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論寂寞和孤單

最近常聽朋友抱怨,覺得生活太孤單,一旦缺乏人陪就覺得無聊、心情低落;但只要有人陪伴,做任何事都沒有關係。很長一段時間,我曾經有這種感受,上網一查才發現社會上很多人有類似的感受,坊間也有許多相關主題的著作。
從馬斯洛的需求階層理論來解釋,我們都渴望著愛與歸屬感。另外,我們也可以從演化的觀點來解釋,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中,河流的灌溉決定了農作物的收成量,這也促使人們互相幫助來生存。直到現代,「與他人結伴」這種價值觀依然存在於基因內,因此當我們與人群疏離時會覺得受到威脅。現代的分工趨於精細,不再像以前一樣容易產生「和他人一同生存下去」的緊密連結,難怪越來越多人感到孤單或寂寞。雪上加霜的是,社會上長期存在對獨自一人的刻板印象、每逢情人節廠商刻意塑造的氣氛,以及對於單身者的無形歧視,更加重這種感受。以前的我也被這種感受困擾著,感受到寒冷與黑暗,只要獨自一個人就會誘發孤寂感,侵蝕自己的生命。
不過弔詭的是,即使每天瘋狂與他人交流、參與各種社交聯誼,用聲音和燈光填滿生活,回到家後仍舊要面對一個人的事實。我想,也許我們可以試著從這種思想和感受的桎梏中跳脫出來。首先,我們開始回想生命中重要的人,那些花了無數時光建立起的情誼,是多麼無堅不摧、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使那些重要他人不在身旁,我們仍然相信他們是願意接納我們的,我們也相信有人正在地球某個角落思念著我們。一旦心中有愛,相信世界上是充滿愛的,才會有力量承受孤獨。其次,讓我們學習在獨處中找到自己。獨自一人時,我們擁有許多時間去做任何想做的事、可以什麼都不做、可以跟自己好好相處,於是,我們總有一天會發現生活充滿彈性,選擇權相當寬廣,我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投身追尋與他人的連結,但我們也可以好好享受這段時光。
日子蒼白,但更多的是平靜與平凡——《想把餘生的溫柔都給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