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劃「單元式分享」的時候,是因為我覺得,可以講的東西一定非常非常多,但每個班級就是只有這麼一節課的時間,不太可能所有要點都講到,所以就設計成一個連環式的東西:
這四樣東西其實它們有時間先後順序,是一連串的東西,但看完這個條目你會發現細想一遍東西是真的有多,一節課就是側重「只能講一件事」,所以就是東西列出來,留給高中生選擇他們想聽的主題。
3
最辛苦的是教授訪談,整個環節是先擬問題卷、寄信約時間、錄音檔製成訪談稿,以及徵求教授意願,能不能剪接成音檔分享給高中生聽。
整學期下來只有兩個月可以做這件事,三月中決定好內容,五月中就要出發,所以短短八週要把上面的事情全部做完一次,時間壓力下真的很累人,最後總共完成 10 多位老師的訪談。
想做教授訪談是因為:有太多的資訊很需要老師解答。
比如說:面試的時候到底老師們都在乎什麼?還有太多科系一上來讀,整個環境跟學習方式會怎麼樣和想像的不一樣?以及為什麼不要把學校當成職業訓練所 ... 等等的內容,希望給同學們一些平常不容易收穫到的認知和參考。
雖然最後期末評鑑出了點意外,讓這份其實構思還挺完整的專案,被評審老師團評了一個低到炸裂的分數。
為什麼現在的我不想多在乎成績的原因?就是從這門課開始的。
學習?
或許很多地方會需要成績來斷言我們的自身能力,卻未必要透過學分達成。
在第一次專案期間,指導老師問過我一個問題說:你有興趣做接下來的專題嗎?
舊制的不分系專案有三次,共 18 個學分,在我當時修第一次課,整個課程內容大多都是由我的想法跟行動構築起來的時候,雖然很累但感受度真的很好,所以確實有興起修第二次專題的念頭。
當時我就跟老師說:應該會,畢竟外系的課如果都是這個學分數在修,對我而言比起上上普通的課,都只是坐在那邊要舒服、有效率的多。
最後不去上的原因有兩個。
一開始影響我的是成績問題,只得到 68 分,就算我是不太在乎分數的人,努力了整個學期「只有這樣」,還不是指導老師評出來的分數,真的挺難看,我的底線一般是 70 分,68 真的無疑是被羞辱。
其中的迂迴曲折不多贅述,回饋心得滿分 120,400 位高中生給的平均分突破 90 的情況下,我只能說這分數真的太不客觀。
第二個問題更直接,但是是由很多狀況拼湊起來的:發現我搞不清楚,做了這麼多,我要的是什麼。
我之所以分享這個課,是因為上完,其實根本也不是上課,就都是由經驗構成的,做了會得到什麼、收穫什麼,全憑計畫過的東西,還有別人的反饋而定。
在和指導老師以外的老師接觸的時候,我被問過最多的一次問題就是:為什麼要做這個?
全部聽口氣下來,並不是在問「做這個有什麼用」,就是好奇我怎麼會做這些事。說實在,忙到後來我自己也糊塗了。
分明是想讓跟我一樣曾經迷惘過的同學們,可以藉由完整的計畫和分享,得到他們想要的資訊,並延伸出他們有將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權利,這種感覺。
結果我最後卻有點「茫了」。
我沒有點透的是,當時的我,正在透過專案來證明自己,可是好像某部分失敗了。
失敗的並不是說做這件事糟透了,不然也不會得到超過八成同學給予好的回饋;而是我居然把我這個人能做什麼、有什麼價值,就這樣大意的交到了評審老師們的手裡,讓他們在最後隨意的了結這門課。
即便後來明白,這大多是課程規定不清、體制紊亂的調適期,還是讓我受了不小的挫折,因為「成績不理想」卻上升到像是「人格被否定」,所引起的自我懷疑才是真的吃大虧。
後來我才漸漸想通指導老師課後問過我的一個問題:
你要怎麼樣在不是學分推動的情況下,找到自己做想做的事?
這倒是。讀書是為了要賺錢、搶學分是因為要畢業、要分數是因為有付出、生小孩是因為要成家。
但好像卻沒有人願意說:學東西可以不用靠學分、讀大學不是為了考研究所、拿學歷不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方便。
這種一次又一次的借由外力,來推動自己人生的每一個階段前進的做法,我想當有一天所謂的「課題」發酵,享受的並不是成績、學業帶來的特權,而是承受每當轉機來臨,卻隨意的把自己交由體制決定自己價值的苦果。
幾經掙扎,二上一開學我就傳訊息給老師說:休息吧,不做 (專題) 了。
我需要點時間明白,當今天我可以不再被成績定義,我還可以為自己做哪些事。
各取所需
你已經讀到文末了。
我相信有的人直到現在看到我這種不重視成績的想法很蠢,我只能說就是各人過各人的,各取所需。
就是說,做你的事呀,今天你為自己的生活已經想好的路,自己走著喜歡就好,不用特地想說服我:這樣的想法有沒有意義?
三個月以來,我已經陸續揭示我心中看到的很多雙重標準,以今天的內容來說:大學是大學、工作是工作,工作如果要求多益 800 很合理呀,大學要求畢業門檻 800 那就奇怪了,因為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啊。
又或者,我很努力上課,為的是一句:出社會之後的老闆會看成績單。
這件事弔詭在於:你不是已經有學歷了嗎?如果要看成績單的話,為什麼我不去看本科系有考證照的那些人就好?或者我將來想做的工作,有沒有這樣的老闆?還是這樣的老闆是誰,我們認識嗎?
是,未雨綢繆很重要,但真的要等到出社會,才用大家各自的人生來驗證許多話語的真偽,
我們以為自己在讀書,其實是在賭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