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rasayrou Green
在人生地不熟的日本上班,踏入職場後要怎麼存活下來?Green用自己碩士班的論文,來解釋日本職場的「生存第一守則」。
白話一點就是:「照做就對了。」
■當綠綠還是MBA碩士生的時候
在討論「照做就對了」這句話之前,我想要先引用自己多年前在中山大學MBA時期所撰寫的碩士論文。當時的論文是透過質性訪談探討學習歷程。進而抽絲剝繭地去理解一些能力優秀的學習者的學習樣貌。分析方法就是把訪談的逐字稿進行「解構和分析」,比對訪談對象彼此在學習歷程中互相雷同或是不約而同的學習Pattern。訪談對象有樂手、音響設計師、活躍的業餘音樂人。在整理這些人的訪談逐字稿後,我在交互比對之下得到一個重要的結論,也就是下列這張圖。
這張圖是以圓圈來代表「學習領域(場域)」,虛線代表學習路徑。起點是A、目的地是B,抵達核心的獎勵是能夠獲得「更進階的知識」或是「關鍵人物們的認可」。
年輕的時候,我個人對於進入新組織的想像是「路徑①」,我們總認為可以透過某些方式有效率地直抵核心。但後來我發現,這類型的學習路徑通常是必須靠著特殊連結,比方說「父母的關係」、「誰的誰幫你拉關係」等等這類型的後門,通常就算抵達了組織核心,也不會有任何報酬和喜悅。反而會因此心虛自己做事沒有腳踏實地,而造成自己的經驗沒有說服力和自信。
而在我論文最後,發現那些優秀的學習者走的學習路徑都是「路徑②」。在看似不斷繞遠路打雜的過程中,花時間去慢慢靠近組織核心。因此我得到「進入一個組織最有效(進入核心效率最快)的學習方式,就是從基層的打雑做起」這個結論。
書面上能夠解釋的理論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打雜」本身的使命感,會帶給學習者「在立場內的合法性」,讓我們有理由在這個場域裡學習而不會有違和感。藉以認識更多成員,並且在羈絆和交情的層層建立中,產生交流、靠近核心。
■「把打雜當打底」實際應用在日本職場
進入日商時,我也是抱著這樣的心情從基層做起。內容舉例來說就是:準時甚至提早到公司、協助舉辦會議、進行會議紀錄、整理辦公室的郵件、共用桌椅環境整潔、整理延長線、協助製作新工具的使用教學發給組內的夥伴。上述這些工作,既沒有特別的技術性要求,也和我的業務工作都沒有太直接的相關。然而,在做這些事情的過程中,你會慢慢習慣核心成員在過程中所提及的「生字」,你會認識很多成員(解決庶務的大姐)。一旦協助到了前輩,他也會因此在你平常遇到狀況的時候,主動過來協助幫忙(因為你協助了他不擅長的新藍芽會議喇叭的使用)。
打雜有時候很蠢、有時候很累,有時候還要挨罵,是一個非常辛苦的位置。然而,新人時期的打雜卻是賦予自己強大的「學習立場」。因為「雜務被完成」也是一種貢獻,既定成員會記得,也會認可。一旦你能透過這些小地方慢慢地去付出貢獻,既定成員也會慢慢對你產生責任感。身為前輩的思維便會進入一種正向的認可思維「因為新人很努力,所以我有責任栽培,不然就是一位失責的前輩。」一旦自己的團隊,對身為新人的自己產生了這樣的氛圍和風氣,你就很容易「得人疼」。
■靠著自己力量抵達核心的報酬,是甜美的。
能夠體驗到這個轉變的時候,那麼恭喜你,你正式地跨過了第一個關卡,確立了第一段正向的前後輩關係,也正式地存活了下來。在遇到下一個工作瓶頸之前,可以稍微地在繁忙地日常業務中,稍微體會一小段在辦公室裡的歲月靜好,在這些恬淡地談笑日常中,去慢慢地感受自己努力得來的隸屬感。自己有著明確的任務,也開始對夥伴熟識,關係開始確立,彼此開始產生交流。
而我們也終於可以稍微放心地,跟著大家的笑話笑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