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0/12/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腦媽自製教具】寶貝的視覺學習待辦事項

Photo Credit: 大腦媽媽
Photo Credit: 大腦媽媽
對於各位認真的父母來說,一定有幫孩子建立 #生活儀式(譬如,睡前先刷牙、洗臉、說故事等等),讓寶貝熟悉並習慣 #流程,可以穩定孩子的 #情緒反應。但是,有時候總會有些 #突發狀況 或是 #特殊行程,有沒有感覺孩子那天通常會比較歡呢?因為這項行程是超出他的預期,加上0-2歲的孩子還沒有 #時間觀,你告訴他任何事情,他都會以為是「現在」或「當下」就要發生了,所以在1歲後,可以使用 #圖像輔助溝通,讓孩子以 #視覺 方式瞭解目前或等一下該做什麼,並建立 #順序性 的觀念。(註:1歲以下的孩子建議以 #聽覺方式 建立儀式喔,1歲以上也可以繼續使用並搭配本次講的視覺輔助,我們之後有空再講聽覺的部分吧~畢竟腦媽是大腦聽覺實驗室出生的,撥髮) 給寶貝的待辦事項之概念,其實滿像 #語言治療的 圖像輔助溝通(augmented and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ACC),腦媽不是語言治療師,所以就簡述一下(專業部分可以加入腦媽好友的臉書群社團【響響語言治療所】瞭解更多,連結放文末)。ACC 可以透過有系統的替代方式(如圖像、手勢等)來達到溝通的目的,並促進 #語言發展,適合對象包括 #溝通障礙#語言遲緩#詞彙量不足#講話不清楚 的族群,臨床上常用於腦傷病人、自閉症患者等。好哦,我們先略過臨床上的病患類型,倒回去看一下適合的使用對象【溝通障礙、語言遲緩、詞彙量不足、講話不清楚 登愣,不就是1歲這個時期的小孩嗎?】所以是不是很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使用呢!!!

【製作方式】
材料:厚紙版、紙卡、魔鬼氈、膠帶(或護貝紙/機)、#三倍券鈔票卡 、透明收納袋 製作方式: 1. 要先準備紙卡(紙卡內容需要有圖和文,如上廁所要搭配上廁所的圖。腦媽製作的包含圖、中文、注音與英文,#偷懶的媽咪爸比可以點文末連結直接列印 )。 2. 將紙卡護貝(怕寶貝撕破),或是可以用膠帶貼增加硬度。 3. 在厚紙板上面寫上「1、2、3、4」表示動作的順序,腦媽這邊的小巧思是在數字後面加上魔鬼氈,如果完成此項可以幫孩子或請孩子貼上,增加趣味性。 4. 接著,就是貼上三倍券的鈔票卡啦!這個裝紙卡,真的剛剛好,環保又不浪費!! 5. 最後,在厚紙板後面裝上透明收納袋,製作出存放紙卡的家。(小撇步:我把紙卡分為「早上」、「晚上」兩區,這樣找紙卡的速度就會比較快囉~) 玩這個教具的方式有很多種,大家可以自己發展一套流程。腦媽的作法是:先單純當作 #閃卡,讓孩子瞭解每個圖示代表的意義後,再將紙卡放入順序中,每次做一個動作時,就請寶貝看厚紙板上面的動作,#並帶著寶貝一起執行,等執行完畢後再一起黏上「代表完成」的魔鬼氈。等孩子比較熟行程後,可以請寶貝自行放入 #符合現在情境 的正確紙卡與相對順序位置喔。
Photo Credit:大腦媽媽

【腦媽有話要說】
呃,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些家長介意此次推薦以ACC為概念所做的教具,因為ACC 原本的目的是用於特殊族群。腦媽在這邊想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其實腦媽很喜歡去參考特殊族群的治療方式與教具,因為這樣的教具的 #強度 其實是比較高,是 #有效 的,且也有 #專業與實驗驗證 的背書,因此我們能更輕易瞭解此項方式的優缺點,並做一些幅度的修改再給一般幼兒使用。而且以1.5歲的腦寶來說,使用待辦事項表,的確讓他更清楚現在該做什麼、下一步要幹嘛(按:這個年紀的孩子還沒有發展出先後的時間觀),也比較有依循標準,甚至也會發展出他 #獨立思考 的能力喔。各位拔拔媽咪,不妨試試看喔~(順帶一提,此項教具可以繼續沿用至幼稚園喔!)
----------- 連結看這裡: 【待辦事項紙卡】:shorturl.at/nDHOR (紙卡內容適合1-2歲) 腦媽選用的圖片都是cc 授權,無商業使用,無償開放各位用功的拔拔麻麻下載使用,但希望大家能幫我按讚分享一下喔//

▌關於大腦媽媽 ▌

我是個媽媽,也是兒童認知心理學科學家。
目前為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心理學博士生,主要研究對象為五歲以下的嬰幼兒的 #親子互動關係#情緒發展#語言學習#人機互動#AI研究。曾於澳洲Marcs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Development的寶寶研究室(Baby Lab)擔任交換研究人員,研究寶寶大腦的聽覺與語言發展。畢業於認知神經科學所、視覺藝術研究所,對藝術治療、創作、幼兒玩具設計都略懂略懂啦!
🔔 追蹤臉書,更快讀到新文喔!https://www.facebook.com/brainymamaedu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