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5/26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正念靜心】在疫情中看見自己

在疫情中,學會與自己相處。(圖:Tanjir Ahmed Chowdhury on Unsplash)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發表日期:2021/06/29
本文彙整自精神科門診的診間絮語、認知行為治療與正念心理治療的經驗,所有對話皆已改寫,去除所有可以標示出特定身分的描寫。若有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COVID-19疫情嚴重影響臺灣,經歷一個多月自我防疫管理,第一波的急性心理反應開始緩解,伴隨而來的是第二波的長期心理衝擊,「持續保持希望」六個字已經無法解決問題。COVID-19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我們對自身的理解,看見與安頓自己是解除疫情焦慮的唯一方法。
COVID-19疫情對我們身心的影響
長達一個月的三級防疫警戒,對台灣社會與個人帶來許多影響。雖然第一擊的感染人數逐漸下降,但來勢洶洶的COVID-19/Delta變異病毒又打響警鐘。
根據國外研究報告指出,在疫情期間,民眾可能會遭遇到生涯計劃打亂、工作變化、收入減少、家庭衝突等各種壓力。
壓力對個人而言,常會引起心理反應例如恐懼、焦慮、焦躁不安、專注力減退、憂鬱等症狀,常見的生理反應包含失眠、頭暈、頭痛、胸悶、喉嚨異物感等症狀,常見的行為反應則牽涉到飲食習慣改變(可能為暴飲暴食、催吐)、人際衝突、自我刺激或自我傷害行為增加、接觸與增加使用成癮物質(例如酒精、香菸與其他物質)。
COVID-19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鏡,映照出來的,不只是各級政府與衛政體系的結構問題,也映照出我們對自身的理解與相處。
焦慮:當我們無法掌握未來
大部分人都能夠在理智層面上理解,未來是無法掌控的。但在我們下意識裡,總是習慣去掌握住能夠重複又能夠預測的一些數字、日期或是趨勢。
即便是大部分人已經清楚明白,COVID-19病毒不斷變種與擴散,疫情貌似沒有終戰的一日,民眾卻還是不斷想要透過更多資訊、詢問,找到那個疫情結束的日期。即便是原本退休、生活平穩之人,疫情影響其食衣住行,也被迫要理解與評估疫情對其生活的影響。
想要掌握未來的思考模式,是疫情映照出來的第一個自我。
越是無法掌握結果,情緒越焦慮。越是努力去掌握與控制,焦慮越嚴重。
如果能夠接納這樣的不定,焦慮才有辦法緩解。
焦慮:數字與圖表的迷思
疫情焦慮籠罩著整個臺灣,在媒體與網路喧囂,甚至取代平日的招呼用語。
在COVID-19疫情之中,不管是政府、科學家或是網紅,會透過數字、日期、折線圖或是柱狀圖來解釋疫情,期望透過這些客觀的數據或圖表讓民眾理解疫情的現況,舒緩民眾的疫情焦慮。
然而,客觀的數據或圖表並不是萬靈丹。許多時候,即便有資訊正確的數據與圖表,焦慮反而被促進與放大。因為對人類而言,焦慮之所以緩解,是因為人類選擇性看見人類想看見變好的部分,而不是事實真的好轉。如果我們心中已經預期疫情更為險峻,我們看見的與感受的疫情資訊,就會是被我們自己情緒篩選過的,那些更為負面的訊息。
選擇性觀點,是疫情映照出來的第二個自我。
將焦慮情緒與閱讀資訊分離,是數字與圖表焦慮的唯一解藥。
如果發現自己情緒狀態處於焦慮狀態,請停止在這個時間點閱讀疫情數據與報告。
憤怒:為了證明我們的努力與付出
事實上,客觀的數據或圖表並不能夠有效地舒緩焦慮,因為其實大部分人內心都清楚明白,在疫情面前,科學預測根本無法解釋或攔堵各種疫情的人為破口。試圖尋找合理的解釋是舒緩自身焦慮的一種行為,解釋本身其實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做了甚麼。
所以不管從新聞媒體或網路上看了多少最新訊息,不管看見政治或公衛醫療學者說了甚麼,有些人總是帶著強烈的不信任感,質疑其中帶著某些隱藏的貓匿。
因為質疑這個行為是人類自我努力的證明。我們其實很清楚,如果自己成為了政府或學者,自己可能也無法回答或解釋某些疑慮。但我們還是要提出疑問,或是去尋找某些與我們內心臆測一致的觀點來證明我們自身的存在。
在疫情之中,我們每個人實在太渺小了,渺小到似乎自己一個人做甚麼都無法改變疫情。這種憤怒轉化出來的焦慮,就這樣散射在我們困頓的疫情生活之中。除了和立場不同的朋友翻臉,和同住的家屬翻臉,也有人和學會和自己翻臉而傷害自己。
即便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還是常常下意識期待別人看見我們的努力。
許多人很努力地配合政府服疫,關店、減班、犧牲收入,卻看不見旁人一致的努力。媒體與社會目光,總是集中在那些導致疫情破口的戰犯。我們處在一個有罰沒有賞的國家,努力與付出難以被看見。
這些犧牲終究會創造出憤怒,因為犧牲帶來的喜樂,依舊是宗教上的一種不自然反應。
行為改變了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認知又影響了我們的情緒。
希望別人看見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是疫情映照出來的第三個自我。
停止憤怒最好的方法,是回到自己,讓自己看見自己的故事。
抗拒:不想承認的未來
與前面描述不同的是,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東西都是無法掌握的。
我們都聽過一句話: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
壓力與焦慮,是生命本質;在壓力之下尋找與調整生活方式,是生命的進行式。
在疫情之中,我們努力調整生活的方式與步調。但期望解封後可以回去原本自由奔放、不受任何拘束的日子,卻是一種自我創造出來的幻想。作為國小成績優等的晚讀生,台灣只是進入COVID-19國中裡的一個天真小孩。在國外,COVID-19已經引起各種生活科技、教育與工作型態的改變;但在台灣,在我們身邊,卻還有那麼一大群人,期待回復到原本習以為常的日子裡。
從生理學上來看,抗拒改變就是否認自己生命存在的現象。因為我們的細胞每日都有所凋亡。
從心理學上來看,抗拒改變是一種退化反應。抗拒改變就像是心理癌症,會引發一連串長遠而且難以治癒的心身連鎖反應。
即便是現在的10幾歲到30幾歲年輕人,未來10年的生活也會跟過去10年有很大的不同。
不想改變,是疫情映照出來的第四個自我。
而接受與擁抱改變,是我們走出疫情影響,移動到下一個安身立命狀態的唯一解藥。
希望:總是潛藏在社會忽視的角落
然而,疫情帶來的不僅僅是絕望、焦慮、憂鬱與憤怒。
隨著疫情時間越來越長,在臨床上,我們也觀察到許多疫前所謂的宅男宅女漸漸發現自己宅不起來,無法像疫情前一樣安穩的宅在家裡,對原本熱衷的室內活動漸漸喪失興趣,想要外出走走散心,甚至冒出想要與朋友邀約出遊的想法。
有些拒學症的小孩,在遠距教學體制下,因為不必面對班上討厭的同學,遠距上課變得更認真與努力。
也有些人,擁抱改變,大幅度改變自己的公司營運模式而且獲得成功。
人類其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也不如我們自己所想百分之百認識自己。
疫情焦慮:安頓自我的幾縷良方
面對持續的疫情,在這裡提供幾縷安頓自我的帖方,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初步與自己的焦慮共存。如果在努力的調適與練習後,依舊難以安頓自己的情緒與生活,歡迎找專業的精神科與身心科醫師求助。
安全(Safety)
  • 保護自己:保持自己健康與安全,像是戴口罩、勤洗手、回家消毒與接受疫苗施打。
  • 觀察別人如何改變:學習好的改變與調適,創造新的安身立命。
健康(Health)
  • 減少甚至停用香菸、酒精或其他物質:與一般人認知不同,大部分這些物質都有某種程度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會強化焦慮度,也無法解決造成焦慮來源的疫情影響。
簡單(Simple)
  • 設定固定時間追蹤疫情資訊:多不如少,定時,也固定閱讀時間長度,關注官方平台,例如「疾管家」或每日即時的官方防疫會議公告。
  • 封鎖與刪除多餘的社群群組或媒體:跳出Facebook, Instagram等社交平台的同溫層,跳出充斥對自己無效訊息的Facebook Messenger, Line等社交軟體群組,取消YouTube, Instagram或Podcast的訂閱,減少即時資訊的接收焦慮。
  • 減少無謂的人與人的連結:網路時代,人與人的連結被無限放大。人與人的連結成為一種貪念,有時候也變成為一個膚淺的數字。疫情當下,不妨花點時間審視在自己的人際網絡中,找出哪些人才是屬於自己核心的重要他人,更新聯絡資訊,透過電話或視訊電話建立穩固連結。
智慧(Wisdom)
  • 切割情緒與資訊:有情緒的時候,先處理情緒。不要伴隨著情緒去閱讀或評斷事情。
  • 放棄想要掌握一切的習慣:學會滾動式調整的「滾動思考模式」。但滾動式思考不是滾動式掌握,也不是無時無刻思考,請將思考時間設定在白天,睡前滾動式思考很容易造成失眠。
  • 放棄想要回到過去的念頭:「想要」的思考,是浪費能量與時間的,雖然它有其心理意義,但這部分建議可以尋找專業的心理治療師或精神科醫師幫助。
正念(Mindfulness)
  • 回歸當下行動:找出一些可以立刻做,立刻改善自身處境的事;不要只是接受與思考。行動時,專注體會當下所行所經驗之事、感覺、情緒與思考。
  • 練習靜功:最簡單的就是正念呼吸練習,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聆聽正念呼吸錄音檔,每日持之以恆的練習。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