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8|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你/我的感受是什麼?

    在每一次的家長體驗課中,我總是會針對事件來詢問家長:「你的感受是什麼?或是你的情緒是什麼?」我得到的回答常常是:「我覺得他無法聽懂我的話。我覺得我需要換個方式。我覺得......」原來要說出自己的感受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我們很常用大腦來思考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但卻很少用心去體驗自己的感受。
    「我覺得很開心、我覺得很沮喪、我覺得很無助、我覺得很憤怒」這些真實的感受,常常被埋在我們的冰山下,但卻是我們最渴望被關注的部分。我引導著家長試著感受自己的情緒,慢慢說出自己的感受;一個很神奇的分享,當要表達感受時,試著將手放在心上,你會更容易用心體會這感受。
    家族治療大師維琴尼亞‧薩提爾提出:「所有的人際互動,都隱藏著一個冰山;」往往我們看到的行為,只是那浮出水平面的10%,而埋在水平面下的90%,更包含了自身的感受、觀點、期待、需求和最終的自我。簡單來說,就是因為有了某些的感受、才出現了想法、更反應了特定的行為。了解對方(不論是大人或小孩)的冰山,能讓我們不執著在行為上,而能更進入對方的心理,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
    今天早上,樂樂又在進幼兒園門口不肯進去。起床、出門、上樓一切都好好的,我實在不知道問題出在哪?上了5天的足球營太開心,不想來上學?拿到新的寶可夢卡太興奮,想在家繼續玩?問了他不肯說...同理、說出他的情緒、讓他做出兩個選擇;在門口僵持不下十多分鐘,他還是不買單。
    我深呼吸了一下,我感覺實在很不爽!對...我用不爽來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不爽這小孩平常過太舒適了,我不爽這小孩出爾反爾的不遵守約定,我不爽昨天明明是爸爸讓他太晚睡,為什麼現在是我來處理他的情緒。我發現...在這很快覺察內化的過程中,我不爽的是爸爸的態度、造成小孩現在的行為;我決定讓爸爸來處理,我打電話請爸爸過來(自己收拾自己的爛攤子),而我必須撤退去冷靜,我需要收拾我不爽的情緒。
    行為:我指責樂樂,為什麼不願意進教室?我指責爸爸,為什麼昨晚要讓他這麼累? 感受:我感覺很不爽、不被重視、感覺很無力 觀點:我不能妥協、我不能先示弱 期待:我希望被尊重、我希望自己是強大的 需求:我需要被尊重、被接納、被認同 自我:因為我是個很自律、有原則的人
    在咖啡廳冷靜的過程,我試著先「薩提爾」自己....;這自我對話,我看到冰山下的我,其實是希望被尊重和認同的,因為我本身是個很自律的人。在了解自己的情緒行為之後,對這一切的覺察和接納就會容易的多。
    在了解對方冰山前,其實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冰山;如同正向教養一直提到的,在對小孩進行正向教養前,最重要的是我們內心的安定;最近迷上薩提爾對話,我覺得這是幫助內心安定一個很好的工具,之後再來多分享技巧和方法;最重要的是,很多時候自己會發現......別將對爸爸的氣,帶到孩子身上。(誤)
    #我不完美但我刻意練習 #正向教養家長課 #薩提爾冰山理論 #你的感受我的行為 #媽寶米奇聊療心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