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淹沒在人群中的才藝老師,該如何脫穎而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假設我們是照片裡面的其中一個人,你要跟家長說你是裡面的某人,我想一時之間家長通常都會很難看到你在哪裡,但如果先抓出一個特徵,就可以加快找到的速度,比如你跟家長說:「我是黑頭髮黑衣服的那一個」瞬間就可以去除掉一半的人
可是,還是有一半的人跟你一樣是黑頭髮黑衣服怎麼辦?這個時候你再增加更多細節,跟家長說:「我是揹背包有帶著紅色眼鏡、黑頭髮、黑衣服的人。」
也許整張照片就剩下你一個而已,而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品牌識別。
要怎麼讓家長找到淹沒在人群中的你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有關於個人品牌的書籍,我把它們融合並挑出對於才藝老師較重要的部分:
理念
因為教育(尤其才藝老師)不僅要讓學生學到東西、同時還要應付家長,如果教育理念不是那麼的強大的話,很有可能在遇到挫折後,很快地喪失戰意而退場,所以理念是支撐你站在這個領域的強力支柱。
領域
1. 科目跟領域?
2. 對象是兒童還是親子共同?
3. 授課年齡?
特色
1. 個人特質
比如老師是文靜、大喇喇、還是可以跟同學們打成一片?
2. 教學手法
是全程我講你聽、跟學生問答互動、甚至讓他們分組最後競賽?
3. 跨域元素
假設一個老師只教美術的話,可能滿坑滿谷的人都是美術老師,但如果這時候把原領域再加上科普,可能一大票的人就瞬間少一大半,若再加上分組競賽的教學手法,也許全部的人就只剩下你、或者是五隻手指頭數得出來的數量,這會是最大的特色。
理念、領域、特色這三者的交集點,就是屬於你的個人品牌定位。
舉個真人案例
小樹老師是前兩年和我合作的一位老師,他在正式教課之前,是個完全零教學經驗的工程師,希望將教學現場的讀中學狀況,變成讓孩子能夠做中學;當時他找上我們一起開課,那段時間我們將課程推到了台北、台中、高雄、台東,甚至有不少暑期寒假邀約,最後他憑藉著當初一起設計的活動教案,順利通過三招,成為了學校自然老師。
小樹老師「當時」的個人定位非常的明確(現在也許有更動):
1. 理念:希望孩子是做中學而非讀中學
2. 定位:3-10歲親子科普
3. 特色:用獨創的故事繪本帶孩子親近科學
若融合成一句話,則為:「強調動手做、並用獨創繪本輔助的親子科普老師。
這句話一出去,家長都可以很瞬間的明白自己是不是小樹老師的目標客群,非常建議才藝老師確定個人品牌的定位,我在過去的分享會裡發現,才藝老師們普遍不清楚自己的定位,所以演練時需要花很多時間,我們必須要注意,當定位明確,我們在茫茫師海中才能有辨識度。
分享會現場
最後建議要公告讓全部人知道
為什麼呢?我們可以看一下,小樹老師當初有建置粉專,很多家長上完課會幫忙留言評論,(當然我們有提供家長一點誘因,讓他們願意主動留評價),有評價之後,後面家長就會更相信這個課程、這位老師的課是品質保證。
所以為什麼要讓所有人知道?就是想要讓那些家長知道你、找到你、推薦你以及跟你走,我相信「跟你走」是對於才藝老師而言非常重要的,非常建議大家開始試著用以上方法來了解自己的定位,也許特色、領域不止一兩個,不確定怎麼濃縮成一句話,建議可以將所有元素展開後,找出各項最具代表性的關鍵字,就可以輕鬆組合成最符合你的個人定位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沛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獨立開課是什麼?為什麼老師們會想試試看獨立開課?這篇一次告訴你哦!
天王劉德華與路人王阿明各推一門課,你會去報哪門課?專業心理師與素人陳小華各推一門課,你覺得哪門課比較有專業度? 但我們偏偏就不是知名人物也不是專家,要怎麼讓家長信任我們,向我們報名呢?來看看這篇「宣傳素材對獨立開課的重要性」吧!
你曾想過,自己為什麼要獨立開課嗎?是時間、收入、還是自由的氧氣?
自從前陣子的分享會後,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多強調公開輸出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個人品牌的幫助,對輸出不了解的人,可能乍看乍聽之下,對於輸出在網路上這件事可能會覺得:「啊我沒打算這麼高調,我專心做好自己的服務就好,不做輸出也不會怎樣吧?」 ​雖然自己目前對於輸出還在剛起步,但已經知道遠遠不止這些,這
「選擇」總是困擾著所有人,其實會猶豫,是因為在每個選項背後,有我們幫它想像的美好場景,甚至自動放大它,然而幻想越美好、破滅時也就越痛苦,但「選項只是選項」,賦予選項美好意義的是我們自己,其實,我們就是讓自己痛苦的來源。
即便不是為了成為部落客/團媽/保險員​,全職媽媽都需要「個人品牌」,不只為了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更為了你在孩子眼中呈現的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且聽我娓娓道來。
獨立開課是什麼?為什麼老師們會想試試看獨立開課?這篇一次告訴你哦!
天王劉德華與路人王阿明各推一門課,你會去報哪門課?專業心理師與素人陳小華各推一門課,你覺得哪門課比較有專業度? 但我們偏偏就不是知名人物也不是專家,要怎麼讓家長信任我們,向我們報名呢?來看看這篇「宣傳素材對獨立開課的重要性」吧!
你曾想過,自己為什麼要獨立開課嗎?是時間、收入、還是自由的氧氣?
自從前陣子的分享會後,我一直在思考自己是不是需要多強調公開輸出的重要性,以及對於個人品牌的幫助,對輸出不了解的人,可能乍看乍聽之下,對於輸出在網路上這件事可能會覺得:「啊我沒打算這麼高調,我專心做好自己的服務就好,不做輸出也不會怎樣吧?」 ​雖然自己目前對於輸出還在剛起步,但已經知道遠遠不止這些,這
「選擇」總是困擾著所有人,其實會猶豫,是因為在每個選項背後,有我們幫它想像的美好場景,甚至自動放大它,然而幻想越美好、破滅時也就越痛苦,但「選項只是選項」,賦予選項美好意義的是我們自己,其實,我們就是讓自己痛苦的來源。
即便不是為了成為部落客/團媽/保險員​,全職媽媽都需要「個人品牌」,不只為了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更為了你在孩子眼中呈現的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且聽我娓娓道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前瞬息萬變的股市中,正確的投資決策對於每位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近期有關某翁姓分析師的評論,無疑令不少投資者感到困惑與擔憂。該分析師在其Youtube頻道中針對川普政策施下的影響和本週的操盤策略進行分析,但事實上,他的過往預測卻讓人無法信服。不少投資者對該分析師的分析報告表達了懷疑。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在社會上工作的人,除了少數頂尖大學、家庭背景雄厚的那些,大部份開始就職的人,都會面臨到所謂“低薪“的問題。而在講這個題目之前,其實我們要定義一下所謂的低薪是有多低薪?我查了一下我二專畢業後,開始進入花蓮的服務業工作時,大約是民國89年左右,那時的基本工資是15840元。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看朋友分享有感,「好老師」與「好人老師」的差別。有些好人老師,對家長總是報喜不報憂,隱藏孩子真正的問題,高年級導師,如果接到這樣的孩子,除了要面對孩子未及時解決的問題,還得面對家長質疑:我的孩子為什麼以前不會這樣? 我們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界定「好」:好老師、好學生、好客人、好投手……等,只要行為上符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發現自己的才能,並激發自己的潛能。作者分享了尋找才能的方法以及活用和培養才能的建議。
Thumbnail
對於生活導師和課程講師,經過一天的消化與吸收,我對於兩者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歡迎大家來看看我是如何解讀在實人的兩個角色,兩者略有不同卻又密不可分。
Thumbnail
地球海平面上升威脅著馬爾地夫、威尼斯等地區,但更危急的是科技浪潮帶來的生活劇變,對人們造成痛苦和怨恨。科技發展帶來便利和繁榮,但對無法跟上時代的人造成排斥和孤立。在AI時代,人類將面臨怎樣的審判?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當前瞬息萬變的股市中,正確的投資決策對於每位投資者來說至關重要。近期有關某翁姓分析師的評論,無疑令不少投資者感到困惑與擔憂。該分析師在其Youtube頻道中針對川普政策施下的影響和本週的操盤策略進行分析,但事實上,他的過往預測卻讓人無法信服。不少投資者對該分析師的分析報告表達了懷疑。
Thumbnail
  我相信每個在社會上工作的人,除了少數頂尖大學、家庭背景雄厚的那些,大部份開始就職的人,都會面臨到所謂“低薪“的問題。而在講這個題目之前,其實我們要定義一下所謂的低薪是有多低薪?我查了一下我二專畢業後,開始進入花蓮的服務業工作時,大約是民國89年左右,那時的基本工資是15840元。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看朋友分享有感,「好老師」與「好人老師」的差別。有些好人老師,對家長總是報喜不報憂,隱藏孩子真正的問題,高年級導師,如果接到這樣的孩子,除了要面對孩子未及時解決的問題,還得面對家長質疑:我的孩子為什麼以前不會這樣? 我們會在不同的情境下界定「好」:好老師、好學生、好客人、好投手……等,只要行為上符
Thumbnail
台劇《不夠善良的我們》(Imperfect us)突破過往類型限制,以「雙女主」為敘事主軸,簡慶芬和Rebecca作為兩粒糾纏的粒子,彼此妒忌猜疑,卻又攀附依生。編導徐譽庭細膩刻畫「情敵關係」的各種稜角,拆解人性的複雜與矛盾,善良和不善良。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發現自己的才能,並激發自己的潛能。作者分享了尋找才能的方法以及活用和培養才能的建議。
Thumbnail
對於生活導師和課程講師,經過一天的消化與吸收,我對於兩者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歡迎大家來看看我是如何解讀在實人的兩個角色,兩者略有不同卻又密不可分。
Thumbnail
地球海平面上升威脅著馬爾地夫、威尼斯等地區,但更危急的是科技浪潮帶來的生活劇變,對人們造成痛苦和怨恨。科技發展帶來便利和繁榮,但對無法跟上時代的人造成排斥和孤立。在AI時代,人類將面臨怎樣的審判?
Thumbnail
透過五力在課堂上的應用,老師需具備備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動機的能力。在設計引起學習動機的好環節時,需要預評孩子可能的行為與想法。對於孩子的情緒與行為需要有耐心與理解。理想中的好老師,除了需要能傳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同時能成為導師,為學生們指引方向
這個世代充斥著無以名狀的焦慮,以各種型態存在在我們周圍。關於這焦慮是怎麼來的,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說法,心理學家,上班族,學生,大概就算是上流社會也有自己的焦慮。在這裡我想試著討論的是,我們能如何面對這樣的焦慮,是否可以有除了靈性以外的作法。而我之所以想討論,也是因為我本身也深受所苦。 我沒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