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但以理書1:8-16
8 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 9 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 10 太監長對但以理說:「我懼怕我主我王,他已經派定你們的飲食,倘若他見你們的面貌比你們同歲的少年人肌瘦,怎麼好呢?這樣,你們就使我的頭在王那裏難保。」 11 但以理對太監長所派管理但以理、哈拿尼雅、米沙利、亞撒利雅的委辦說: 12 「求你試試僕人們十天,給我們素菜吃,白水喝, 13 然後看看我們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僕人吧!」 14 委辦便允准他們這件事,試看他們十天。 15 過了十天,見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 16 於是,委辦撤去派他們用的膳、飲的酒,給他們素菜吃。
講道內容:
第1節:「猶大王約雅敬在位第三年,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到耶路撒冷,將城圍困。」就在這一年,但以理被擄去巴比倫!巴比倫的大軍攻打耶路撒冷,其中一個目的,就是要帶走當中的精英,對他們進行同化洗腦政策,以方便對這些民族的統治。
第3—4節:「王吩咐太監長亞施毗拿從以色列人的宗室和貴冑中帶進幾個人來,就是年少沒有殘疾、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足能侍立在王宮裏的,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尼布甲尼撒王擄去的精英有以下條件。首先,是皇室貴族。第二,要年少、身體沒有殘疾。第三,要相貌俊美。第四,要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俱備,即是要受過高等教育。而但以理和他三個朋友正正合乎條件。
巴比倫的同化洗腦政策,總共有四招。第一招,教育。第4節:要教他們迦勒底的文字言語。但以理他們要接受教育,學習迦勒底的文字言語。其意思是,他們不單要認字,更加要熟習巴比倫的文化,融入巴比倫的生活習慣。這改變務求要令到他們完全接受巴比倫的文化,而且是將最好的一面展示給他們。試想一下,他們是住在王宮的,他們可以接觸的一切都是美好,所有東西都會被精心設計,務求要令他們覺得巴比倫的文化是最優越的!
然後,第二招,改名。第7節:太監長給他們起名,稱但以理為伯提沙撒,稱哈拿尼雅為沙得拉,稱米沙利為米煞,稱亞撒利雅為亞伯尼歌。我們的名字通常由父母或長輩改的,即是代表輩份高的人才可以為我們改名字,所以如果巴比倫王幫但以理他們重新命名,就是代表巴比倫王輩份比他們高,亦有一種控制他們的象徵意義。改一個名背後亦有一種無形的影響力,可以時刻提醒當事人去記住某些特別的意思,從而改變他的想法。例如,但以理這名的意思是神的審判,但巴比倫王要他改名為伯提沙撒,這名的意思是巴比倫神的太太保護皇帝。從此,提起但以理這個人,大家就不會記得耶和華神,而是記得巴比倫神和皇帝—尼布甲尼撒王。
第三招,權位。將權力同職位加在別人身上,從而去改變他們。第四節:足能侍立在王宮裏的。巴比倫王要訓練他們。在三年後,讓他們有能力可以侍立在王宮之內,即是如果他們通過考試,他們就可以得到職位。在王面前,與王一起商量國家大事。
但以理他們本身是皇室貴族。在猶大國的時候,他們有機會成為國家的重臣大官,現在來到巴比倫國,明明只是被擄的二等公民,但卻仍然有機會做官。這是很容易權慾薰心、甘心被同化成為巴比倫的一份子。
最後一招,飲食。通過飲食,達到同化和洗腦的效果。第5節:王派定將自己所用的膳和所飲的酒,每日賜他們一份,養他們三年。這些飲食一點都不簡單,是王將自己的飲食分給他們,即是他們的飲食是和王一樣。有最好的飲食是最容易消磨人的意志,使他們對巴比倫王鬆懈,接受巴比倫的文化。
為了拒絕被同化,拒絕忘記神、忘記神子民的身份。但以理他們必須去抗衡,他們選擇了拒絕王的膳食。這亦是基於實際的考慮。權位,他們未擁有,要受訓完三年才有,而且有權位是可以幫助到他們照顧自己的同胞。改名,他們無法抗拒的,別人要如何叫你,你無法選擇。
至於,教育,這對他們有實際的幫助,他們要繼續為神生活的話,就需要接受教育去適應環境的改變。因此,他們選擇在飲食方面去拒絕被同化,他們可以不食王膳,改食其他。
除了實際上可行之外,他們亦有其他原因去選擇拒絕王的膳食。第一,這些飲食是拜過偶像巴比倫神的,所以接受這些飲食就會沾污自己。第二,接受王的飲食等同與王結盟,認同王的一切,有立約的意思。
不過,我們要留心的是,但以理他們的抗命並不是公然和公開的。相反,他們是暗地去做,他們為別人的著想,免得連累其他人,所以他們決定暗中去做,而且和別人協調去做。第8節:但以理卻立志不以王的膳和王所飲的酒玷污自己,所以求太監長容他不玷污自己。但以理找太監長商量,希望得到他的認同。然後,第9—10節: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眼前蒙恩惠,受憐憫。太監長對但以理說:「我懼怕我主我王,他已經派定你們的飲食,倘若他見你們的面貌比你們同歲的少年人肌瘦,怎麼好呢?這樣,你們就使我的頭在王那裏難保。」太監長回應但以理,說出自己的難處。
經文強調神使但以理在太監長面前蒙恩得到憐憫。即使但以理有智慧地用協商的方式去解決事情,但最重要的仍然是神的幫助,神令到他們可以在太監長面前蒙恩。否則,太監長根本不會和他們商量,更不會說出自己的難處。因此,但以理他們就決定轉向和太監長的下屬委辦去商量,討論下實際上如何執行,如何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法。
於是,但以理提供一個折衷的方法,第12—13節:「求你試試僕人們十天,給我們素菜吃,白水喝, 然後看看我們的面貌和用王膳那少年人的面貌,就照你所看的待僕人吧!」
結果是神十分看顧但以理他們。第15節:過了十天,見他們的面貌比用王膳的一切少年人更加俊美肥胖。他們可以正式拒絕王的飲食,不用怕被王的飲食沾污自己!
但以理他們為了忠於耶和華神,拒絕被同化洗腦,他們拒絕成為巴比倫的一份子,他們用拒絕王的飲食這方法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是神的子民。
今時今日,我們可以用什麼方式去提醒自己,提醒自己是神的子民呢?
我們應該要小心被世界的同化洗腦。我們處身的香港,我們所受的教育,我們所處身的文化,一直都在對我們進行同化洗腦的政策。無論係回歸前的英式教育定是回歸後特區政府的教育,都係一種同化教育,對我們來說,每一種世俗的教育都會沾污我們的信仰,都會影響我們對神的效忠。
我們需要學習但以理,不是完全拒絕所有,而係需要分別為聖。我們要意識到同化洗腦的存在。我們要小心提防,提醒自己不要被世俗沾污自己,影響我們的信仰。
但以理他們拒絕政權的同化,是因為他們知道政權會過去,永遠長存的是神的國。第一章第21節:到古列王元年,但以理還在。這是一個首後呼應,第1節,說巴比倫王攻打耶路撒冷,巴比倫開始稱王稱霸,但到第21節說古列王元年,古列王是瑪代波斯帝國的王,亦即是代表巴比倫帝國已經滅亡。
由巴比倫帝國興起到滅亡,但以理仍然存在。這是象徵著人的政權會過去,但是但以理所信的神仍然存在,我們的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神。基於這個原因,我們無論何時,都要拒絕世俗的同化,保持聖潔國度子民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