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文學、戲劇或動漫在塑造角色時,會設計不尋常的事件,以突顯出角色的獨特反應。如果用得好,這會使讀者記憶深刻,並對角色性格有極為鮮明的印象。
這招也可以用在申請大學科系上。跟工作面試不同,大學端不會認定你得有某種專業能力(那是進大學後要培養的),而更看重學習上的可塑性,譬如興趣、動機或利於該領域的性格特質。
所以,某些科系(通常是人文或社科)會說,歡迎學生有各式活動經歷,如音樂、運動甚至卡牌遊戲等,不一定要是知識性強的。但理工科系則可能會說,這類經歷可有可無,因為他們更希望學生能在電腦前、實驗室裡待得住。
但這裡我不打算討論科系性質。而是想說,在突顯自身特質時,用「我是怎樣怎樣的人」這種句型,效果非常差。而是應該透過特殊經歷或事件,來呈現出自己的獨特反應或思維。
更具體地說,最好能有「意料之外、情理之內」的效果,起初令人驚奇,細想又的確合理,從而留下對你的深刻印象。如果真的缺乏這類事例,也可以取他人事蹟再用假設,譬如「若我身處某某情況下,首先會...」
以今年學測的知性考題「經驗機器」(能提供參與者各式各樣的快樂體驗,可持續一生)為例,與其說「我是個喜歡挑戰的人」,不如說「很多人喜歡經驗機器,但我絕對不會考慮進入,因為那缺乏挑戰的隨機性與不確定性,而克服這些我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
其實,驚奇和合理這兩者,一定程度上互斥:想要帶來驚奇,事情就必須跳脫常理,或至少是超乎預期;想要呈現合理,事情就必須是能預知、可預測。雖然這看來有難度,但反過來說,如果真的能夠捕捉到,效果就會非常好。
為了製造先驚奇後合理的反應,最好先塑造衝突點或極端對比,而後加入符合你性格特質的關鍵資訊,譬如某些思維、情感或價值觀,再說明正向轉變的結果或可能性。如此一來,對於驚奇如何促成正向轉變,讀者就會自動用你的性格特質來做解釋,從而強化印象分數。
換個角度說,我們必須破壞讀者的預測機器,製造一段預測失靈的時間,再主動把它修好,方式是放入想要突顯的個人長處。
若劃分成三個步驟:
1.確認你想突顯的個人特質,如勇氣、負責、好奇心等,最好是積極性強的、會促使人們去做某些事的。(所以「隨和」就不太適合。)
2.找到與此對應的、由你當主角的事件、案例或經歷,可以是假設或虛構。事件過程當中要有衝突點或極端對比,以製造驚奇感。
3.強調你在面對衝突或對比時,有何直覺反應、思考分析與行動舉止,它們要能反映出一開始設定的性格特質,並帶來一定程度的正向轉變,或提示我們如何避免未來的負面狀況。
當然,我並不是說要編出什麼驚世劇情,但這種敘事方式,的確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展現自家長處,讓人更容易留下正面印象。
但這樣的敘事材料,不會在需要時自動跑到你面前。所以若想自我行銷,無論是為了申請大學或經營網路社群,都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有意識地去捕捉自己的「意料之外、情理之內」,甚至主動創造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