你的課題。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就是有人討厭你。那正是你行使自由、讓自你生活自在的證據,是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
正因為你能夠選擇自己想要的所以你才是自由的,但自己選擇的與別人的期待產生衝突時,隨之而來的可能是被討厭或不好的評價,這些反應也是別人的自由。然而他會如何作出評價是取決於他「如何處理別人不符合他期待」的課題,這不是我們該承擔的課題。
如何消化、面對這些評價則是我們自己的課題,我們要選擇不自由地活著來滿足他人的期待,還是要選擇自由的人生並接受他人的不滿,因為無論對方採取了什麼行動,決定自己該做什麼的還是自己
大多數人認為人際關係的王牌在別人手上,所以才會在意「不知道那個人對我的感覺怎麼樣」,而選擇了滿足他人期望的生活方式。可是只要懂得課題的分離,應該就會發現所有的王牌都在自己手上。

方法一:接納自我

對人類而言,最大的不幸是不喜歡自己。
缺乏勇氣所能做的就是先「接受現在的自己」,只有坦然地接納自我才有可能擁有前進的勇氣。為什麼我們會討厭自己、感到自卑呢?阿德勒認為因為我們過度恐懼「被別人討厭」以及「在人際關係中受到傷害」,所以我們只能藉由討厭自己來逃避人際關係。
健全的自卑感並不是和別人比較而產生的,是跟「理想中的自己」比較後的結果
而自卑是從哪裡來的呢?阿德勒定義所謂的自卑是「當理想無法達成時,就會對自己產生一種低劣無能的感覺」,但自卑是不好的嗎?並不是,真正折磨我們的並不是自卑的客觀事實,而是對自卑的主觀解釋,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可以成為努力或成長的契機,而自卑情結是指開始把自卑感當成某種藉口使用的狀態。
覺得「反正我不行」或「就算努力了又怎樣」而輕言放棄是自卑情結
所以真正的接納自我是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情況下,坦然接受那個「辦不到的自己」,不欺騙自己,並且盡最大的努力朝目標前進,比現在的自己更往前一步才是真正的價值所在。這時候你的專注力會在如何做才能更好身上,而不會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難過。
坦然接受原來的自己,只要可以分辨「自己做得到的」和「自己做不到的」。
例如我們要如何接納自己考六十分的自己呢?我們「經歷了什麼」是無法改變的,考六十分已經是客觀事實,坦然地接受它,不聚焦在無法改變的事情上。但是我們可以決定如何「運用」它,我們雖然做不到再重考一次,但我們能做的是檢討考卷,藉由考卷上的錯誤來學習我們還不懂的知識。我們不需要欺騙自己只是運氣太差才考不好,用這種方式肯定自己,反而更無法接受失敗的事實。
用欺騙來肯定自己反而更無法面對失敗的自己
坦然地接受自己反而是真正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表現,因為我相信我有能力能變得更好,所以我才願意採取行動、思考要如何做才能考到一百分。如果我在每一次失敗後都欺騙自己本來就有一百分的能力,反而為無法面對那個得不到一百分的自己。

方法二:信任他人

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即使沒有充分的客觀事實足以證明,也選擇相信;完全不考慮擔保的問題,無條件相信,這就是信任。
阿德勒所說的信任是一種「無條件」式的信任,如果需要附加條件或擔保才能相信對方的話,就像會像銀行的使用額度那樣的信用關係而已。如果對方背叛我呢?這樣是否就容易成為被人利用的濫好人呢?這又回到這是誰的課題的問題了,因為決定要不要背叛的並不是你,是他人的課題。你的課題是決定要不要無條件地相信他,還是要有「對方若不背叛我,我就給予同等的回報」的信用關係,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要維持良好的關係,只是只要你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只要你害怕信任,終將無法和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所謂的「相信」,其實也是一種課題分離的行為。相信別人,這是你的課題;可是別人對你的期望或信任要怎麼反應,卻是別人的課題。
如果無條件地信任對方卻遭到背叛該怎麼辦呢?我們只要專注在「能改變的事情」上。我們可以選擇不再信任他,或是有限度地保持兩方的信用關係就好,但要不要繼續維持這段關係的決定權在你手上。
許多人遭受到背叛之後便覺得全世界都不值得信任,阿德勒認為這是一種缺乏「人生協調」的生活方式。若你因為只看見事物的一小部分,就拿來當成整體的判斷依據,用那種狹隘的觀點來評論全世界是錯誤的生活型態,因為真正錯的只有「那個人」,而不是「大家」都錯了。

方法三:貢獻他人

人在聽到感謝的話時,就明白自己是對他人有貢獻的。
為什麼要貢獻他人?並不是為了展現崇高的道德去犧牲自己、鞠躬盡瘁,阿德勒強調「貢獻他人」是為了實際感受到「我對某人有用處」,進而接受自己存在的價值,是為了感受「我」的價值才做的。因為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貢獻他人是為了感受到「我」的價值
你的貢獻有沒有用處,並不是由你判斷的,這是別人的課題,並非你可以介入的。
因此我們不是藉由得到好的「評價」來確認自己的價值,而是主觀認知「我對別人有貢獻」來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所以你的貢獻有沒有用是別人的課題,你的課題則是選擇要不要貢獻他人。
「貢獻他人」並不是一定要做什麼事情或擁有什麼能力,而是用「存在的層級」來思考,因為光是「存在於這裡」就足以對別人有用處、有價值了,就像你只會希望你年邁的父母或幼小的子女能平安健康地存在就非常感激了那樣,因為他們光是活著就能成為你心靈的支柱了。阿德勒認為用存在的層級接納自我、貢獻他人就能變得幸福,因為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
你光是「存在於這裡」就是貢獻了
你無法發自內心祝福那些看似幸褔的人。這就是因為你把人際關係當成是競爭,認定別人的幸福就像是「自己的挫敗」,才無法給予祝福。
人人都是我的夥伴是書中反覆提到的重要概念,當我們腦中冒出「為什麼做事的只有我?」或「大家為什麼都不幫忙?」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其他人當成夥伴,甚至當成是「競爭」的敵人。無法真心祝福是由於競爭敵人的幸福跟自己的損失與挫敗有關,如果不是敵人、沒有競爭便沒有輸贏,無須忌妒也不評價他人,阿德勒鼓勵大家建立橫向平等地的關係,而給予評價則是縱向的權力關係。
縱向關係就像我們擅自用「自己的理想模樣」去塑造對方的形象,而不是接受他本來的樣子,若不符合便開始扣分、給予評價。真正的愛是當你和這個人在一起時可以自由地展現自我,相反地,對方也要能真實自在地成為自己,才能感受到彼此的愛。
可以坦然接受自己,也就是「接納自我」,才能不怕背叛、「信任他人」。接著,因為對別人有貢獻,感受到「我對某人有用處」,於是全盤接受這樣的自己做到「接納自我」。

結語

一開始因為這本書太紅了,反而還不想讀呢!(不知道在叛逆什麼XD) 但好險最後我沒有真的錯過這本書,這本書的對話會讓人不斷反覆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的段落會像書中的年輕人想要反駁哲學家的漏洞,但有的段落也能理解哲學家所說的話。認為年輕人反駁的力道不夠且浮誇,又太容易接受哲學家的說詞。然而即便有上述的感想仍不減弱它是本好書的事實,畢竟我先用了自己的期待去看待書中的年輕人,這並不是他課題,然後我還評價了他。(笑)
很喜歡阿德勒學說中「自己的人生自己決定」的觀念,他說人生沒有意義,因為這個意義必須是由自己給予的。而能改變的也只有我自己,其他人都幫不上忙,當「我」改變世界也會跟著改變,跟「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很像。 其中阿德勒強調人生最大的謊言是不活在當下,找出各種藉口逃避自己該面對的課題,讓我反思我在埋怨的時候是否完全丟下自己該負責、該努力的部分,只專注到我經歷了什麼以及一堆不能改變的事情上。
有喜歡的地方,當然也有抱持懷疑的部分,在「不要求他人符合我們的期待」與「選擇放棄與他人維持關係」中需要有折衷的選項,阿德勒強調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別人。然而真正的互動中卻不是真的那麼自由,反而有很多妥協。 總有很多你想要維持關係的對象做了很多影響彼此的事情,而事情無法單純描述成「把錯誤的期待放在別人身上」。所以磨合是「互相遷就而不自由」還是「一起成長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呢?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阿德勒是一個能改變自己的學說,只要我們擁有勇氣、坦然地接納自己,就能面對那些課題與人生的任務。理論上,人生可能真的就變得簡單了。然而理解是一回事,做到則是另一件事了。阿德勒提醒說真的要身體力行則可能需要花上「現在一半的歲數」的時間。換句話就是說越早讀到這本書就越快能達成呢!那還不快讀讀看這本《被討厭的勇氣》。
以上的論述與佳句是經過自己的整理與編排,再加上個人的心得綜合而成,並不是整本書的內容編排。若有興趣的人歡迎去閱讀原書,再一起互相交流討論哦!
推薦程度:**** 易讀程度:***** 適合讀者:覺得人生好難的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