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4|閱讀時間 ‧ 約 1 分鐘

禪林寶訓筆說

宋、妙喜、竹菴輯 清、楚衡雲峯智祥
此節明上下取利之弊
此節明上下取利之弊
夫在公者、取利不公、則法亂。 在私者、以欺取利、則事亂。 事亂則人爭不平。 法亂則民怨不服。 其悖鬬諍。不顧死亡者。 自此發矣。是不亦利誠亂之始也 夫者承上起下之辭。 在公者。應上尊崇一輩。取利不公。所令不行。法則亂矣。 私者。應貧賤一輩。取利以欺。則名分喪失。事則亂矣。 事若亂。彼此不分。強弱競爭。無所分曉。 所以人爭不平矣。法若亂。以法凌人。無分曲直。理不能伸。 所以民怨不服矣。如此上下交亂,雖有法度。民則不從。 。乖也戾。違也。 事無分曉。鬬諍便起。 由是人之不顧死亡者。皆從此一利字發之矣。是不亦。 如云豈不是利字,誠亂之始也。 至此方纏結還太史公歎息之意。
宋、妙喜、竹菴輯 清、楚衡雲峯智祥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於1963年生於馬來西亞彭亨,1988年畢業於當地理科大學 (University of Science, Malaysia)。 在大學期間便對觀禪產生熱切的興趣,畢業後,在高中教了一年半的書,愈加對世間事物感到厭離,嚮往修行,於是辭職,幾年間都全力修行,28歲在馬來西亞佛教禪修中心 上座部傳統剃度出家。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