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趙教授自己所參與的一份統合分析研究就顯示,平均而言,實體與線上學習的成效是所差無幾的;然而在個別課程/學習經驗的層次上,實體或線上學習的成效則是各有優劣、參差不齊(Zhao et al., 2005)。由此可知,不論是哪種學習模式的成效都可能有好有壞,因此與其糾結於兩者之間何者較優,更值得分析的,應該是實體學習和線上學習本質上的區別何在,以及成功的實體學習和線上學習經驗各自包含哪些元素?
關於實體與線上學習的核心差異,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在於「運用時間與空間的方式與彈性」不同。許多學術研究也用不同的語彙和分析架構來描述這種差異。舉例而言,在Paechter and Maier(2010)的研究中,將實體與線上學習的差異點分成以下四個大類:課程設計、與教師的互動、與其他學生的互動及個人學習過程。
除了以上兩點成功要素之外,趙勇的研究(Zhao et al., 2005)中也發現,擁有真實的老師(而不只是觀看影片),並且同時提供同步(例如視訊互動)與非同步(例如留言板功能)互動方式的線上課程,成效是最卓越的。
如果參照前述的Paechter and Maier(2010),趙勇的研究所提出的這些線上學習成功要素,似乎都在補足線上課程先天的弱勢之處,也就是學習過程中較為受限的人際互動。或許這也說明了,所有的學習經驗要有成效都有共通的必備要素,不論是實體還是線上學習的設計者,也都必須想辦法在特定的時間、空間中,凸顯已有優勢並補強不足之處。
此外,Zhao et al. (2005) 的研究也發現,不論是實體學習還是線上學習,各自都可能更加適合某些學生或某些科目/主題。例如,線上學習經驗似乎更適合用來學習商業、資訊工程或醫學等領域,但在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等科目上,就沒有相對於實體學習的顯著優勢。而相較於高中生或是研究生,大學生則是受惠於線上學習最多的一個族群。
新冠肺炎爆發後才刊出的一篇研究論文(Katzman and Stanton, 2020)援引了這段期間在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顯示:改為線上上課後,有81.1% 的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這篇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其所徵引的諸多文獻卻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多數社會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而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