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哲筆記(3)_科學的本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典範是一可被重複套用的範例,而此一範例在原則上能用同一類型中的任何個例充任…典範的成功…起初只不過是它在一些特選的事例中,所呈現出的成功的保證而已。常態科學之工作即在於使保證不致成為空文。」(頁36)
大部分的科學家在整個研究生涯中,就是在為典範做「善後工作」,這些工作大致包含:
  1. 擴展對某些事實的知識,因為這些事實已由典範指出是十分重要的。
  2. 增進事實與典範預測兩者間之吻合程度。
  3. 精煉典範。
(頁36)
書中還提到,在典範成功之前與之後,科學家的行為、以及研究的問題也會改變。就我自己對這段的理解,在典範之前百家爭鳴的狀態,對於核心問題還沒界定,所以任何的「why」都能提出;而在典範出現之後,因為問題已被定義,科學家為了精煉典範從事的科學研究應該會轉為提出「what if…」。從提問的形式應能明顯區辨一門學問是否到了成熟階段。
因科學家基本上不會去做不在典範範圍內的研究,研究的方向基本上也被限縮了。作者確實也提到了這件事,他表明常態科學的研究範圍是極小的,所以眼界也受限制。典範迫使科學家將注意力集中在某個小範圍內的專門問題。
這情形似乎與我們一般所認知的學者形象不太相符。一般人或許多認為學者就是「博學多聞」的人,然而事實上學者僅是在某一知識點上鑽研較深的人;甚至或許很多讀到碩士的人都有類似的感受:「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的無知」。
感受到自己無知的這種體悟若以上述科學本質的觀點來看,似乎就容易解釋。因為我們的視野的確被迫縮限在專一的問題之上,我們縱使為了研究讀了大量文獻,這些文獻內容也都是圍繞在相似的問題範疇中,以幫助我們認識該問題的立體形象。
這也是我自己當初做研究時覺得不自在的地方——我感覺自己被限制住了!在知道外面還有好多種問題,腦袋也有好幾種想嘗試的實驗時,被迫只能專注在某個問題與特定研究手段真的不太舒服,尤其當我自覺是個需要有空間「創作」的時候。然而,常態科學工作並不是藝術創作。在我感覺他是為了將這世界整理得更有秩序而誕生的活動,因而「超出規則」的任何行為,通常都是不被允許的。
曾經我對這樣的活動感到不耐,但離開研究領域,重新再檢視這段過程後,我感覺常態科學工作雖然看似呆板、不斷重複類似的事,但它不是不能創作,只是創作(這裡我指新理論的發想)是建立在前期非常縝密、紮實的研究成果上的開展,這種開展不一定能在自己的研究生涯中靠一己之力堆疊而出,而可能需要耗費幾世紀的時間由許多學者一生的成就綜合才能獲得。也就是說,可能有好幾代的科學家在這條科學研究的洪流之中,注定只能完成常態科學所規範的「善後工作」。而且事實上也因為科學這樣有條理的進行,才能幫助我們對這世界有系統地理解(這在後面章節有談到)。
但或許我這樣講還是太過偏頗,說得「善後工作」好像是種無可奈何下從事的活動,我承認自己對於科學的憧憬在於「創造」,所以才會稍稍認為善後工作較為「無趣」。事實上,一輩子投入於科學之中的科學家擁有著更深厚的動機,這也是我自己仍在嘗試探索的部分,剛好下一章節作者將會分享到底是什麼原因促使科學家願意持續地進行常態科學。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7會員
30內容數
這裡會放上與科學教育、科學哲學相關的探索(inquiry)文章。「硬殼」就是要你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蓋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當我們說到「科普」時,一般人會有哪些反應呢?說實話,大多的人是避而遠之。但這樣就很奇怪,畢竟我們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般人能夠理解這些知識,但我們所要接觸的一般人卻連碰也不碰。給予方與接受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斷層,科普書最終淪為泛科學圈之間的交流媒介,造成結果與原本的目標相矛盾的情形,到底該怎麼辦?
典範成立以後,科學社群基本上都會遵照典範去做後續的研究,除非因為某些緣故,典範的基礎被動搖,而被另一個典範取代,那麼整個社群所信守的規則將會有非常的的轉變,這過程稱為「革命」。
這是繼之前的「超譯教學領導力」之後,第二個長期的讀書與反思寫作計畫。起因於過去一年因工作需求重新認識地球科學的歷史發展(西方為主),很強烈感受到過去所學的地科知識終於串接起來;同時,我也發現到所謂科學革命以前與之後的思維非常不同,無法用現在的觀點去理解過去,這讓我更感好奇。
當我們說到「科普」時,一般人會有哪些反應呢?說實話,大多的人是避而遠之。但這樣就很奇怪,畢竟我們做科普的目的就是希望一般人能夠理解這些知識,但我們所要接觸的一般人卻連碰也不碰。給予方與接受方之間產生了極大的斷層,科普書最終淪為泛科學圈之間的交流媒介,造成結果與原本的目標相矛盾的情形,到底該怎麼辦?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1. 追求成為厲害的科學家,而忽略持續研究的動力: - 許多學生的目標是成為厲害的科學家,但更重要的是成為能長期堅持的科學家。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因此應該關注自己能否持續堅持下去。僅僅追求名望和成就,往往會讓你在遇到困難時失去動力和方向。 2. 缺乏長期的目標和動力來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們學問。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似乎許多學生的目標, 都是成為厲害的科學家。 但是比起成為厲害的科學家, 我認為如何成為 「一直都能堅持繼續做下去的科學家」, 會是更好的目標。 科學的事情都是長期的, 所以其實注意力要放在自己能不能持續做下去。 例如一直推動我持續堅持做數學,統計,機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解謎活動的性質一方面給予了科學家持續工作的熱情與動機,另一方面,它確保了人類將他們在科學上的智力更大程度應用在這些「已經被給定可以找到答案」的問題。科學家不會漫無邊際地觀測,不可能發明一個隨機的機器,探測不知怎麼應用的數據。必須根據典範才能設計實驗以及所需的一切,包括得到養活這些科學家的薪水。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不積極拓展學術邊界: - 如果不去Push Science的Boundary,系所將逐漸轉變為主要以教學為主的系。這是我在2024年6月6日,我老闆程光老師在實驗室的餞別餐會上說的,對我影響深遠。他指出,如果一個系所不積極追求新的研究領域和挑戰,那麼最終會失去其學術地位,成為僅僅重視教學的機
1. 追求成為厲害的科學家,而忽略持續研究的動力: - 許多學生的目標是成為厲害的科學家,但更重要的是成為能長期堅持的科學家。科學研究需要長時間的投入,因此應該關注自己能否持續堅持下去。僅僅追求名望和成就,往往會讓你在遇到困難時失去動力和方向。 2. 缺乏長期的目標和動力來源: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Thumbnail
科學家的科學哲學:是科學家以「科學方法」對各種「存在」追根究底,以減除疑惑、使大家更了解這個宇宙的一門學問。換句話說,是以一種嚴謹的態度去解釋這個宇宙的一們學問。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似乎許多學生的目標, 都是成為厲害的科學家。 但是比起成為厲害的科學家, 我認為如何成為 「一直都能堅持繼續做下去的科學家」, 會是更好的目標。 科學的事情都是長期的, 所以其實注意力要放在自己能不能持續做下去。 例如一直推動我持續堅持做數學,統計,機
本書介紹了逆思維的四種思考模式,提出了科學家模式的優勢以及多人之下的影響。透過本書,讀者可以學習如何以科學家的態度面對凡事,以及避免陷入二分法的思考方式。
Thumbnail
科學是一種有系統性的知識體系,而哲學則會持續提問理論命題是否合理、實驗是否能完整說明理論想探討的範圍,而實驗是否可複製。典範的興起與跌落是必然的,而數據只是數據,具有可操弄性,必須用該理論是否合理和實用性來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