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請給你的腦袋多一點認識歷史的空間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開學了,很多國中歷史老師跟媒體表示,課本改版之後不知道該怎麼教歷史。不知道怎麼教,那可以學,不想學就別當老師了。釋字748通過之後,也有人聲稱不會教小孩了,不會教就不要生啊!
話說,檢驗自己受過的教育成功與否,就看你能不能分辨有人在跟你胡說八道。胡說八道又分成兩種,一種是對方拿聽起來根本就是錯的觀念,或是完全沒有邏輯的事情要來「啟蒙」你;一種是對方拿似是而非的事物,想誤導個人或大眾的視聽。
那些靠邀沒有三國、唐太宗、媚娘跟安史之亂就不知道怎麼教歷史的老師,還有放棄思考聞風隨之起舞的家長跟媒體,是後面那一種。
歷史課要教甚麼當然可以討論,只是看著那些新聞標題,一下A媒說「三國在課綱裡消失」,但B媒說的是「課本裡沒有三國」,可是,「課綱」和「課本」是不同層次的東西耶!
108課綱資訊網就很清楚的告訴大家「甚麼是課程綱要」:
課綱,全名是課程綱要,是制定學校課程教學、教科書與升學考試的重要依據。
課綱規範的內容如下:該領域/群科/科目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時間分配、學習重點、核心素養
而社會領域的課綱,近期台莓引述老師跟家長的說法,不停在靠北的八年級歷史課的部分(詳見檔案連結第18頁下半部至19頁開頭),東亞史的H、I、J、K、L各項,確實是略古詳今的架構,H項「從古典到傳統時代」的部分,「商周至隋唐時期國家與社會的重要變遷、民族與文化互動」是授課的基本理念。
都說了是商周至隋唐,隋唐之前就是東漢末跟魏晉南北朝,所謂的「三國」不就在其中嗎?
簡單來說,課綱明訂授課的原則與大方向,出版社再根據上述的綱要,將那些能夠反映「國家與社會的重要變遷、民族與文化互動」之理念的歷史現象編寫進教科書的內文,成為課本,讓學校選擇作為授課之用。
至於哪些人事物與變遷要編寫進入課本,那就看各家出版社如何取捨。現在的教科書已經是一綱多本,並非過去只有黨國不分的版本,只是光引述A或B說課本裡沒有OOO或XXX。不但含混「課綱」跟「課本」,對各版本的教科書在內容編寫、取捨情況又揭露的不清不楚,標題粗糙、浮誇,弄成似是而非的假議題。

至於在課本中消失不提的人事物或時代,會影響學習歷史的興趣(黑人問號),這其實跟婚姻平權之後爸爸就會不見的說法,一樣是幹話。
寄望教科書包山包海,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我有聽錯嗎?(掏耳)
身為一個不良歷史學徒,高中時代從教科書了解到那幾個段落內文的日本史:萬世一系;三個幕府時代;德川鎖國;大政奉還;進入維新迅速富國強兵打敗清國成為帝國主義俱樂部的一員。此外,中國近代史的部分講到日本,幾乎是抗日神劇般的敘述。
上面這些確實讀是讀進去了,考試也選得出正確答案,但但但,就這樣,沒別的,此後預設自己要是讀了歷史系,應該不會再碰日本史那一塊。
事情還就那麼的不巧,碩班畢業之後躬逢「東亞交流」議題受到學界高度關注,我自己也在相關的研究計畫之下工作過一段時間;接觸大河劇之後越看越有趣,想知道得越多就自己找更多文獻來讀;又把放棄很久的日文撿回來重學;後來也當過東亞史通識課的助教;雖然博論還是做清末民初,但是論文融入了東亞各地互動交流的框架;甚至前一個博士後的工作,研究主題還是近代日本人的滿州遊記,算是跨足日本近代史了。
更別說這幾年常去日本移地研究,在自己的網路空間寫了一篇又一篇奇怪的遊記。
通過教科書之外的閱讀、影視或線上遊戲,恐怕才是開啟更多學習歷史興趣的重要敲門磚,相信這也不只是我的經驗。

如果不能、不願、不想從各種視角、框架去了解,或補強一門學科的知識與研究或教學趨勢,那。你。幹。嘛。要。當。老。師?只想靠萬年不變的教材、資源、教法跟知識論,追求教學生涯歲月靜好,只有output沒有input,直到退休?
根據新課綱編寫出來的課本,雖然少了過去習慣教學的內容,但是刪減掉的人事物也並非「不能教」或「不准教」,覺得課本沒提到但很重要的史實,在那就自己找資源編補充教材來教,這樣很難?
再說了,課本有編入的東西老師真的就會教嗎?台灣以前被當作笑柄的健康教育課本,究竟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
聲稱課本刪減了某些內容,就變得「不會教」,刪減掉的東西代表「不能教」或「不准教」,這究竟是心裡未曾解嚴,還是,其。實。只。是。懶?

最後,關於「東亞史」課程架構每每被diss成「去中國化」,各種崩潰見諸台莓。可是瑞煩,要是東亞史不談支那,那「東亞」何以成立呢?難道支那不是東亞地區的一員?還是有甚麼辦法可以叫它搬家?
本文同步刊登於我的Medium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平權得來不易,崩壞可能只需一朝一夕,守護台灣的民主價值,才能繼續擁有平等相愛的權利。 同婚一周年,那個我血緣上要叫他爸爸的男人還在,他沒有不見。
類似韓國瑜這種德性的台灣人,還真的是多數。這些「韓國瑜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名字、臉孔、身材、年齡、學歷,性別,戴上韓國瑜的面具之後,他們真的就是韓國瑜(無誤)。
「與惡」正紅,「距離」正夯!經過細心養成的巨嬰,究竟其嬰靈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呢?
會認為全職媽媽在家帶小孩很輕鬆的豬隊友,基本上是幾乎沒在參與教養工作;會質疑女人家務忙不停是因為做事沒效率的男人,基本上也是幾乎不參與家務的角色。光看文不寫文,就能評論寫文章的作者是人是鬼,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出一張嘴真的好容易喔,這是台灣社會特有的優良文化(無誤)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孩子們,我也看過不少,包括我自己就是曾經是這樣長大的。所以巨嬰怎麼養成,我倒是有不少經驗與觀察心得,可以提供給有意培養巨嬰的父母參考。
是不是?要再思考一下,你買的蛋糕、花束、刮鬍刀、按摩椅、鑽錶,跟你訂的餐廳,除了給商人亮眼的業績之外,8月8日對你而言,究竟是你的父親真的這麼值得巴結,還是,你不得不巴結的,其實只是父權?
平權得來不易,崩壞可能只需一朝一夕,守護台灣的民主價值,才能繼續擁有平等相愛的權利。 同婚一周年,那個我血緣上要叫他爸爸的男人還在,他沒有不見。
類似韓國瑜這種德性的台灣人,還真的是多數。這些「韓國瑜們」各自擁有不同的名字、臉孔、身材、年齡、學歷,性別,戴上韓國瑜的面具之後,他們真的就是韓國瑜(無誤)。
「與惡」正紅,「距離」正夯!經過細心養成的巨嬰,究竟其嬰靈都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呢?
會認為全職媽媽在家帶小孩很輕鬆的豬隊友,基本上是幾乎沒在參與教養工作;會質疑女人家務忙不停是因為做事沒效率的男人,基本上也是幾乎不參與家務的角色。光看文不寫文,就能評論寫文章的作者是人是鬼,我還是第一次遇到。出一張嘴真的好容易喔,這是台灣社會特有的優良文化(無誤)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孩子們,我也看過不少,包括我自己就是曾經是這樣長大的。所以巨嬰怎麼養成,我倒是有不少經驗與觀察心得,可以提供給有意培養巨嬰的父母參考。
是不是?要再思考一下,你買的蛋糕、花束、刮鬍刀、按摩椅、鑽錶,跟你訂的餐廳,除了給商人亮眼的業績之外,8月8日對你而言,究竟是你的父親真的這麼值得巴結,還是,你不得不巴結的,其實只是父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學校的歷史課往往讓人感到無聊,每次上課必睡一片,當然我知道這不可能,但是如果我們的歷史課教的是淒美愛情故事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呢? 八田與一是嘉南大圳的設計者,國高中的歷史課本總是這樣一筆帶過,無聊透頂,但其實他還有一個堪比電影情節的愛情故事。 31歲那年老家催婚,八田與一請假從台灣返鄉,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常為人垢病,「學會學習」對大部分家長、老師乃至學生而言只是口號而已。但放眼經典,先民早在《禮記·學記》就曾「投訴」當時的老師只會照書讀了!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維京時代可能有怎樣的教育內容,除了教會學校經典的文科訓練外,還有古北歐硬漢風格的「人格養成教育」。本文更深入一點,帶大家看看這些課綱還包含什麼意想不到的內容?包括瀕臨家暴邊緣的膽識測驗,以及鍛鍊藝文氣息的北歐神話經典導讀。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
Thumbnail
國文老師批評臺灣108課綱刪減文言文的比重,本集許律師將從課綱爭議檢視教育與法律的關係,並從歷史的角度談臺灣課綱的沿革。討論課綱調整是純粹政治問題還是涉及法律問題,並探討課程綱要的發展及對教育問題的全面性考察。
Thumbnail
學校的歷史課往往讓人感到無聊,每次上課必睡一片,當然我知道這不可能,但是如果我們的歷史課教的是淒美愛情故事不知道會不會引起學生的興趣呢? 八田與一是嘉南大圳的設計者,國高中的歷史課本總是這樣一筆帶過,無聊透頂,但其實他還有一個堪比電影情節的愛情故事。 31歲那年老家催婚,八田與一請假從台灣返鄉,
Thumbnail
現在的中學生只要上學,估計都有在國文課堂上,學習古文的文章。 古文是什麼?粗略想,古文是在讀者的當代已沒在用的語文系統,算是死語,但在漢字文化圈,每個時代的「學生」都在學古文吧,這種「當代人永遠在學古文」的文化現象,除了文化自然傳承,主要原因是把考試科目就是固定從特定「經典」出題這一套強大誘因的關
Thumbnail
108課綱上路至今五年,118課綱將在不遠的未來登場。文言文刪減、歷史主題式教學,及高教學生數理能力弱化等輿論盛行的話題,都牽涉一個核心問題:什麼知識、內容應該要被納進課綱?對學生而言重要的事情,並不僅限於傳統學科知識。
Thumbnail
建築史在建築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以鄙人在淡江建築時的必修學分表為例,建築史系列課程包含二年級上下學期的〈中國建築史〉、〈西洋建築史〉,三年級上下學期的〈現代建築史〉、〈當代建築設計思潮〉,及4年級的〈台灣建築史〉,畢業門檻為五選三(每科2學分,合計6學分)。比較其他學校的建築史課程,建築
Thumbnail
何謂歷史?歷史為何重要?如何理解歷史?歷史學家的任務是什麼?理解歷史之於我的人生有什麼幫助?在過往學習歷史的經驗,歷史是有客觀的、有標準答案的,但是在考卷、教科書之外,上述那些關於歷史的問題在學校教育中(包含歷史系所)並不被討論。本書便是以哲學後設的立場,打破我們對歷史刻板的認知,例如:歷史
Thumbnail
你認為高中時所學的學科畢業後哪一科最先被學生放棄?數學?物理?化學?我認為是歷史。讓我們回想一下,國高中的歷史課都教了些什麼,歷史做為一門國高中生必修的學門,它的價值是什麼?而它的教學或者內容,是否達到以古鑑今的目的,啟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與重視的理由,並引導學生思考歷史做為還原過去曾有的選擇
Thumbnail
香港的填鴨式教育常為人垢病,「學會學習」對大部分家長、老師乃至學生而言只是口號而已。但放眼經典,先民早在《禮記·學記》就曾「投訴」當時的老師只會照書讀了!
Thumbnail
前一篇提到維京時代可能有怎樣的教育內容,除了教會學校經典的文科訓練外,還有古北歐硬漢風格的「人格養成教育」。本文更深入一點,帶大家看看這些課綱還包含什麼意想不到的內容?包括瀕臨家暴邊緣的膽識測驗,以及鍛鍊藝文氣息的北歐神話經典導讀。
Thumbnail
臺灣日治初等教育受政策和殖民地政策影響,當中出現了現代教育系統無法想像的課程,如農業、手工和商業等科目。想知道老一輩上學都學了些什麼?歡迎閱讀本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