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體會與情緒

2020/12/17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小時候培養的閱讀習慣,長大後,書中的一些場景或道理開始體現於生活周遭。每當遇到一些事情,總會想起書中的片段內容,彷彿離自己很遙遠,但那感覺又似曾相似,不禁把當時的筆記,甚至是整本書翻出來再細細品味一下。我讓自己體察事件的情緒,並沉浸在作者的角度來感受它。最後,當所有張牙舞爪的情緒終於平息,我才得以沉澱心靈、換取平靜。
最近開始思考,其實我事發後的「回想/回憶」有點弔詭,為什麼我無法很明確表達當下感受到的情緒?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在現代,我們在各種資訊、對話、人際和情緒的潮水間載浮載沉,任憑它們把我們帶到任何地方;當夜深人靜,潮退了,我們終於能換口氣,靜下心來細數當天發生的事情。但往往來不及思考,隔天類似的劇情又再度上演。時間久了,那些未被消化的東西像爛泥巴一樣,捂住我們口鼻,一下子,疑惑、寂寞、疲倦和那些難以言狀的東西湧上心頭,我們就...
有時候很羨慕古人能夠隨性而自在地把當下的感受表達出來。畢竟,身體和心靈都是自己的,在這個高壓社會底下,如果身體無法避免過於操勞,至少也要讓心處於一個安定的狀態。如果我們夠幸運的話,身旁剛好有知心朋友可以幫忙清除情緒淤泥;如果只有自己一個人,可能寫些文字抒發情緒,或藉由飽餐一頓、小酌幾杯暫時讓自己遠離現狀。但也有一些難以言狀的情緒,當下可能無藥可醫,只能提醒自己努力撐過去。
張叮噹
張叮噹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