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書如命]細說史記入門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司馬談與司馬遷父子到底為什麼要寫《史記》?因為「責無旁貸」。
  1. 「緒」的部首是「糸」,做學問有時像理一團亂絲,如要整理一團亂絲,最重要是找到它的端,也就是線頭,找到了線頭,才能夠把一團亂撕梳理清楚,這就叫做「得其端緒」。讀書也一樣,書中內容可以包羅萬象,但必須有其端緒。
  2. 孝道的終點,及其最高層次,就是「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才是大孝。也就是讓天底下所有人都知道,你的父母教出了這麼了不起的孩子。對父母而言,沒有比孩子的成就,更讓他們感到欣慰和榮耀了。
  3. 什麼是「責任」?就是有一見是情,做了對你沒有好處,你也很難從中得到快樂,更可能純粹是付出而沒有獲得,可是你非做不可,那就叫做「責任」。
  4. 人有了慾望,眼睛就容易被遮蔽,思考就會受影響,只想看到自己想看的,只想知道自己想知道的。
  5. 莊子教導我們,想追求比智慧更高的境界,就必須去掉自己的嗜欲,「嗜欲深者天機淺」,反過來就是「嗜欲淺者天機深」。能夠去掉多餘的慾望,才能幫助你客觀地看待事物,才能如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旨>中所說的「與時遷移、應物變化」。
  6. 人的境界要靠自我要求才能得來。一個真心想成為聖人的人,就算最後未必能成為聖人,但是也絕對不會變成小人。要成為什麼境界的人,就必須下真工夫,是真心去求,不是嘴巴說說而已。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6會員
24內容數
關於閱讀的書摘、紀錄、佳句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德森太太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什麼做一樣的事情,但結果卻不相同。一個國家興盛時,會有哪些癥兆?一個國家快衰亡時,又會有哪些現象?誰是能幫助大家的賢人?誰又是禍亂國家的奸人?什麼樣的人會成功?什麼樣的人會失敗?從歷史中學習。
想要爭奪天下,就必須先爭奪人才;以武力逼迫、用財富收買、靠權勢屈服,可以換得一時的成功,卻扭轉不了變幻莫測的命運!
繼秦始皇的故事之後,開始了解秦國的歷史,秦人的優點就是「奮戰」,即便被打到谷底,即便作為炮灰,始終沒有放棄。一個帝國的崛起與沒落,我們從歷史中學習他們如何成功,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為何失敗,以古鑑今,提醒自己。
歷史學的本質,就是研究「時」和「變」。時間不斷流逝,世界剎剎更新,上一刻正確的事,未必能適用於下一刻;別人用來正確的方法,卻未必適用於您。所有的知識,都將隨時而變;只有能夠運用知識的思辨和智慧,才是上天賦予人類最寶貴的資產。
堅持0.01的改變,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 閱讀這本書一點也不意外的眼淚直流,一方面心疼孩子的習慣不方便,一方面感動有這樣的老師們跟校長願意為了孩子們堅持和努力。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即便偏鄉有偏鄉的生存方式,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和金錢贊助支持。
每個人到了人生的某個階段,會開始尋求一種心靈上的指引,尤其現處於New age的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心靈指引,究竟哪一個才能讓我們活得更自在、更自由,在佈滿陷阱的心靈修行中,如何辨別真相?這本書分享的很詳盡,值得一看。
為什麼做一樣的事情,但結果卻不相同。一個國家興盛時,會有哪些癥兆?一個國家快衰亡時,又會有哪些現象?誰是能幫助大家的賢人?誰又是禍亂國家的奸人?什麼樣的人會成功?什麼樣的人會失敗?從歷史中學習。
想要爭奪天下,就必須先爭奪人才;以武力逼迫、用財富收買、靠權勢屈服,可以換得一時的成功,卻扭轉不了變幻莫測的命運!
繼秦始皇的故事之後,開始了解秦國的歷史,秦人的優點就是「奮戰」,即便被打到谷底,即便作為炮灰,始終沒有放棄。一個帝國的崛起與沒落,我們從歷史中學習他們如何成功,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們為何失敗,以古鑑今,提醒自己。
歷史學的本質,就是研究「時」和「變」。時間不斷流逝,世界剎剎更新,上一刻正確的事,未必能適用於下一刻;別人用來正確的方法,卻未必適用於您。所有的知識,都將隨時而變;只有能夠運用知識的思辨和智慧,才是上天賦予人類最寶貴的資產。
堅持0.01的改變,讓每個孩子有機會去翻轉自己的未來 閱讀這本書一點也不意外的眼淚直流,一方面心疼孩子的習慣不方便,一方面感動有這樣的老師們跟校長願意為了孩子們堅持和努力。資源有限,創意無限,即便偏鄉有偏鄉的生存方式,但還是需要有更多的人力與資源和金錢贊助支持。
每個人到了人生的某個階段,會開始尋求一種心靈上的指引,尤其現處於New age的我們,有各式各樣的心靈指引,究竟哪一個才能讓我們活得更自在、更自由,在佈滿陷阱的心靈修行中,如何辨別真相?這本書分享的很詳盡,值得一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犯規有兆,所為聖人,心無容量,看穿彼此。 循規有度,行止君子,志在廣大,洞察世情。 不惜犯規,所為獨子,心無家人,看穿心思。 守法有恒,行為正道,志存高遠,共建同心。 如果原生中華有慈父,心中不能沒有能量。如果次生中華有獨子思考,就是缺乏仁慈的父親。如果我說錯了,那就是有人不按人道行事。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箴言》的作者是所羅門王,整卷書主要目的是勸諭人過智慧和靈巧的生活。所羅門王在《箴言》第二章中呼籲他的衆子,一定要接受智慧的話語。因為智慧可以使人脫離惡道,免於情慾綑綁,使人行走在善道之上。 第二章一開始,他就用訓諭的口氣説道: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那句老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早就明白了,這麼做可能不會得到外在獎賞,不見得有人稱讚,也不見得能得到好處。
Thumbnail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干點什麼才對得起祖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孝順」又是什麼呢?是否有明確的行為準則?聽父母的話、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應該是大多數人對於孝順的基本期許;前者像是情緒勒索,後者又似乎變成某種債務關係。問題是:身為子女的我們,有欠父母什麼嗎?
犯規有兆,所為聖人,心無容量,看穿彼此。 循規有度,行止君子,志在廣大,洞察世情。 不惜犯規,所為獨子,心無家人,看穿心思。 守法有恒,行為正道,志存高遠,共建同心。 如果原生中華有慈父,心中不能沒有能量。如果次生中華有獨子思考,就是缺乏仁慈的父親。如果我說錯了,那就是有人不按人道行事。
巨門星發哮,不利涉大川。 是非善惡,誠實守信的德行是唯一保護自己的可能,心中引起戒備是因為不相信正道居中。在政治上不選邊站,次生中華已經有了覺悟指導方針,次生中華應該要屢行自己的責任,一確都得靠自己。堅守家國母親和家國父親本是同根生,就會吉祥。 點覺之一:爭端是處於利益考量,一人進一步就是利益自
Thumbnail
道可為始,亦可以為止,它是一切的起源,也是萬物的歸屬,天下萬物由道所生,從道而知終始,人亦屬萬物之一,卻多於「意識」,阻隔本性與道之連結,所以須「知性」,「知止」,以了正道。
Thumbnail
我們明白要效法道來行,保持道心是最為重要的,並且要致力於實踐,從實踐中體悟與反省,時刻去警覺自己是否有離開了道。老子常以天地、聖人作為以道行事的表率。前六章,循序了解如何走進道,以及保持在道中,並讓自己深耕在道心中,如此即能如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七章,老子以天地為例,更具體的說明如何行道。
Thumbnail
人們通常養成以知、欲過生活的習慣,但在道裡,使民無知無欲,是要放下知、欲的,要放下個人的想法、習性、個性等。在知道如何走入道後,第四章則是說明我們要如何真正在道裡,而能體驗到道帶給我們什麼力量。
Thumbnail
《箴言》的作者是所羅門王,整卷書主要目的是勸諭人過智慧和靈巧的生活。所羅門王在《箴言》第二章中呼籲他的衆子,一定要接受智慧的話語。因為智慧可以使人脫離惡道,免於情慾綑綁,使人行走在善道之上。 第二章一開始,他就用訓諭的口氣説道: 「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
Thumbnail
這段話是《道德經》最末一章,藴涵了三層辯證關係:一是得與失。二是公與私。三是人與己。且聽我道來。
Thumbnail
也許我們可以重新解讀那句老話:「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因為早就明白了,這麼做可能不會得到外在獎賞,不見得有人稱讚,也不見得能得到好處。
Thumbnail
司馬遷家祖上自周開始,就是世代相傳的歷史家和天文家,後來雖然中間斷過一段時間做過武將(司馬錯),但到了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這一代時,又做回了太史令,算是又恢復了祖傳的手藝。 這份家世首先就幫司馬家解決了最困難的原材料門檻。 由於有這一代代積澱的先決條件打底,重拾祖業的司馬談覺得要干點什麼才對得起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