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 深入反思佛教和基督教 - <<十架與蓮花>> 潘儒達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潘儒達是位基督徒,他深入反思基督敎和佛教徒。論點未必人人同意,但算頗獨到。作者首先問甚麼是宗教。從宗教中我們看到了人,我們看到了人﹐看到了人的神聖性的傾向,看到人的需要﹐人的有限和敗壞,以及自救的不可能。佛教是透過禪定、戒律培養內在行善的力量,是由外到內。佛教徒也是堅韌,拒絕一切外來的幫助,卓然獨立,是靠自力。基督教是強調聖靈內在的助力帶來生命改變,是由內到外。信仰有他力的特質,強調信靠施恩和幫助的上帝。佛教信仰認為宇宙是生生滅滅的,個別的宇宙有始有終,但沒有真正的源頭,掌握生滅和運行的原理是佛法。成佛者是指領悟了佛法,修煉到達沒有我執。基督徒願意信靠上帝時,是一種破除我執的實踐,因為回應上帝的愛,需要破除內心因為「自我」而有的「障」。
周聯華牧師有個比喻:「宗教信仰是站在現世和此岸的人類,搭橋通往永生和彼岸的努力。」他也提到,縱使宗教的產生是基於一個追求終極和美善的動機,但是從此岸搭往彼岸的橋終歸沒有辦法達到彼岸。人唯有靠上帝從彼岸伸過來的路——耶穌基督的救恩,才能抵達彼岸。
作者透過聆聽而更認識佛教,了解他們心裡的需要,進而明白何以佛教信仰不能完全滿足他們,並試著找出傳福音的切入點。作者給了一些問題,給佛教的朋友思考。
第一是無神觀的孤寂和祈求神佑的需要,問題有:
1.佛教是否相信創造者和宇宙主宰的存在?
2.佛教徒必須要完全靠自己來面對在五濁世界的困難,和完全靠自己來修習佛法以成佛嗎?如果這樣,當面對生活的困厄和修道沒有進展時,通常你如何面對?
3.為甚麼在佛教的歷史,還有這麼多的佛菩薩呢?他們在佛教徒的信仰和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是甚麼呢?
4.這樣和佛教原始的無祌論以及自力救法有衝突嗎?
第二是有關經典可靠性的問題,
1.,現代佛教常提到佛陀本懷,這是甚麼意思?我們可如何判斷?
2.佛教的經書的形成是怎樣的過程?如果佛陀的教訓四百年後才成文字記載,我們如何確知這些記載真的是佛陀的教導?
3.大乘經典是如何產生的呢?您對大乘非佛說的觀點有何看法?
4.這麼多的佛教經典,如何解釋彼此之間的矛盾?

第三是輪迴的不可掌握,成佛的人應可看見自己和別人的前世,以此證明輪迴理論的存在,問題有:

1. 你相信輪迴的存在嗎?你記得你的前世是怎樣的嗎?
2.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前世,你如何確定輪迴真的存在呢?你又如何確定你這生所做的,可以讓你下一世轉世到更好的人生呢?
第四是自力解脫的艱辛,問題有:
1.你認為你這一世可以修習而成佛嗎?(真誠面對自己的佛教徒都不敢說他可以成佛。)
2.如果無法在這一世成佛,你希望下一世是怎樣的狀況,以對你的修習有幫助呢?
3.如果佛陀需要經歷三百多世才能成佛·你認為你需要經過多久的時間才能做到?
4.難道你還要這樣一世一世的在輪迴中,承受無窮的煎熬嗎?
第五是涅槃的不可捉摸性,問題有:
1.你知道涅槃是怎樣的景況嗎?
2.如果不知道,你怎麼確知涅槃確實存在呢?
3.你怎麼確知這真是二個你要去的地方呢?你怎麼確知那裡不是在解除五濁世界的痛苦後,進入了另一個更大的痛苦呢?
第六是自利為動機的美德和善行,是否經得起真正的考驗?
1.你為甚麼要行善?
2.如果行善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問題出在哪裡?(一個佛教標準的答案是:因為我前世業障太重,導致現世的善行還補不過來,因此必須承受這些苦。)
3.你怎麼知道這是你前世的業障所造成的?
4. 若不是根據第2個問題的來回答的,我們可以繼績問,那為甚麼我們還要行善呢?
作者也希望大家在看這兩個宗教時,多作溝通,例如「神」在兩宗教的意義不同。在佛教六道輪迴中有天道存在,在天道中的生命,大多被稱為。神是累積無數功德,而在輪迴中轉世到天道的福樂境界中。有些天神似乎很有德性,但有些則終日無所事事,享受過去的福報。當福報享完,還得重新轉世,故比不上已跳脫輪迴的佛,故有些佛教徒以為基督教的上帝只是佛教的天神。希望這本書能引起你對宗教比較的興趣。
    avatar-img
    6會員
    27內容數
    筆者在讀神學的時候讀了不少書,希望簡單的整理一下,方享給大家 出版專題頭像: Photo by Naassom Azevedo on Unsplash 出版專題底圖: Photo by Ben White on Unsplash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nio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的需求分為生存需求及情感需求 。若人在成年期,只是停留在生存需求,則他/她還未適合進入一段關係。這本書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我們可以做這樣的練習。想想在這一刻,自己有何需求?如果沒有滿足此項需求,我害怕會發生甚麼事?關於此需求,你對你內心說了甚麼?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從感受需求,跟隨需求的聲音
    本書講述怎樣成為一個僕人領袖。領導和本身「性格」有關。性格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和選擇。要成為一位以「僕人精神」為本質的領導人,必須有動機,舉一反三能力,及經常練習。領導是要激勵別人,讓他們把事情做好。對領導人的終極測試是,當部屬離開你部門後的表現,會比沒有加入部門前為好。 不少父母只盡力滿足孩子們物質方
    作者在的後半部分,也從故事出發,談及性工作者、精神病人、資本主義、性教育和臨終。 關於鄉村姑娘出城打工後賣淫的問題,有人說這是一種選擇。但作者認為,當一個人在極度貧窮下,賣淫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選擇嗎? 作者絕不會說這是選擇,因為她是被生活所逼,這是一個没有選擇的選擇。或許站在存在主義的理念上,人不會没
    龔立人老師對社會的弱勢社群,常有獨到的見解,本書先描述他怎樣看殘障人士,同性戀者和性工作者。他認為,「正常」和「不正常」是一種身分政治。作者以「不正常」來描述他相遇的人物,包括同性戀者、性工作者和精神病患者,從這種相遇,我們會看到正常化反映的權力和操縱。 生命可以有任務,但生命不是一個個任務。生命原
    作者希望透過這書,進行些關於生命教育的反思。關於生命教育,他有以下看法。第一,他認為老師必須以生命故事為課程的主軸。生命的本源是說故事、聽故事和重說故事。第二,他強調生命教育要給學生有embodiment ,是身體和在地的。若能以生命的故事來啟動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反省並內化,那就更易帶動學生參與了。第
    這本書是個盼望的記號,指引我們怎與人相處,怎樣面對世界的缺陷。作者范尼雲在1964 年創辦方舟團體 --- 一個新範式的團體。他在辦會時,他只是跟兩個智障人士一起生活。「一起生活」,而不是「為人做事」。他們不是作為照料者和被照料者的身分生活,而是作為伙伴,互為天使,彼此關顧。候活士認為,教會應是這樣
    人的需求分為生存需求及情感需求 。若人在成年期,只是停留在生存需求,則他/她還未適合進入一段關係。這本書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的情感需求,我們可以做這樣的練習。想想在這一刻,自己有何需求?如果沒有滿足此項需求,我害怕會發生甚麼事?關於此需求,你對你內心說了甚麼?這個練習可以幫助你從感受需求,跟隨需求的聲音
    本書講述怎樣成為一個僕人領袖。領導和本身「性格」有關。性格會影響我們的決策和選擇。要成為一位以「僕人精神」為本質的領導人,必須有動機,舉一反三能力,及經常練習。領導是要激勵別人,讓他們把事情做好。對領導人的終極測試是,當部屬離開你部門後的表現,會比沒有加入部門前為好。 不少父母只盡力滿足孩子們物質方
    作者在的後半部分,也從故事出發,談及性工作者、精神病人、資本主義、性教育和臨終。 關於鄉村姑娘出城打工後賣淫的問題,有人說這是一種選擇。但作者認為,當一個人在極度貧窮下,賣淫可以被理解為一種選擇嗎? 作者絕不會說這是選擇,因為她是被生活所逼,這是一個没有選擇的選擇。或許站在存在主義的理念上,人不會没
    龔立人老師對社會的弱勢社群,常有獨到的見解,本書先描述他怎樣看殘障人士,同性戀者和性工作者。他認為,「正常」和「不正常」是一種身分政治。作者以「不正常」來描述他相遇的人物,包括同性戀者、性工作者和精神病患者,從這種相遇,我們會看到正常化反映的權力和操縱。 生命可以有任務,但生命不是一個個任務。生命原
    作者希望透過這書,進行些關於生命教育的反思。關於生命教育,他有以下看法。第一,他認為老師必須以生命故事為課程的主軸。生命的本源是說故事、聽故事和重說故事。第二,他強調生命教育要給學生有embodiment ,是身體和在地的。若能以生命的故事來啟動對自己生命歷程的反省並內化,那就更易帶動學生參與了。第
    這本書是個盼望的記號,指引我們怎與人相處,怎樣面對世界的缺陷。作者范尼雲在1964 年創辦方舟團體 --- 一個新範式的團體。他在辦會時,他只是跟兩個智障人士一起生活。「一起生活」,而不是「為人做事」。他們不是作為照料者和被照料者的身分生活,而是作為伙伴,互為天使,彼此關顧。候活士認為,教會應是這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所緣境」就是「方法」,譬如念佛的人,佛號就是所緣境;參話頭的人,話頭就是所緣境;數息的人,數數就是所緣境;修不淨觀的人,不淨的境,即不淨的身體,就是所緣境。緣一境,然後繼續不斷地修,這與《佛遺教經》的「制之一處,無事不辦」完全相同;也就是心繫於一境,就能夠入定,入定而能夠產生三昧,從三昧而得智慧。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Thumbnail
    佛教在创立时既讲无我论又讲轮回说,在同时论证两者时实际上存在着矛盾或困难。但无我论和轮回说对佛教都很重要。为解决这个矛盾及论证上的困难,佛教在发展中提出了种种概念或说法来化解这一问题。
    Thumbnail
    「無我」與「輪迴」兩項概念之間,的確存在著某種衝突性,是以歷代的佛教思想家,無不對「無我的輪迴」一再進行詮釋。基本上,「無我」是解脫者所已證悟且要令末悟凡夫也能理解的「真實」,而「輪迴」是印度統傳下的一種世界觀,它告訴我們的是世間眾生生死流傳的「事實」,也提供了善惡有報的道德保證。
    Thumbnail
    出離三界六道的輪迴就是「解脫道」。佛法才講解脫道,所以修學佛法最高指導原則:要尋求無上的解脫境界。大家接觸佛法都知道,「佛」是所有解脫境界(十法界中)最究竟、最圓滿的境界;再來是「菩薩」法界;再「聲聞」、「緣覺」兩種聖人的法界。
    Thumbnail
    以往在宗教信仰上並無很明確的界線,認為不管是哪一種宗教,都是教人為善,以人為本。深信「萬法唯心造」,如果能夠心存善念,任何宗教都是有它存在的意義。
    Thumbnail
     佛教的精神,可以說就是「菩提心」與「出離心」。「菩提心」就是「覺」,「覺」是自覺與覺他,所以,菩提心是包含悲願與智慧的。如果智慧之中沒有蘊涵度眾生的悲願,那麼這樣的菩提心不完整;如果菩提心和出離心不相應,那麼就不得解脫。所謂「出離心」就是出離三界生死輪迴的心,通常一般人講出離,往往只談到出離五欲,
    Thumbnail
    我們的一切感覺愛恨情仇都不是真的,我佛曾經入世示現也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