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線上和實體學習不用「打折」,而是「打包」

從網路蓬勃發展後,是否該將網路與科技融入教育之中,就成為一個熱門不衰的爭論。一方面,有些人認為在教育中加入這些科技元素、甚或改為線上教學,將導致學生過度依賴科技,這可能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和人際關係;另一方面,也有些人認為線上學習能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更多彈性和自主性,同時也對他們未來投入一個高科技的就業市場有助益。
這個爭論有時還會進入經濟甚至哲學的領域;例如,老師(以傳遞人類知識與智慧為業的人)可以如此輕易被電腦取代嗎?當然,也有一大部分的教育工作者選擇不加入爭論,在自己對數位與線上學習尚不了解的狀況下,就「從善如流」地將科技元素加入教學,卻不問這些新元素是否真有助於學生的學習成果,反而在無形間助長了實體與線上學習之爭相關的亂象。
緊接著,在新冠肺炎肆虐、導致許多國家的學生無法回到實體校園上學的2020年,這個始終沒有結論的爭議,突然間就急需一個「解答」。那麼,實體與線上學習的相關爭論,到底是否有結論呢?同時任教於美國肯薩斯大學及澳洲墨爾本教育學院的趙勇教授(Professor Yong Zhao)在2020國際另類教育論壇中,分享了他自己多年來在這方面的研究成果。順著趙勇的論述架構與脈絡,並結合其他教育學者的研究發現,筆者也逐漸梳理出一個初步的解答:

談學習的管道之前,先問「學習的本質」
針對這個顯得愈發急迫的大哉問,趙勇首先卻是打破了此一提問背後的邏輯謬誤與盲點:與其急切地探討實體學習與線上學習哪種方式較好,不如先回歸基本面,釐清學習的本質。否則,在不清楚學習本質與目標的情況下,無論是實體或線上學習經驗都可能設計得荒腔走板、對學習全無益處,又從何開始比較何者更好?
在座談中,趙教授言簡意賅地介紹了他多年來針對「最理想的學習到底是什麼模樣」進行之研究的成果,筆者將之總結成以下5W:
  1. Why:人類之所以要學習,應該是為了成為獨特的個體,並能以自己的獨特性為他人和世界創造價值。
  2. Who:學習的重點在於學習者本身,學生應該要能對自己學習的內容、方向、進度等有一定程度的決定權(self-determination);因此,學習的環境也需要設計成有「個性化」的可能(personalizable)。
  3. What:學習應該以「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創造方案」(product-oriented)為中心與目的,而不只是大量知識的傳遞。
  4. Where:不論是透過實體見面或是網路交流,學習者都應該成為「全球化校園」的一部分,充分運用來自不同國家的學習資源。
  5. When:跳脫傳統學校作息所給予的框架,學習不應該在下課時、放學後就停止,而應該發生於清醒並主動參與生活的每一刻。
釐清了「學習究竟是什麼」的5W之後,才能接著討論How:如何學習、透過什麼管道與方法學習,才最能滿足學習的定義及目標。而實體學習和線上學習的優劣比較,基本上就是這個How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線上學習不是實體學習的「打折版」
關於實體與線上學習孰優孰劣、是否應該全盤採用其中較優的那個,趙勇直率地表示:「線上學習不是實體學習的打折版(反向的論述當然也不成立),它們擁有本質上的差異,並不需要強行比出優劣。
實際上,趙教授自己所參與的一份統合分析研究就顯示,平均而言,實體與線上學習的成效是所差無幾的;然而在個別課程/學習經驗的層次上,實體或線上學習的成效則是各有優劣、參差不齊(Zhao et al., 2005)。由此可知,不論是哪種學習模式的成效都可能有好有壞,因此與其糾結於兩者之間何者較優,更值得分析的,應該是實體學習和線上學習本質上的區別何在,以及成功的實體學習和線上學習經驗各自包含哪些元素?
關於實體與線上學習的核心差異,最重要的一點可能在於「運用時間與空間的方式與彈性」不同。許多學術研究也用不同的語彙和分析架構來描述這種差異。舉例而言,在Paechter and Maier(2010)的研究中,將實體與線上學習的差異點分成以下四個大類:課程設計、與教師的互動、與其他學生的互動及個人學習過程。
其中在「課程設計」上,受訪學生多數認為線上學習比起實體學習有較高的本益比,這暗示著線上課程能減低學生在各方面的投入(包括金錢、時間、滿足實體學校諸多要求所需花費的努力等),這些大多與時間空間的運用方式相關。 在「互動」方面,線上學習似乎減少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從而增進師生互動,但無法與同儕待在同一個空間中卻會降低學生之間的互動;而在「個人學習過程」上,能夠彈性運用自己的時間與空間、並因此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掌握度較高,則是受訪學生認為線上學習最顯著的特色之一。 簡而言之,時空運用的差異造成兩種學習模式的自我經驗掌控度、投入成本與人際互動方式都有所不同,也塑造了實體與線上學習各自的先天特色與限制。
當然,在這些先天特質的基礎上,不論是實體還是線上學習經驗都可能設計得好或壞,這才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趙勇在論壇中分享道,成功的線上學習體驗設計往往包含以下兩種元素:
一,充分、高品質且真誠的互動,包括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而非僅由老師向學生「授課」。 二,休息時間(time-off task),讓學生能夠在這些時段中彼此聊天,創造出一種較為親近、私密的氛圍,讓學習環境與個人空間有所交集。
除了以上兩點成功要素之外,趙勇的研究(Zhao et al., 2005)中也發現,擁有真實的老師(而不只是觀看影片),並且同時提供同步(例如視訊互動)與非同步(例如留言板功能)互動方式的線上課程,成效是最卓越的。
如果參照前述的Paechter and Maier(2010),趙勇的研究所提出的這些線上學習成功要素,似乎都在補足線上課程先天的弱勢之處,也就是學習過程中較為受限的人際互動。或許這也說明了,所有的學習經驗要有成效都有共通的必備要素,不論是實體還是線上學習的設計者,也都必須想辦法在特定的時間、空間中,凸顯已有優勢並補強不足之處。
此外,Zhao et al. (2005) 的研究也發現,不論是實體學習還是線上學習,各自都可能更加適合某些學生或某些科目/主題。例如,線上學習經驗似乎更適合用來學習商業、資訊工程或醫學等領域,但在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等科目上,就沒有相對於實體學習的顯著優勢。而相較於高中生或是研究生,大學生則是受惠於線上學習最多的一個族群。

願景:「打包」實體與線上教學的分工合作
正因為實體與線上教學可說是各擅勝場,跟隨著趙勇的邏輯一路思考下來,筆者對於實體與線上學習之爭的初步答案是:對於未來理想教育的規劃更不應該侷限於只使用其中一種方式,而應該考慮如何搭配兩種學習經驗,讓不同年齡、不同專業、甚至不同性格與學習方式的學生,都能享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與成效。
這種「混成學習」其實並不是一個新穎的概念,但卻經常被「忽略」或「誤用」,例如:老師誤以為將一些講義或教材放在網路平台上,讓學生可以自行複習,就算是混成學習。但實際上,應該是在充分了解實體及線上兩種學習模式各自的特色與長處之後,再將兩種學習模式刻意安排給合適的時段、科目、活動內容、甚至學生種類,讓學生在兩種情境中都能做到符合前述5W條件的真正學習。
趙勇也舉例說明一種可能的分工/混成方式:實體教育明顯優於線上教育的其中一方面,在於它為學生創造了與他人「面對面交流」的空間與時間,這是即使線上教育再怎麼努力融入互動的元素也不可能達到的。
新冠肺炎爆發後才刊出的一篇研究論文(Katzman and Stanton, 2020)援引了這段期間在哈佛大學蒐集的數據顯示:改為線上上課後,有81.1% 的大學部學生感到自己的精神健康狀態下降;這篇研究因此強調將社會情緒學習相關內容加入線上課程的重要性,但其所徵引的諸多文獻卻顯示,截至目前為止,多數社會情緒學習還是發生在實體校園居多,而尚缺乏實驗證明有效的線上版本。
因此,若未來的教育採取實體與線上相互配合、交錯實施的「打包」方式,可考慮在實體教育時段優先安排學生與同儕互動,或是一些社會情緒學習相關的活動,而非一般學科的課程。

黃家筠(Stephanie Huang) 曾符合社會期待任職於外商銀行,但對於自我定位的迷惘卻日益強烈。為了釐清也為了未來能幫助跟自己一樣迷惘的年輕學子,於去年放下金融業工作後前往哈佛教育學院就讀,主要學術興趣所在為非正式學校教育/另類教育及社會情緒學習。目前同時擔任台灣史汀實驗室的博物館教育實習生及美國Research Schools International的研究實習生。
責任編輯:羊正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