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7|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形象科學》搶先看:形象的科學(上)

在《形象科學》中,他試圖進一步探求:形象是什麼?形象做了什麼?形象如何產生意義?形象想要什麼?若要建立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又會是什麼樣的科學?
眾人皆知,科學會使用言詞與視覺的意象(imagery),將之當作不可或缺的要件,以追求對於物質現實(material reality)的益加準確的描述。各式的模型、示意圖、照片、圖形、素描、隱喻、類比與等式(整個皮爾斯分類法裡的像似符〔icons〕或基於貌似的象徵符〔symbols〕),在科學生活裡都至關重要。這些意象引入了種種整套的觀看與解讀方式,尤其在一些令人眼花撩亂的思維方式上更是如此,例如弦理論,尋求的既是一個優雅的宇宙,也是一個由諸多平行世界與柔韌空間組成、自身還會揉捻成諸多蟲洞、超粒子(sparticles)與重力子(gravitrons)的多重宇宙(multiverse)。這些形象並未留駐在技術科學的範圍裡,而是很快就流傳到了通俗文化,特別是電影與特效影片(如美國公視PBS的節目《新星》〔Nova〕)之中。科學作為一種體制(institution),相當擅長於在大眾媒介、通俗寫作以及視覺媒介上進行自我呈現。從古生物學家對於恐龍等絕種生物的樣貌重建,到原子的模型,再到各種跨越了科學與哲學間、科學與科幻間、科學與詩詞間、以及現實與數學間之邊界的推測形象(speculative images),這些形象充斥在科學之中,使科學成為如是的模樣──迂迴穿梭於發明與發現之間的多媒體式(multimedia)、也就是兼具言詞性與視覺性的論述。
然而在激增的科學形象當中,卻有一項明顯缺漏的部件,那就是對於形象本身的科學關注。我並非意在暗指科學家並未以批判的方式檢視形象,不去試圖辨別真物與偽物,沒有區分誤導人或空想者,以及與可驗證且準確者。我思考的反而是更普遍的問題,是關於一門形象科學(science of images)、或德文所稱的圖像科學(Bildwissenshaft)本身的問題,這門學科會將形象視為科學研究的對象,而不只是為科學知識服務的有用工具而已。所以我想來談談形象科學這個題目,將其「內外翻轉」,並將關於「科學與科學家之形象」的討論,重新框定在一些對於形象科學的思考當中。我特別想提出以下問題:
一、我們是否可以設想一門「形象之科學」?還是說,種種形象作為社會建構與文化建構,就完全被排除在一般意義的科學領域之外了,因此藝術與人文學科的學門,才是屬於形象的學門,其旨趣在於詮釋、賞析與表現,而非經驗研究與抽象、理性、乃至數學建模呢?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你或許應該停止閱讀本文,因為我想要在肯定的假設上繼續推展,認為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是可以設想的(而且,許多研究者其實都已投入這個構想,採取的形式不一,有時稱「圖像學」或關於形象的理論,以有別於「圖像誌」,也就是對不同種類的形象進行的詞彙整理)。
二、若是有了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這又會是什麼類型的科學?會是一門像物理或化學那樣的實驗科學,還是像古生物學或地質學那樣的歷史科學?它與數學之間,特別是與幾何學、示意圖以及其他作為數學思維工具的圖解方法(graphic expressions)之間,又會有什麼樣的關係?一門關於形象的科學要如何與「物理」科學和「生物」科學之間的分野保持一致?這會是一門理論性、推測性的科學,還是像醫療科學那樣的一門實務性、技術性學科呢?一門關於形象的科學要如何分配自己在「硬」科學與「軟」科學之間的位置?
三、假使真有一門關於形象之科學,對於其他的科學會有什麼用處?它會提供一種方法,以區分真實且可驗證的形象、和虛假且誤導人的形象嗎?它是否有助於解決彼得.蓋里森(Peter Galison)所描述的,在科學程序裡,圖片與邏輯之間、形象與演算法之間持續進行的鬥爭,一如藝術領域中與其呼應的、達文西稱之為藝術競賽(paragone)的現象,亦即言詞與形象、詩歌與繪畫的高下競爭?
科學作為任何種類知識的同義詞,本身就是個靈活的概念,囊括了各種人文與自然科學,這似乎一方面掏空了科學此一理念的任何特殊性,使得一門關於形象的科學可以是任何關於形象的知識。另一方面,反過來說,我們似乎一開始就被這個題目的用詞──「科學與科學家的形象」──給困住了,也就是穿白袍的技師、光潔明亮的實驗室、超級電腦與超級對撞機,以及被描述成若不是威脅要毀滅世界的狂人、就是教我們如何拯救世界的和善智者的超級天才等等,諸如此類的刻板與誇飾印象。使我們迷失方向的,還有以實驗──量化途徑為主的科學圖像,這種圖像將科學呈現成一種較為機械式的活動,做的事就是建立證據與論證、蒐集數據、建立確定性與實證知識。
至於那些可能會被稱為「不科學」或是「軟性」的科學,其名稱中的科學字樣則通常被當成是種無意義的客氣話。似乎只有德國人,才會對於在文化(Kultur)與圖像(Bilder)之類的詞彙後面連上「科學」(wissenschaft)感到自在。而固執己見、又秉持經驗主義的英語世界科學家,則傾向於將「真正的科學」跟文化與形象的世界、或是藝術與語文的世界對立起來。想來,在形象與文化的領域裡,意見與無憑無據的猜測主宰了一切,經驗主義是個髒詞,資料不是隨便找來就是遭到忽視,就算結果出於籠統印象又不可靠,只要直覺上讓人高興,也就可以接受了。於是,我們對於社會科學學者的刻板印象,就是基於主觀意見蒐集可疑的數據,據以驗證常識的人。我們對於政治科學學者的刻板印象,則是與科學幾乎沾不上邊的人。而眾人皆知,經濟學者從事的是門「鬱悶的科學」(the dismal science),其中充滿了乏味的圖表與統計,產出的「預測」足堪與解讀茶葉和動物內臟形狀的占卜匹敵。我們對於人文科學學者的刻板印象,則是心不在焉的苦工,埋首在圖書館的故紙堆裡幹著無止盡的活,只為了出關時能找到一系列完全沒人感興趣的「發現」,或是一套越吸引人就越難以置信也越違反常理的狂野理論。換言之,我們所想像的,C.P.史諾(C. P. Snow)所謂的科學與人文這「兩種文化」,似乎從一開始就限定了,對於形象的研究會屬於其中一方,而科學則位於另一方。形象在從事科學時或許有其用處,但是頂多就是附隨的、裝飾性或功能性的東西,而非科學的必須要件,更不會是其目標。這些形象會寓居於文化與心理學的領域,位在主觀知覺與詩意聯想的範圍之內。

形象科學:視覺文化研究大師W. J. T. 米契爾,探索形象本質經典之作

「圖像學、媒介與視覺文化,確立了我自己面對藝術史的思路,以及我對藝術史的背離。」──W. J. T. 米契爾

視覺文化研究大師W. J. T. 米契爾 極具開創性的視覺文化論著.繁體中文版首度問世

超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的巨大鴻溝 開闢觀看世界全新視野
《形象科學》收錄W. J. T. 米契爾自2008年以來發表關於媒介美學、視覺文化、象徵主義的最新文章。既回顧了圖像學、視覺文化、當代媒介美學研究的崛起脈絡,論及形象物理學和形象生物學、數位攝影、寫實主義、建築、新媒體,以及當代群眾抗爭的空間占領等議題,也為視覺藝術研究的未來提出展望──形象科學確實能以實證科學的方法及態度來處理圖像議題,跨越自然科學與人文學科之間的巨大鴻溝。
█好書這裡買:
讀書花園:https://marcopolo.pse.is/w7bx8
博客來:https://marcopolo.pse.is/w8yy2
誠品:https://eslite.me/vce4c
金石堂:https://marcopolo.pse.is/wcmut
讀冊:https://marcopolo.pse.is/uk55f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馬可孛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