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04/3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陪孩子面對霸凌》:懲罰孩子,只會教導他更有攻擊性與傷害性

我們沒有一個人願意認為自己的孩子是霸凌者。但你若擔心你的孩子可能是霸凌者,你可以停止擔心,開始仔細檢視那些讓你擔心的線索。要記住霸凌不是因為憤怒或衝突,而是因為鄙視——強烈地不喜歡某人,視之為無價值、次等、不值得尊重。萊納修士稱之為「非神聖化,無法看到其他人的神聖」。皮耶泰哈迪卡汀(Pierre Teihard de Chardin)稱之為「非人性化」,無法看到其他人的人性。不管怎麼稱呼,很容易檢視那些讓你擔心的行為是否有霸凌的四種記號:權力不平衡、蓄意傷害、進一步的威脅、恐怖氣氛。
除了這四種記號,你也許會感覺到孩子有一種控制、主宰、征服、或虐待他人的高傲態度;不包容差異;以及錯誤假設他有權排斥那些他覺得不值得尊重或關懷的人。你兒子揍同學的一拳不是出於憤怒或挫折,而是算計好的攻擊。他似乎沒有同理心、同情心、或慚愧。事實上,他平靜地向你解釋,他的同學是個愛哭鬼,展現出一種冷漠的態度。你的女兒把弟弟的手扭到背後,直到他痛得尖叫。她臉上的表情似乎很愉悅。看到你走進房間,她就趕快抱住弟弟安撫他。但你已經先看到了你女兒臉上冷酷的微笑。老師打電話來說你兒子與一群朋友在學校餐廳包圍一個小孩,用蕃茄醬噴他,說他是「同志」。不,這不是玩耍,是的,你兒子似乎是帶頭的。開車送孩子上學時,你聽到你女兒與朋友笑著說她們如何整新來的孩子。你兒子把學校新來的女生說成是一塊好肉。你很震驚。他說孩子們都是這樣談話,你真是跟不上時代。
恐嚇、威脅、排擠、折磨、與嘲弄並不是手足間的爭吵或同儕間的衝突。這些都是霸凌的行為。重要的是你不能掉以輕心,當成手足與同學間的「平常事」。同樣重要的是你不能試著正當化、合理化或大事化小。「那個孩子惹了我兒子。」「女生們只是在玩耍。她們不是想要傷害新來的孩子。」「所有人都會被逗弄。」任由你的孩子這樣做,對他並不是件好事。你是在默默告訴他,你對他沒有什麼期望,因此讓他有藉口殘酷或暴力。
還有很重要的是你不要懲罰孩子。懲罰孩子只會教導他更有攻擊性與傷害性。他必然會成為一個狡猾的霸凌者,連細心的旁觀者或成人都難以注意到。更重要的是,懲罰會貶低、羞辱、與剝奪孩子的人性(聽起來很像霸凌)。懲罰會帶有怪罪與痛苦。懲罰沒有考慮原因或尋求對策。懲罰取代了與孩子更有建設性的聯繫。讓人們變得更疏離,也讓父母與孩子避免處理霸凌的潛在問題。懲罰所關心的是什麼規矩被打破?誰做的?應該給孩子怎麼樣的懲罰?懲罰剝奪了孩子瞭解行為後果、彌補錯誤、或同情被害孩子的機會。
研究霸凌者與受害者的背景,結論是肉體懲罰(或忽略)在雙方的生活中都佔有重要角色。但較含蓄的懲罰手法則沒有加以研究。我懷疑這些手法也有負面影響。以下是最常見的:
*孤立(「你若再扭他的手,你就要在你的房間待一整天。」) *難堪與羞辱(「你若要像個一歲大的,你就必須穿得像一歲大。去拿一個尿片。」) *羞愧(「你傷害他真是丟臉。」) *情感孤立(別想來抱我─你是個壞女孩,傷害了弟弟。)) *禁足(「你不能去朋友家、看電視、或打電話,除非你學會好好對待弟弟。」)
注意這些含蓄的懲罰方式多麼像人際關係與言語霸凌。難堪、羞辱、與羞愧可能讓父母感覺不錯,沒有真的體罰,但這種懲罰不太可能改變霸凌者的行為。他也許會避免為做錯事負責,只想到自己受到的糟糕待遇,而不會去想自己招致懲罰的行為。這些含蓄的懲罰加上體罰,孩子就被剝奪機會發展自己內在的紀律——也就是無外在約束時,表現正直行為、智慧、同情與慈悲的能力。
孩子是否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愧?會的,但他不會因為被羞愧而感到羞愧或內疚或後悔。這些感受要出自於內心,而不是外在要求。因為故意傷害他人而感覺內疚是好的,事實上是很重要的。但除非培養出同理心,不然不會感到內疚。同理心與內疚是一體的。孩子必須在乎其他的人感受,並能夠「設身處地」,才會對於傷害他人或不公平感到內疚。你的角色不是去羞愧他,而是讓他知道他做錯了,你很關心他,願意幫助他修正。當你對孩子有這樣的關心,他比較能夠把這種關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社會運動人士與作家卡爾厄普邱奇(Carl Upchurch)解釋,這種關心對於同理心有多麼重要:「我覺得他們重要,因為你覺得我重要。」
你若知道你的孩子在霸凌手足或同儕,你需要立刻採取決斷的行動。考慮你自己的行為。你所做的是否會鼓勵或支持霸凌者?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如上一章所談到的,你可以改變你的態度、行為、與習慣。於是你也會改變你與孩子的關係,這將會影響他與同儕和手足的關係。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麼也許還有其他的社會因素導致你的孩子霸凌——同儕關係或社交與教育環境,如幼稚園或學校。因為霸凌是關於鄙視,種種藉口如情緒、生理、或心理障礙都只是藉口而已。霸凌是蓄意的、思考過的行為,想要傷害被視為次等或不值得尊重與關心的人。有過動症狀、注意力障礙、或有精神受損的跡象,可能導致孩子有攻擊性的行為,但不會「導致」孩子鄙視、厭惡、或仇恨其他人。這些心態是學來的。
不管答案是肯定或否定,你都可以採取行動阻止霸凌。詹姆斯嘉巴瑞諾(James Garbarino)教授在他的書「四面受敵的父母」(Parents Under Siege)提醒我們,「身為父母,我們要為孩子的行動負責;我們不一定要為他們而受責難。」你若能在早期階段阻止霸凌者,避免讓這個角色成熟或定型,固然很好,但改變戲劇總是不嫌遲。正如你的孩子可以表現忤逆與惡意,他也能表現可敬、和善、與仁慈。他是學會成為霸凌者;他也能學會更社會化的方式與同儕交往。從霸凌特徵清單可看出霸凌所不擅長的:關懷他人、對手足或同儕友善、分享、容易相處、與結交朋友。幫助你的孩子發展這些能力,可以讓你孩子扮演新的、更有建設性的角色。需要改變孩子的想法與行為。
以下是你能做的:
1. 立刻以紀律來干預。 2. 創造「做好事」的機會。 3. 培養同理心。 4. 教導友誼能力─決斷、可敬、與和平地與人相處。 5. 密切觀察孩子所接觸的電視,電玩、電腦活動、與音樂。 6. 接觸更有建設性、娛樂性、與有活力的活動。 7. 教導孩子「保持善念」。
本文摘自:《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第六章 家中是否有霸凌?

《陪孩子面對霸凌:父母師長的行動指南》 The Bully, the Bullied, and the Bystander:how parents and teachers can help break the cycle of viole 作者:芭芭拉.科婁羅索(Barbara Coloroso) 譯者:魯宓、廖婉如
特別推薦:王文秀、王浩威、李偉文、李雅卿、吳齊殷、林家興、洪素珍、張德聰、黃榮村、楊俐容、蔡炳坤、蔡穎卿、謝國清
放入購物車➥ 博客來TAAZE金石堂誠品心靈工坊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心靈工坊文化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