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海潛探計畫6:在以愛為名的漩渦中撲騰,希望有天也能慶幸誕生於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心海潛探計畫表單如下,歡迎大家投稿,一起玩耍、一起分享彼此的生命故事。

計畫官的故事


我總是與自己抗爭,有時候,感覺自己被拖入永無止境的漩渦中,頭昏腦脹和難以忽視的胃漲,喉嚨裡總感覺有東西,一進入睡前狀態,便容易在一股暈眩感或喉嚨異物感驚醒,心臟蹦蹦跳著,不知道這一切是從什麼時候成為了每個月必會發生的日常。從前品學兼優的自我形象,日漸從我記憶中淡去,成為我可憎、悔恨又似乎再也無法觸及的存在,聰明毫無用處。

被所謂的朋友拉著書包去撞牆,如廁後發現自己的東西通通被翻出來,原本坐著的折疊椅被折回原本的模樣壓在扁扁的書包上,而我還認為那叫做朋友,溫柔毫無用處,朋友拉著我,對我做了各式各樣的規定:「不要離開我」、「沒了你我怎麼辦」、「不要跟我討厭的人說話」、「就算我們棒球不同隊,你們贏了的話我就跟你絕交」。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無論小學還是國中,畢業時都毫無不捨之情,只覺一股真摯的解脫感,如果那些話語與行為是朋友的愛,那愛還真是種沉重的東西。

國三畢業那年我患了病,休學一年,然後似乎出現了後遺症,那就是每個月時不時地出現這些症狀,到現在我都還不知這些症狀到底是什麼病。在現實我依舊扮演著活潑的形象,即使我明白自己根本沒有真正想演。友人都知道,我是個黑暗的人,但我們保持著尊重的距離,溫柔體貼地,我已經無法像小時候那樣單純地愛著所有人了。霸凌、壓力、疏離、疾病造就了我,現在的痛苦,每當每個月症狀出現時就痛苦,一直想要死掉,我已經不想再看到國三那年患病父母失望、傷心又無力的表情了;不想再聽到母親因為壓力過大而在那年爆出的粗口;不想再看到弟弟變得冷漠的表情。我恐懼又痛苦,不知何時能安詳地解脫,但如果可以,如果我非常幸運的話,想要有天能毫無顧忌地說出「非常慶幸被生下來了」這種話。


我的生命故事

▋所謂友情不該是一種負擔

也許,因為我所受的家庭教育是傳統與壓抑的;因為我的性格比較內向忍讓、自尊心較高;因為心理系這樣的背景與學習,我不會是那種直接向外撒氣的損友,但是,面對人際關係,內心裡依然有著類似的吶喊:「可不可以不要把我丟掉?如果沒有你,我該怎麼辦?」在外顯行為及內隱心理歷程之中,也充滿這樣的傾向。
剛升大學的時候,同儕互動方式改變是所有新鮮人都會面臨的議題,畢竟,即使是同系所,也不會如同高中時期與班上同學朝夕相處,有些人適應地很快、很好,能夠坦然接受很多事情要單獨去做、有很多時間與自己相處,也能夠跟身邊的人維繫良好的關係、用嶄新的態度及方式待人接物,在「獨立自主」及「歸屬感」之間取得平衡。然而,我並不是這樣的人,相反地,我對新環境很敏感,所以總是需要比較長的時間去適應。與朋友適應速度的落差,帶來深沉的不安全感,當相互倚賴的朋友已經準備好成為真正的大學生,而我還停留在需要緊緊相依的階段裡,那一陣子,我是極其焦慮的:為了自己的生涯和前程焦急;對於自己和同儕的差距感到自慚形穢;人際關係的距離及界線驟變……。他們一直往前走,而我依然蹣跚龜速,那種感覺很深刻,就像被拋下一般,是難過的、是慍怒的、是委屈的。
不過,當我站在相反的立場、成為截然不同的角色時,面對那些緊緊抓住我的幾位朋友時,我能夠切切實實感覺到油然而生的無奈、無力及兩難,心疼、不忍是真的,煩躁、厭惡也是真的。每個人都有愛與隸屬的需求,也有獨立自由的需求,兩者之間能夠取得平衡,才是健康的狀態。

▋最痛苦的不是生病

疾病勢必會帶來苦痛,但是最痛苦的從來不是疾病本身。對我來說,最難以釋懷的是「面對陌生的自己」、「面對他人的眼光」。
「美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小時候學這兩句話也只是略懂皮毛,而社會與現實深刻地教會了我,這短短幾個字背後意味著什麼——永遠不要低估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句話語的力量,因為我們永遠不知道它們會對一個人造成多大的影響。再者,最傷人的往往都來自身邊最親近的人,畢竟,他們不是我們生命裡的過客,經過了一些濾鏡(比如在乎),會讓同一件事變得特別龐大,會讓同一個我們變得特別易碎。
還記得高中的班級很有凝聚力,老師們、同學們都相處地不錯,是很有愛的一群人、一段記憶、一個時期。升上大學後的寒暑假,我們也經常聚餐、回母校看看,只是生病之後,不知道是事實,還是我的錯覺,這一切似乎慢慢有了變化……。初病時,老師、同學給予許多鼓舞和力量,讓我感動得一塌糊塗那種,直到兩年左右之後某一次回學校,一位老師一見面就劈頭問道「你還有在上學嗎?」,另一位老師拿班上罹癌的同學跟我比較,這都讓我很是尷尬,但是這些話語寫成文字倒也沒那麼大殺傷力,具體內容我也很快就忘了,至今熱鐵烙膚、難以釋然的是他們的神色:緊蹙的眉宇、睥睨的眼眸、凝固的嘴角,好似流露著輕蔑、厭煩、哀嘆還有其他無以言說的微妙情緒,總之一句話,我再也不是過去那個專志向學、名列前茅的好學生了……。時至今日,又快經過兩年了,我多麼希望那時候是自己的人際知覺失靈、判斷失準,希望他們其實還是很關心我,可是,在我有所成就前,我可能不會再回高中母校去了,我不敢,我害怕。至少,我還可以當作「只有一次不算數」,而不是面對「再次驗證」、「證據確鑿」的風險。儘管有解開兩年心結的可能性——那會是最美好的結果,不過,現階段的我還承擔不起另一種結果的風險。著實自欺欺人、縮頭烏龜,不過,也算是避免了病情的動盪吧。
國中時,就曾經有過一點憂鬱症狀,對此,爸爸在狀況外,媽媽則是難以接受那樣的我。有天上學途中,我身體不太舒服所以精神狀態比較虛弱頹靡,媽媽見我一副「要死不活」的模樣大發雷霆,當下的我有些不明所以,因為當天我的不適比較多來自於低燒,而非低落情緒。到了被媽媽誤解那刻,我才憂傷起來,我很難過,難過自己讓媽媽失望,難過自己的情況帶給同校任教的媽媽很大的壓力。沒有醫療資源,我只能逼迫自己好起來。大學後,病症再次纏身,理論上長假沒有課業、人際、生存壓力,狀況應該會好一點,但是,實際上每況愈下:終日沉浸於家裡的爭吵,也是一種很大的壓力與干擾。後來,家人開始避免在我面前吵嚷;開始試著理解我的困難;開始接納我的好和不好,我能感受到他們眼睛裡的心疼、不捨還有愛,我很喜歡跟他們一起出遊、一起玩貓,互相擁抱的時候很溫暖、很有力量。
也許無法像小時候一樣全然地愛人與被愛,但是有層次的愛或許是成長的證明。最重要的是:我不是一座孤島,有人陪我漂泊遠航。

同場加映

分離個體化

客體關係學派、家庭諮商裡面經常提到「分離個體化」的概念,它指的是我們由「不知道人我差異」的階段,慢慢從主要照顧者、重要他人(尤其是媽媽)當中分化,逐漸獨立自主、建立自我功能。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可以同時擁有自我感及隸屬感。

高度情緒表露 (high expressed emotion)

研究指出,家人的「高度情緒表露」──也就是負面批評、敵意、過度干涉,會對憂鬱症、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疾病復發有所影響。
精神醫療、心理諮商的治療經驗與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很常在想,至今仍然在想,自己兩年前所經歷的,究竟是什麼?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吧,我必然知道答案的,至少,世人是那樣定義的,性暴力、性侵、妨害性自主、約會暴力等諸如此類的,可是,我時常感到困惑、矛盾及糾結,最初是不願承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後來,變成是「我有資格哀傷和痛苦」嗎?
★方案形式:交換故事 ★本文計畫官:「依賴著陽光的動物」 ★計畫內容摘錄:關於家庭的傷害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個很討厭的人或是說不喜歡?」 「雖然大家都說愛的教育,但哪個家庭沒有一些打罵?與那些有虐待的人我可能還差遠了」 ★同場加映:寫作是自我療癒的好方法嗎?
很常在想,至今仍然在想,自己兩年前所經歷的,究竟是什麼?這是一件很弔詭的事情吧,我必然知道答案的,至少,世人是那樣定義的,性暴力、性侵、妨害性自主、約會暴力等諸如此類的,可是,我時常感到困惑、矛盾及糾結,最初是不願承認這樣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後來,變成是「我有資格哀傷和痛苦」嗎?
★方案形式:交換故事 ★本文計畫官:「依賴著陽光的動物」 ★計畫內容摘錄:關於家庭的傷害 「不知道你有沒有一個很討厭的人或是說不喜歡?」 「雖然大家都說愛的教育,但哪個家庭沒有一些打罵?與那些有虐待的人我可能還差遠了」 ★同場加映:寫作是自我療癒的好方法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常常,我在思考人為何不快樂。多年前我有個摯友有天在我們同住的宿舍一角,皺起了眉頭微緊張羞怯地告訴我,說她有週期性憂鬱低潮。她說很不喜歡每個月被憂鬱浪潮侵蝕的自己,每到那幾天,就是什麼都不想做、什麼人也都不想見、有時還會忘了餵飽自己,就想這樣癱著。像這種時刻,就很適合用帆船隱喻來參透自己的生命困境。
Thumbnail
在我發病後幾年,我開始想著,可能這一輩子就一個人過了。結婚對我和另一個人來說太沉重。傳宗接代更是我很害怕的難關,因為我連自己都顧不好了,怎麼去照顧一個家庭。然而有些事就是如此讓人摸不著頭緒,生病前我有一位固定交往的對象,他遲遲沒有向我求婚。反而是我生病幾年後認識的異性朋友,紛紛向我求婚了。
Thumbnail
從孩提時期一路跌跌撞撞攀爬至此,一路上我很少為自己作主,總尋思著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深怕別人因此討厭自己。我像是穿了線的木偶,一舉一動皆受他人牽制。我厭惡這樣的自己,似深入骨髓般地厭惡,而這樣的心情是在高三特選後體會到的。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常在腦中產生許多思緒,可是卻沒能很好的整理出來變成文章分享,一部分可能是時間不夠用。 我通常在思緒產生的當下,會用手機記事本App-Google keep或notion紀錄,想說之後再統整好,寫成文章來分享,可是遇到很大的狀況是,其實根本沒有後續的創作,想著想著也覺得很可惜。 突然靈光一閃,或
Thumbnail
一句話就這麼溢出心智的序列,那是一無意識的、關於愛的滿溢。正是因為那是場永遠都在腦海裡的洋流中竄動的情感,所以對於身體外部的公眾領域只能是一種情感能否生存的未知試探。 此次是一次意外的、招致不穩定的未明事件,在短暫而無法確知自己的冒險意圖之前,行動需要被迫使展開,如果說,可以趕在聲音到達前就有機會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送給我自己和其他邊緣人的,先抱歉內容有些雜亂。 我沒有要把這文章寫得完美,今次我只想寫下我的心情。 再見了,我的孤獨青春期。
Thumbnail
常常,我在思考人為何不快樂。多年前我有個摯友有天在我們同住的宿舍一角,皺起了眉頭微緊張羞怯地告訴我,說她有週期性憂鬱低潮。她說很不喜歡每個月被憂鬱浪潮侵蝕的自己,每到那幾天,就是什麼都不想做、什麼人也都不想見、有時還會忘了餵飽自己,就想這樣癱著。像這種時刻,就很適合用帆船隱喻來參透自己的生命困境。
Thumbnail
在我發病後幾年,我開始想著,可能這一輩子就一個人過了。結婚對我和另一個人來說太沉重。傳宗接代更是我很害怕的難關,因為我連自己都顧不好了,怎麼去照顧一個家庭。然而有些事就是如此讓人摸不著頭緒,生病前我有一位固定交往的對象,他遲遲沒有向我求婚。反而是我生病幾年後認識的異性朋友,紛紛向我求婚了。
Thumbnail
從孩提時期一路跌跌撞撞攀爬至此,一路上我很少為自己作主,總尋思著我這麼做,別人會怎麼想,深怕別人因此討厭自己。我像是穿了線的木偶,一舉一動皆受他人牽制。我厭惡這樣的自己,似深入骨髓般地厭惡,而這樣的心情是在高三特選後體會到的。
Thumbnail
因為不想被人刺傷,所以慢慢學會隱藏;總是情不自禁的憂傷,所以漸漸學會偽裝。 在高三那年,學業如同巨大的海嘯呼嘯而過,將我吞沒殆盡。在被診斷罹患憂鬱症時,腦中一片空白,心想,上帝為何那麼不公平,究竟我做錯了什麼?這樣的疾病會找上我?媽媽曾說過:寧願得到癌症也不要得憂鬱症。因為憂鬱症會受人歧視,今天如
Thumbnail
不要迷戀深淵的縱身一躍,而要嚮往天際的翱翔翻飛。 這是一個憂鬱過多的年輕世代。我們師生在各自的道路上,兜兜轉轉,進到了同一間教室,這是千山萬水後奔來的緣分。選擇坐在最邊緣的位置的,不在少數。只要願意回應我的話語的,我便一定全力維護他(她)。來一個,救一個。別讓遺憾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