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讀書人選書】自炊時代的飲食指南-《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如今熟悉馬卡龍和國王派的人,比熟悉鹹梅糕的人多,我覺得可惜。請朋友體驗這批古典的美味茶食,將之當成全新口味來享受,這是一個老派台北女子的心意。

「料理」是三級警戒期間,許多人或許會深有共鳴的話題。不只是親自下廚的過程,因為不需要通勤省下來的時間,似乎也讓更多人能更有餘裕地安排自己的飲食與步調,雖然失去了外出的自由,但整體的生活品質反而獲得相當的提升。與此同時,《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這本與「料理」有關的書,也以文字撫慰了不少人的「胃口」,其中關於各大名店的敘述,想必也讓不少人開始規劃解封後的踩點探訪。

以購物為題 寫台灣傳統料理的品味享受

《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題目寫的是「購物」,更精確地來說,是關於「食物」的購物。在這條路線上,不只切仔麵、各式茶點,就連甘蔗汁都在洪愛珠的狩獵範圍中,而地域更是近於台北蘆洲,遠至南洋馬來西亞泰國等地。因為家族人口多,外婆、母親都是善於料理的匠人,作者從小就浸淫於口味豐富的食物教育中,而在購物、食物等敘述的背後,則是豐富的食物知識,及對於母親與外婆的思念之情。
天未亮即熬湯,麵湯是規模經濟。深鍋入清水,水沸起,其他鋪子多放大骨,大廟口更煨浸以巨量的豬肉。三層肉為主。兼有嘴邊肉和肝連。大塊肉在清水裡煠,肉成之時,湯已深濃。入口鮮滋滋油汪汪,清香腴美。愈近打烊十分,湯頭愈呈乳白色。

「食記+散文+食譜」 三種功能一書滿足

以俐落、乾淨的文風,將「色香味俱全」表達地淋漓盡致,《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書寫的包含作者本人的回憶、店家與食物的介紹,就連在地歷史也不放過。其中,關於煮飯、滷肉、芋棗等食物的料理方式記述甚詳,一步一步的料理步驟,更讓人有種買了一本「食記+散文+食譜」,物超所值的感覺。
名為「老派」,但對筆者而言是一種謙稱,尤其是在義大利麵、咖啡廳等西式餐點橫行的現代,《老派少女的購物路線》似乎更趨近於對於傳統飲食的懷舊。或許因為繁忙、想要維持身材,許多人將食物僅僅視為一種維持生存所需要的物質,但透過這本作品,洪愛珠說明了飲食是如何該被視為文化甚至是一門藝術,尤其是對於以小吃聞名世界的台灣人而言,更是應該細細品嚐的作品。
金石堂網路書城:https://reurl.cc/VEeVAQ
讀冊二手書:https://reurl.cc/pgXEOx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週介紹一本書 (國定假日不定期加碼) 主成分:臺灣文化、社會科學、歷史、文學 ⚠️不含投資、雞湯書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作為冷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49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不只讓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聲名大噪,小說中作為威權象徵的「老大哥」,甚至比小說可能本身更加名聲響亮。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翻譯成300多種語言,譯本數量甚至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安托萬·迪·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作品《小王子》,可以說是經典文學的代表。不過縱使看過英華文、英文版本,筆者卻始終沒有用自己的母語——「台語」或「客語」,閱讀這部作品,直到這次買了前衛出版的《小王子台語
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隨著時代進展,每個城市鄉鎮都在急速變遷,這樣的感覺或許對於異鄉的遊子更加深刻。當新的進步來臨,有的舊事物也將永遠消失,也正是這樣的感觸,讓原名張彥之的西西,決定寫下長篇小說《我城》,將眼前處於1970年代劇烈變遷的香港,以文字記錄下來。
陳澄波——死於美術節的藝術家,曾寫下台灣人首次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的紀錄,卻因為二二八事件死於國民黨之手,甚至成為威權政治下的禁忌,一度被除名於正統教育之外。縱使如今距解嚴已久,長期的噤聲卻已經讓他的故事只剩下「帝展」與「二二八受難者」兩個名詞,但不論是輝煌的成就,或是諷刺的結局,都不足以代表陳
作為冷戰時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1949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1984》,不只讓作者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1903~1950)聲名大噪,小說中作為威權象徵的「老大哥」,甚至比小說可能本身更加名聲響亮。
不論教育或各種宗教,都告訴我們應該心存感激,但事實上我們對母親的情感,卻往往是愛恨交織。包含對於母親的不完美,或是自己無法達到對「孝順」的期待,夾雜著憤怒、矛盾、愧疚等情緒,讓大多數人難以正視自己對母親的情感,然而這樣無解的倫理難題,讓這樣的關係終將往下綿延。
翻譯成300多種語言,譯本數量甚至被認為僅次於聖經,安托萬·迪·聖-修伯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的作品《小王子》,可以說是經典文學的代表。不過縱使看過英華文、英文版本,筆者卻始終沒有用自己的母語——「台語」或「客語」,閱讀這部作品,直到這次買了前衛出版的《小王子台語
以韓國從1978年開始的「零犯罪村運動」為背景,《我殺死的男人回來了》描述了一個連續15年未出現犯罪的小村落,卻在即將創下全國紀錄前夕,發生了離奇的案件。藉由小說的發展,讀者將了解原本應該引以為傲的「美德」,如何成為引人犯罪的枷鎖,而「零犯罪村運動」又為何註定失敗。
隨著時代進展,每個城市鄉鎮都在急速變遷,這樣的感覺或許對於異鄉的遊子更加深刻。當新的進步來臨,有的舊事物也將永遠消失,也正是這樣的感觸,讓原名張彥之的西西,決定寫下長篇小說《我城》,將眼前處於1970年代劇烈變遷的香港,以文字記錄下來。
陳澄波——死於美術節的藝術家,曾寫下台灣人首次入選「帝國美術院展覽會」的紀錄,卻因為二二八事件死於國民黨之手,甚至成為威權政治下的禁忌,一度被除名於正統教育之外。縱使如今距解嚴已久,長期的噤聲卻已經讓他的故事只剩下「帝展」與「二二八受難者」兩個名詞,但不論是輝煌的成就,或是諷刺的結局,都不足以代表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每個人在長出自己的顏色前,都有那麼一段被深深影響的過程,在這本書中,可以一見洪愛珠被家庭的愛浸泡、被當時的飲食習慣影響的過程,乃至對一些菜色有些根深蒂固的認為,我們稱之:家鄉味。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由洪愛珠寫作,寫的是人、是日常,是家常料理的烹煮,也是生活的片刻。以此書記錄,那些隨著時間退潮般逐漸遺忘的,老派事物。 以此紀錄洪愛珠的老派購物清單整理。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M.F.K費雪文字飄逸感人,細數二戰下食物與士氣之味。歷經貧窮與戰爭,再現出生活與飲食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繼 【萬芳冰室】~冰室不是冰菓室?港式茶餐廳文化丨捷運南京三民站美食 之後,介紹了正餐(大食),當然也介紹一下"小食"。港式小食可當正餐或點心,在香港是很普遍的街頭平民美食。茶餐廳裡面的小食,除了中式鹹食,燒賣、蘿蔔糕、魚蛋、炸物之外,還有西式鹹食的"三文治",以及大部分是甜食類的"西多士"。這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每個人在長出自己的顏色前,都有那麼一段被深深影響的過程,在這本書中,可以一見洪愛珠被家庭的愛浸泡、被當時的飲食習慣影響的過程,乃至對一些菜色有些根深蒂固的認為,我們稱之:家鄉味。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由洪愛珠寫作,寫的是人、是日常,是家常料理的烹煮,也是生活的片刻。以此書記錄,那些隨著時間退潮般逐漸遺忘的,老派事物。 以此紀錄洪愛珠的老派購物清單整理。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大家知道台灣早年的仙草凍是加麵粉做的嗎?原住民曾經不吃雞肉嗎?以前人吃牛肉都要偷偷吃?甚至還吃海龜肉,真的假的? 人文歷史總是會勾起我的興趣,深陷在各種有趣的冷知識魅力中無法自拔。如果你有同樣的喜好,這本來自翁佳音和曹銘宗共同著作的《吃的台灣史》,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M.F.K費雪文字飄逸感人,細數二戰下食物與士氣之味。歷經貧窮與戰爭,再現出生活與飲食的美好時光。
Thumbnail
繼 【萬芳冰室】~冰室不是冰菓室?港式茶餐廳文化丨捷運南京三民站美食 之後,介紹了正餐(大食),當然也介紹一下"小食"。港式小食可當正餐或點心,在香港是很普遍的街頭平民美食。茶餐廳裡面的小食,除了中式鹹食,燒賣、蘿蔔糕、魚蛋、炸物之外,還有西式鹹食的"三文治",以及大部分是甜食類的"西多士"。這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書名: 老派少女購物路線 作者: 洪愛珠 出版日期: 2021/03/26 這本書一直都在我的清單上,但始終未閱讀,直到朋友推薦,我決定來看看。 作者洪愛珠年齡與我相同,一開始閱讀覺得文字清淡,但卻越看越喜歡,她能夠把很多氣味轉化為文字,非常鮮明。彷彿親身經歷在那炊煙之中,感覺溫暖又懷舊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