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到芬蘭車站》由美國著名作家 Edmund Wilson 所著,此書中文副標題為「馬克思主義的起源與發展」,原文副標題為「A study in the writing and acting of history」。此書褒貶不一,在不同的讀者群中反應是極端的好與壞。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是文字平易近人,閱讀的門檻極低,書主要分為三部分介紹:
一、中古世紀的人物介紹
圍繞在米西列、維科、雷南、泰涅與法朗士等人,介紹人物歷程與作品的特色。
二、馬克思主義的起源及發展
從社會主義的源頭發展(巴貝夫答辯書、聖西蒙、傅利葉、歐文、安芳登),到馬克思與恩格斯的生平,中間插了一章辯證法(第十九章),還有一些當時提倡馬克思主義的主要活動人員(拉薩爾、巴枯寧)。
三、俄羅斯的革命
主要介紹列寧的生涯發展,講述俄羅斯革命的時代背景。
心得
本書作為我第一本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坦白說,感覺很雞肋。
如果單純想認識馬克思主義,這本的第一部分可完全忽略不看,甚至第三部分也沒有太多的閱讀價值,這兩部分對於馬克思主義的著墨不多。但若是單純想認知歷史,這整本書會帶給你許多的樂趣,本人沒有特別閱讀過西洋歷史或西方哲學史等書籍,對於西方的印象停留在高中社會課本所教的內容,但對書中所描述的時空背景,在作者藝術般的筆墨之下,畫面仍栩栩如生的跳躍出來。
先談寫作手法
這本書的寫法沒有以時間的線性寫來,時間軸並不是純粹的由前往後、由古至今,而是抓出要討論的特定直線,反覆的在直線上來回跳躍。說是直線,但不妨將其想像成六角柱,作者每一次的線性跳躍,不只是由後往前跳,更是從六角柱的一面跳往另一面,這樣多面向的描述同一時代。因此對於時代的描寫,這本書可以說是鉅細靡遺了,而且引用之資料量之經典與龐大,若不是作者筆調過於白話,這本實可稱為經典之作。
再談不是經典的原因
第一是過於白話,但白話反而成為一些人喜歡這本書的主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咀嚼生硬的文字;第二是因為引用的資料有些片面,雖然大多都是一時之選或原著,但書本第三部分關於列寧的敘述實在是片面的讓人不忍直視;第三是作者的主觀意識很強烈,作者本身是著名的評論家,因此字句中帶有評斷是意料中的事情,但當評斷跟上述第二點結合,產生的結果真的就是大錯特錯了,書中對於列寧的評斷實在太高,對於馬克思的評斷又有些後見之明的嘲諷,願版友日後閱讀此書時心中自要有一把尺來衡量與評斷這些歷史人物。
後談馬克思主義
這本的第二部分對於馬克思有著許多的描述,把馬克思這個人寫的活靈活現的,且不時引用《資本論》、《共產主義宣言》、《通信集》等資料,可見作者旁徵博引功力之強大。若是想了解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背景與發展歷程,這本書提供了莫大的幫助,但對於思想內的討論就稍嫌不足。下個結論,這本之於馬克思主義,我認為是事前準備或是事後補充的好書,但若想參透馬克思主義的話,本書的幫助是極為有限的。
結論
我閱讀這本書是為了要閱讀《資本論》前做的事前準備,讀完卻發現,要了解的東西還有好多,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康德的思想,許多的知識源頭我都沒看過,讓我直接下訂了《西方哲學概論》。且書中的時代背景資料複雜,讓沒有歷史底子的我閱讀起來極為難受,關於書中對於馬克思主義的理解,等到閱讀完更多的資料再討論吧。
書中對於許多的革命都有詳細的說明前因後果,但基於「歷史謬誤」的概念,我只看書中提到的種種「現象」,對於書中將「現象」串連起來的「因果」則不予置評,因此,雖然本書對於革命的描寫實屬仔細,但我通篇整理不願提及書裡描寫革命緣由的原因。
註
為使對本書有興趣的版友,在此整理一些基本資料,希望能幫助各位閱讀。
米西列(Jules Michelet)
法國史學之父,以文學風格的語言撰寫歷史著作。
維科(Giovanni Battista)
義大利哲學家,以《新科學》聞名。
法國大革命 - 1789~1791 國民會議時期(廢封建、發表人權宣言、訂教士法)
- 1791~1792 立法會議時期(確立君主立憲)
- 1792~1795 國民公會時期(處死路易十六、羅伯斯比的恐怖統治)
- 1795~1799 督政府時期(五個督政、保護中產階級)
辯證法 - 唯心辯證法:一個概念由於它自己固有的矛盾雙方衝突的結果
- 唯物辯證法:事物自身固有的各種矛盾,在外部因素的影響下,變化的結果
俄國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