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國文課畫一張地圖:高中國文課程地圖的規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新課綱的國文課一周只有四節,如果學生願意,勉強會有第五節輔導課,然而,因為輔導課是市場機制,學生自由選擇,因此,不能將其納入上正課來考量,而是要以開設選修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即便如此,或許也可以與正課相互搭配,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我常在思索,國文課堂要處理的內容相當多,究竟該如何設計才能使教師更省力,學生的學習也更有目標及效率?

又或者,很多人或許會擔心,新課綱後的國文課如果只是上一些主題性的內容,基本功的培養又該怎麼辦呢?

由此,或許可以先理解一件事,就是國文教學到底包含哪些部份?

國文教學的三大重點

根據之前在國教院社群的共備討論,國文教學可分為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及學科素養三大重點。「學科知識」如字音字形字義、成語、國學常識、文學史、作者背景、文章內容等基本功,我所設定的教學比例大約占15%。

「學科能力」則包含閱讀能力、思辨能力、感發能力、寫作能力,在教學上約占75%,為國文教學的主要部分。

而「學科素養」則是將所學到的「學科知識」及「學科能力」應用於生活情境中,約占10%,三個向度相互影響、彼此相關,因此我認為每個環節都很重要。

另外,在教學的材料上,必修課程仍然有各家版本的課本,因此,老師在教學上,若能從「課本範文」出發,結合相關議題及素材,並試著以「主題閱讀教學」角度進行備課、教學、命題,或許更能扣合教學的新趨勢,如此一來,老師的教學方能提升效率,而當學生的學習方向更加明確時,也較不會疲於奔命。

但是,從高二接一屆新的班開始,到學測會經過三學期,這三學期至少有三十幾課課文,那每一課該怎麼上,才能達成目標?

或許,這時就需要課程地圖來幫助自己定位。

國文課教什麼?從發展自己的課程地圖出發

什麼是課程地圖?

課程地圖(Curriculum Mapping)是以圖像組織的方式,透過活潑且實用的視覺化工具,在圖中呈現重要的觀點和資訊,不僅有助於知識的蒐集與統整,也能關照到事物發展與脈絡間的系統性。

以「高二上」到「高三上」三學期國文課為課程地圖規畫的範圍,首先,我會先思索國文教學的核心為何?

raw-image

對我來說,參考上圖,我大致把國文教學分成「主題內容」的學習及「能力方法」的培養兩大部分。在「主題內容」方面,我希望學生透過各類文本的閱讀,了解、覺察自我的狀態,進而思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最後能對於「人與社會」的議題有所省思。

而在「能力方法」部分,主要希望學生能夠透過各類文本閱讀,掌握閱讀、思辨、感發及表達的能力。

進一步發想:反思國文課的意義

有了此第一層的發想及定位後,接下來,就要進行更細部的思考及規畫。


raw-image

我試著用心智圖的方式,將「主題內容」及「能力方法」分別開展。

一、主題內容的發想

主題內容方面,首先,在談到「自我」主題時,期待學生能從自我出發,先理解「人如何成為現在的樣子」,接著,試著理解「面對自我困境時,可以有那些選擇及調適之方」,最後,可以在面對許多社會上的價值衝突時,內心很踏實、明確的做出自己的抉擇。

第二,在談到「人與人」的主題時,可以引導學生理解「人與人衝突的來源及處理」、「人與人互動及情感」,最重要的是,希望學生能有同理心,能更溫暖的對待別人。

第三,在談到「人與社會」的主題時,期待能分別從「空間」及「時間」的角度來理解這個社會帶給人的種種影響。

從「空間」角度切入,可以引導學理解地景與空間書寫的特點,從中找到自己的地方感,進而能思索自己對於美好生活的願景為何,最後,再擴大尺度,立足台灣,放眼國際,思索國與國之間政治外交所帶給人的影響。

從「時間」的角度切入,期待引導學生面對隨著時代變遷,對於過去與現在的價值差異、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使命等,提出自己的看法,並從中看見意義,此外,也試著引導學生關注現世,對生活中的社會議題進行理解與批判。

二、能力方法的規畫

能力方法方面,在「閱讀」部分,希望能從帶學生掌握各類文本閱讀技巧,並養成分段、寫摘要的習慣,最後,希望學生能熟練撰寫閱讀筆記的方法。

在「感發」部分,我試著將感發的歷程拆成三個階段,以利學生掌握,首先為「感受抒發」,此階段要以學生能具體說出自己的感受為目標。接著,要能連結到個人經驗,試著理解這些感受來自於什麼事件,並能完整說出事件發生的經過。最後,則是希望學生能從文本中理解作者在字裡行間所傳遞的某些價值,並對此做出個人的詮釋與理解。

在「思辨」部分,除了讓學生掌握思辨技巧外,接著要能針對觀點進行批判,到了較高年段時,可試著在課程中結合學術文本,刺激學生在觀點上的延伸思考。

在「表達」部分,則分成口語表達及知性、情意寫作。

建構課程地圖,用哪個版本就都不是問題

有了這樣的課程地圖,其實用各家出版社的書上課就都不是問題,此外,也因為目標明確,在選擇與課文對讀的其他文本時,如電影、流行歌曲、其他文章等,就會更明確自己選材的連結點為何,教學目標為何,想要透過這一課培養學生什麼樣的能力,向學生傳達什麼樣的價值。

所以,我就會在開學前,把自己這一冊要上的課文,依照學生的學習進度及課程地圖的安排,將其「定位」,並在接下來的日子,沿著地圖走,並適當給學生方向感,不只學生安心,老師也會因為清楚而放心。

raw-image

記得曾有學生在上〈蘭亭集序〉的時候,當我講到「生命短暫」等關鍵詞時,他突然冒出一句:「王羲之不就是洞簫客嗎?」

可能因為當週的複習進度複習了〈赤壁賦〉使其有所連結,接著,就又出現一句:「國文課本一堆貶官,跟覺得生命短暫,到底是……」

此時,我就反問學生:「大家可能覺得王羲之的感受跟洞簫客可能很像,對於生命短暫及渺小都感到焦慮及悲傷,但你覺得這兩篇文章哪裡不一樣?」

大家安靜了一下,我就說,你們有沒有覺得蘇軾被貶官寫〈赤壁賦〉,處理的是「自己面對困境,且試圖突破」的問題,但王羲之寫〈蘭亭集序〉面對的是一個「時代」的問題?

蘇軾的無力感來自於自我的處境、遭遇,過程有起有伏,面對得失,其試圖換個角度看待。但魏晉是一個多麼迷樣、特別的時代,活在生死不定、動盪不安的世界,面對時代問題所產生對於生命短暫的思索,那種情懷是不一樣的,由此,也可以看見不同時代風景對人的影響。

因此,我在定位這兩課時,〈赤壁賦〉我會放在「自我」,並以「面對自我困境的處理」作為切入的核心角度,〈蘭亭集序〉我就會放在「自我與社會」,所處理的重點是人如何面對大時代對人產生的影響,如此一來,兩篇文章雖然都提到生命短暫的問題,但教學目標及脈絡會有所差異,也能讓學生看見,不同時代的作者,同樣都感知「生命短暫」的背後,有什麼樣的差異。

在國文課有限的授課時間中,我們無法每一課都仔細而詳盡的把所有相關內容從頭到尾地毯式的上完,因此,「剪裁」就變得重要,至於如何剪裁,這似乎就需要借助自己規畫的課程地圖來幫忙,如此方能呈現更完整、更有系統的課堂風景。

而課文閱讀文本的補充,也應該有更精確的目標設定,我常在想,如果教〈第九味〉就單純給學生讀其他篇飲食文學的文章,這樣是不是只有讓學生知道「噢!原來這些都是飲食文學!」而沒有針對文本所欲傳達的涵義有更深入的思索呢?而這也需要借助課程地圖來幫忙,有了清楚的目標,在尋找材料上也會更有效率,所選的補充材料也會更深刻打動學生的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LH的沙龍
260會員
72內容數
我常在思考,當一位高中國文老師到底要教什麼? 或許,透過文本,陪伴學生一起面對青春成長的焦慮,帶學生看見生命的更多可能,讓學生思索自我與社會的連結,就是教國文最重要的事。 教了幾年發現,我的青春好像都在這裡了,於是,決定慢慢寫下些什麼,聊以紀念。
JL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22
南湖文藝季的第一場,請到平路來談「故事的療癒力」。 今天,跨域寫∞手展演中心湧入100人(學生89人、老師11人),每個人都是自願報名,並期待能有機會跟大師交流。 平路的娓娓道來,深深抓住大家的心,我在後頭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的歪著頭,靜靜聽著,並思索著台上講師說的字字句句,好像看見當年的自己。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3/13
文本就像一個濾鏡,對已經有戀愛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對自己曾經的愛情有所反省,對沒有經驗的學生,或許可以開啟更多同理與理解的思索。這個單元為期三周,共六節課,我主要選了三個主要文本來談,分別是易智言導演的電影《藍色大門》、柯裕棻的〈熱包子〉及簡媜的〈我為你灑下月光〉。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2022/01/22
然而,從這樣的國文考題反思新課綱的教學,要讓學生具備學測考題的答題能力,若從「課本」、「教法」及「教學時數」來看,教材及教法的調整勢在必行,但課本的調整很難改變,對老師而言,教法的調整或許可以比較彈性,能按照教學目標及學生的程度來決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Thumbnail
為什麼每個國家的義務教育都要上「國文課」? 它的目的是什麼?老師應該教什麼?學生又想學什麼?
Thumbnail
一、用知識地圖來逼著自己成長吧! 大家早安,今天要來分享我自己的公開班課程資訊,不過在介紹相關內容之前,我真心推薦下圖這個課程架構(本圖參考自孫治華老師的課程地圖) 關鍵的原因有三: 1、避免學習焦慮,試著以終為始吧! 因在資訊爆炸的外在環境下,我們時常會感到焦慮,好像沒報名什麼線上課程、沒讀那本書
Thumbnail
一、用知識地圖來逼著自己成長吧! 大家早安,今天要來分享我自己的公開班課程資訊,不過在介紹相關內容之前,我真心推薦下圖這個課程架構(本圖參考自孫治華老師的課程地圖) 關鍵的原因有三: 1、避免學習焦慮,試著以終為始吧! 因在資訊爆炸的外在環境下,我們時常會感到焦慮,好像沒報名什麼線上課程、沒讀那本書
Thumbnail
國文竟然成為非考科!? 少了國文課本,又沒有了考試的壓力 老師該怎麼教?學生又該學什麼呢?
Thumbnail
國文竟然成為非考科!? 少了國文課本,又沒有了考試的壓力 老師該怎麼教?學生又該學什麼呢?
Thumbnail
109學年度西松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109學年度西松高中國文科教師甄試筆試第三題模擬答案。
Thumbnail
看到有如法國大考的哲學性題目時,往往會羨慕這樣的考法更著重思維訓練的深度。這時候,不如回歸到我們對教育本質的思索,本篇綜合閱讀《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後,對照台灣教育得到的啟發。
Thumbnail
看到有如法國大考的哲學性題目時,往往會羨慕這樣的考法更著重思維訓練的深度。這時候,不如回歸到我們對教育本質的思索,本篇綜合閱讀《思辨是我們的義務:那些瑞典老師教我的事》後,對照台灣教育得到的啟發。
Thumbnail
筆者要提的,是拿給小朋友試驗過,還有點效果的辦法。當然僅只於參考,社會科專科老師應該會有更佳的做法,筆者個人的建議多出自個人經驗與小範圍施行的結果。
Thumbnail
筆者要提的,是拿給小朋友試驗過,還有點效果的辦法。當然僅只於參考,社會科專科老師應該會有更佳的做法,筆者個人的建議多出自個人經驗與小範圍施行的結果。
Thumbnail
新課綱的國文課一周只有四節,如果學生願意,勉強會有第五節輔導課,然而,因為輔導課是市場機制,學生自由選擇,因此,不能將其納入上正課來考量,而是要以開設選修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即便如此,或許也可以與正課相互搭配,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我常在思索,國文課堂要處理的內容相當多,究竟該如何設計才能使教師
Thumbnail
新課綱的國文課一周只有四節,如果學生願意,勉強會有第五節輔導課,然而,因為輔導課是市場機制,學生自由選擇,因此,不能將其納入上正課來考量,而是要以開設選修的角度來設計課程,即便如此,或許也可以與正課相互搭配,以達更好的教學效果。 對此,我常在思索,國文課堂要處理的內容相當多,究竟該如何設計才能使教師
Thumbnail
到了期末,隨著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截止時間的逼近,似乎又會喚起老師、學生、家長的焦慮。雖然說學習歷程上傳什麼是學生的自由,但是我倒覺得這也是老師檢核自己這學期教學歷程的重要時候。 因為課本是固定的,但國文課總不能每一課都按照題解、作者、課文這樣教,一來這樣會上不完,再者是現在許多新選文的重點都不在文章本
Thumbnail
到了期末,隨著學習歷程檔案上傳截止時間的逼近,似乎又會喚起老師、學生、家長的焦慮。雖然說學習歷程上傳什麼是學生的自由,但是我倒覺得這也是老師檢核自己這學期教學歷程的重要時候。 因為課本是固定的,但國文課總不能每一課都按照題解、作者、課文這樣教,一來這樣會上不完,再者是現在許多新選文的重點都不在文章本
Thumbnail
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Thumbnail
全書分三個主軸討論:語文科、歷史科、數學科。 語文科 - 通往所有科目的工具 文學是人類在不同時代、環境下創造出來的文化遺產,與其一味依循血緣追求正統的遺產,不如以本國為出發點去認識人類共同的經驗,學會賞味和思考文學作品中的人文元素。文化涵養是沒有國籍的,認識文學的本質,反而更能體會人文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