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3/25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到底誰去告狀?

    「到底誰去跟我老闆告狀?」H忍不住一直質問,知道來龍去脈的人都忍不住想,與其在意誰去告狀,為什麼不用行動證明這狀告的是真還是假?為什麼不是去找出來是不是工作上的溝通哪裡出了狀況,才導致這樣的誤會?
    C忍不住問H:「到底誰去告狀?」H說:「這我不知道,我也不清楚。」C說:「我明明就有回應啊,到底是誰說我都不理睬的。」C心中忍不住的murmur,但沒繼續回應H。
    H和C分別是兩個開發案的成員,但這兩個開發案都是和同一個單位合作,由於開發案必需仰賴該單位名義申請足夠經費才能購入需要的儀器,因此公司極度看重這兩個案子,而且該單位和公司長期配合,是相當重要的合作夥伴,這兩個開發案的對應人員是該單位的資深經理P。
    P不只一次跟C說,H是否很忙,否則怎麼好像沒空處理這個開發案?還是所有案子都找C比較方便?C委婉的告知P,兩個案子有不同之處,H負責的部分,不是C能夠掌握的,但會把訊息轉告H,請H盡快照原定進度進行,就這樣C前後轉達了三次訊息,H收到訊息的回應分別是:「喔!知道了!」「為什麼P找你,不找我?」「我有留訊息給P啊!但他沒回應我,那我該怎麼辦?」C比P來的資淺許多,而且聽其他同事說過,H所屬的單位向來不喜歡其他單位插手,即使是好意幫忙,稍有不慎都會被誤解為「搶功勞」,所以C盡量保持距離,但面對P越來越不耐的反應,甚至最後P問C說:「這案子非得要H處理嗎?還是你們公司覺得這個案子不重要,哪可以考慮暫緩或是撤銷。」這怎麼可能發生呢,C明知道H手上的案子比自己的重要得多,C趕緊再次呈報主管M,請求協助。
    隔壁單位的成員就像隔壁鄰居的孩子一樣,不是可以任意苛責與管教,每個主管都有各自的領導風格與方式,但如果會影響整個公眾利益時,該告知的還是得告知而非袖手旁觀。
    M問C:「P先前不是反應過了嗎?你沒提醒H嗎?」C說:「有啊!提醒了三次,H也有在跟P討論,我也不知道到底他們之間有什麼細節出狀況,P總說很難聯絡H,H則問我為什麼P找我不找他,又告訴我他有留訊息給P,P沒回應,問我該怎麼做?我只覺得H怎麼不直接打電話給P,或是乾脆跟P的團隊召開視訊會議,但我比他資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H說,我和P是第一次配合,但是H和P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我以為H應該比我還熟悉。」M聽得點點頭說:「我知道了,本來不想跟H的主管說,這樣感覺像是我們去打H小報告似的,但這下不說也不行,我跟H的主管說一下好了。」
    C才跟M報告完不到一小時,就接到H的訊息問:「到底誰去跟我老闆說我都沒在處理這個開發案?我明明就留訊息給P,他沒回我,那要我怎麼做?還是P又跟你說什麼?」C小心翼翼地說:「我什麼都不知道,P也沒說什麼。」H掛完電話後,C跟M報告說:「H說他會打電話給P,但H一直問我到底誰跟他老闆打小報告,我只說我不知道。」M點點頭說:「你本來就不知道,你幫忙留意一下H的案子,如果P還有反應什麼,你再跟我說。」
    M想起方才跟H的主管L提起這件事,M同樣也是面對比自己資深許多的L,加上L先前曾經誤會M搶功勞,雖然後來都解釋清楚,但總是有些疙瘩在,H的辦事效率其實M早就看出來了,不過犯不著去指導別單位的成員,就像隔壁鄰居家的孩子,沒有資格去指正或是干涉別人怎麼教小孩,但事關重大,M也不得不開口提醒L要關切,果然L第一時間就問:「是這樣嗎?是P跟你說的?」M身為主管,擔心無辜的C背上黑鍋,就跟L說:「是啊!P上次跟我們開會時順口提到的,又過一星期,P又請我們轉達訊息催促H,所以我才想是不是你們單位最近任務多,有點耽擱了,所以跟你說一下,記得提醒H趕緊處理,不然P想暫緩。」M也是戰戰兢兢地掛上電話,完全瞭解C不想得罪H的心情,對M來說經歷過一次就夠令人難受的,實在不想再跟L的單位槓上。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有時候面對競爭對手,往往只在意能力的差異、策略的應用,卻忽略有時候「用心」也是一種隱形的能力,職場上的能力都可以透過訓練養成,只有「用心」是無法被養成,有時成敗不是能力差異,而是多一分用心。
    後來C回報M:「我終於知道為什麼P不想理會H了。我發現H不管是在群組或是信件往來,對於P的語氣都忽略該有的禮貌,但P就很在意這些職場倫理,還有H大概被施壓了,所以就跟P提出視訊會議要求,問P是否可以今明兩天開會,P向來是習慣按照schedule走的人,除非緊急否則他不喜歡臨時開會,P告訴H最快也要三天後,就是星期五,但H告訴P,這天喬不出時間跟他開會,H後來才告訴我這天他排休,問我可不可以幫他出席P的會議,我說你要先跟你主管說,你主管和P都同意,我當然願意幫忙,但我就是幫忙記錄而已,案子細節還是要請你或你們主管跟P確認。」M點點頭說:「你處理得很好,也觀察出來問題,那週五你就幫忙cover一下吧!」M忍不住想著,怎麼H都跟P配合一年多,H的能力也還超過C,但反而不如配合三個月的C,馬上就抓到P在意的這些眉角,有時候勝出的不見得是能力,而是用心與否,畢竟能力可以訓練養成,用不用心卻無法養成,端看個人而定。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常常我們總是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會輸給競爭對手,但卻不小心忽略了「用心」也是一種隱形的能力,有時候不是能力不及,只是少了一分用心。
    #海邊小鎮的工作日誌之用心比能力重要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