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台東農莊生活隨筆(18):我們是這樣撫養、教育四個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招認這是一篇求售文,想請大家幫忙「清空」我自費出版的兩本書。
雖然這像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總要努力看看。
「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呵呵,借用一下2020東奧羽球男雙金牌得主李洋的話)。
第一本書:《這樣做,寶寶超好帶增訂版:實踐百歲醫師育兒法十二年》
2003年,我們收養老大(女兒),帶回家時十一天大。
2006年,我們收養老二(女兒),帶回家時五週大。
2008年,我們收養老三(兒子),帶回家時五個月大。
2009年,我們收養老四(兒子),帶回家時五個月大。
我們家的四個寶貝
在四個孩子的嬰兒時期,我們從未半夜起來餵奶,爸媽和孩子,夜夜可以一覺到天亮。
有八年的時間,我們家簡直可以媲美食物泥加工廠。從2004年到2011年,連續七年多,幾乎天天做嬰兒食物泥(中間有過兩次、各三個月的喘氣空檔)。有18個月期間,天天製作雙份嬰兒食物泥,因為老三和老四的年齡只相差十一個月。
在這個少子化的時代,在台灣生育率在全球墊底的時代,在大家不敢生養或是只敢生養一個的時代,為什麼我們願意並且能夠順利照顧四個孩子,不覺辛苦?
答案就在這本書中──我在書中詳述了照顧四個嬰兒的經驗,很歡迎大家來讀讀。您不見得要認同這套育兒法,但是多方了解卻是好事,尤其對育兒毫無經驗或概念的新手媽媽來說,能夠詳細去了解一套育兒法,從中揣摩出自己認同和想要的做法,有其必要。很多媽媽讀者反應,這本書帶給她們很多幫助呢。
博客來書籍資訊:
第二本書:《在家自學的四個孩子》
我們家四個孩子,除了老大上過兩年小學,老二上過一年小學,其他時候全是在家自學,由爸爸親自督導,如今四個孩子即將升高三、高一、國二、國一。如果把每個孩子在家自學的年資加總起來,經驗值多達30年呢,呵呵。
在這本書中,主要在談我們對教育、對文憑的看法,當然也記錄了四個孩子自學生活的點滴。您不見得要認同在家教育,但有機會窺探一下抱持不同教育理念的家庭,或許能帶給您一些不同的靈感或啟發呢。
許多讀者讀了之後覺得很受用,相當肯定這本書,讓我很受鼓舞。
博客來書籍資訊:
以下分享一篇天下雜誌的文章
「19歲打進東京奧運桌球四強的林昀儒,20歲成為2021中職味全龍新秀的陳思仲,18歲擔任東京奧運女子競技體操代表的丁華恬,15歲入選溜冰國家代表隊的吳若瑄,還有16歲成為職業高爾夫選手的吳佳晏,12歲入選2021年亞洲盃花式滑冰錦標賽代表隊的蔡玉鳳……這幾個人之間有什麼共通之處呢?」
答案是:他們都是申請在家自學的頂尖運動選手,不是讀學校體育班。
結語:「學校教育的設計,是為了大量教出一般學生,但運動選手的培訓計畫卻需要量身訂做...」
其實,不只運動選手需要量身訂作的培訓計畫,每一個孩子的人生,都需要量身訂作的培訓計畫!
-----------
以上兩本自費出版的書,透過道聲出版社出版,庫存目前加起來還有五百多本,真不忍心看這些書堆在倉庫裡,永不見天日,更怕最後要乾脆銷毀!
所以,我想拋售,一本書,含運售價200元。
也許您有興趣了解我們家的故事,想買書來讀讀。
也許您周遭有人會有興趣,您想購書送他們。
也許您單純想幫助我出清這些全新的庫存書。
也許您...
不論購買原因如何,都非常感謝您!
訂購可以利用以下三種連絡方式:
Line: puregrace1209
電子信箱:jeanheidel@gmail.com

在此先謝謝每一位幫忙的朋友!

avatar-img
1.0K會員
309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蓋了一間農舍 的其他內容
移居台東邁入第六年,表示接手農地上這片台灣香檬果園,也有六年的經驗了。一步步認識台灣香檬的過程,十分有趣,充滿驚喜,當然也有菜鳥搞砸的時候。比如第二年開始榨香檬原汁販售,但果實採收的時機太早,以至於原汁十分苦澀,難以入口,連我們自己都不愛喝,更別說要賣了。但天公疼憨人,仍有許多愛好養生者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我們的農舍正門,離路只有三米多,感覺沒什麼隱私,但受限於農舍興建法規,也只能如此。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在前院沿著路闢了一條50公分寬的綠帶,要種一整排的七里香來當圍籬。等七里香樹長到快兩米,感覺一定很棒。只是,那要等多久呢?
自從規定外出得戴口罩後,我就沒坐車出過門,也就是說,我徹底宅在家一個半月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無聊,每天忙著辛苦的農活,全身被汗水浸透,仍覺得樂在其中。腳踏實地,玩泥土的日子, 感覺很充實。
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結束小動物的生命。現今的法令其實有規定家中飼養的貓狗必須結紮,如果飼主不想要養更多的貓狗,為什麼不幫牠們結紮,反而要等牠們生下小貓小狗,再丟棄這些小動物,讓牠們自生自滅呢? 只能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差距,是何等的大。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一早六點多.....
 食物中添加食鹽,容易使人體吸收過多的鈉,造成體內鈉鉀失衡──這是疾病的一大成因。很多人會質疑怎麼可以不攝取鈉,其實在平常的飲食中,只要吃進足量的蔬菜,就可以攝取到人體所需的鈉。腎功能不好的人,醫生通常會限制鹽分的攝取。
移居台東邁入第六年,表示接手農地上這片台灣香檬果園,也有六年的經驗了。一步步認識台灣香檬的過程,十分有趣,充滿驚喜,當然也有菜鳥搞砸的時候。比如第二年開始榨香檬原汁販售,但果實採收的時機太早,以至於原汁十分苦澀,難以入口,連我們自己都不愛喝,更別說要賣了。但天公疼憨人,仍有許多愛好養生者
入住農舍一年半,今年總算可以專心種菜。像我們這樣從零開始的業餘小農,雖然不是每一種蔬菜都能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是有耕耘,就會有收穫。一家六口一同努力,墾土、播種、栽種、澆水,頂著大太陽割草、拔草、收集乾草,每天不斷的呵護與照顧......今年某些蔬菜的豐收,就是有耕耘必有收穫最好的證明。
我們的農舍正門,離路只有三米多,感覺沒什麼隱私,但受限於農舍興建法規,也只能如此。因為這個緣故,我們在前院沿著路闢了一條50公分寬的綠帶,要種一整排的七里香來當圍籬。等七里香樹長到快兩米,感覺一定很棒。只是,那要等多久呢?
自從規定外出得戴口罩後,我就沒坐車出過門,也就是說,我徹底宅在家一個半月了!但我一點也不覺得無聊,每天忙著辛苦的農活,全身被汗水浸透,仍覺得樂在其中。腳踏實地,玩泥土的日子, 感覺很充實。
我很難理解,為什麼有人會選擇用這種方式來結束小動物的生命。現今的法令其實有規定家中飼養的貓狗必須結紮,如果飼主不想要養更多的貓狗,為什麼不幫牠們結紮,反而要等牠們生下小貓小狗,再丟棄這些小動物,讓牠們自生自滅呢? 只能感嘆,人與人之間的價值觀差距,是何等的大。 事情是這樣的。昨天一早六點多.....
 食物中添加食鹽,容易使人體吸收過多的鈉,造成體內鈉鉀失衡──這是疾病的一大成因。很多人會質疑怎麼可以不攝取鈉,其實在平常的飲食中,只要吃進足量的蔬菜,就可以攝取到人體所需的鈉。腎功能不好的人,醫生通常會限制鹽分的攝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孩子動作慢吞吞除了催促他『動作快一點!』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說呢?作者是曾田照子,她被稱為是『養育孩子時,哪些話不該說的專家』,本身育有三個孩子,也出版過很多教育系列的書籍,這本書裡的情境都很生活化,是一本易懂好讀的書,也是一本很推薦新手父母可以收藏的書喔!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這本書集結了黑幼龍老師,30年的育兒智慧,並提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強調性格、包容、思考能力、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重要性。文章讀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孩子的學業可以稍稍放手,閒暇時刻,讓孩子多玩一些也無妨。想法改變後,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輕鬆、和諧和愉悅。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之所以重拾《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學齡前兒童篇》這本書,原因這本書早在兩年前就買回家,而我的老大都已經五歲了、幾乎不算是學齡前了,若不再趕緊看完,深怕書中有用的資訊來不及用上。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新手爸爸的心路歷程,從懷孕到生孩子,再到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分享了自己和妻子的育兒經驗,提到了教育子女的方式和態度不斷在改變,並鼓勵父母們共同成長、共同學習。也分享了對孩子的深刻感受和育兒的期許。這是一篇真情流露、充滿正能量的育兒心得文章。
Thumbnail
孩子動作慢吞吞除了催促他『動作快一點!』之外我們還可以怎麼說呢?作者是曾田照子,她被稱為是『養育孩子時,哪些話不該說的專家』,本身育有三個孩子,也出版過很多教育系列的書籍,這本書裡的情境都很生活化,是一本易懂好讀的書,也是一本很推薦新手父母可以收藏的書喔!
Thumbnail
書名:別讓孩子繼續錯過生命這堂課,台灣教育的缺與忙 作者:楊照 出版社:時報出版 購入這本書時(2016年),我的兩個孩子一個14歲(國二),一個9歲(小三)。在不同的學校階段,一個進入青春期即將面對人生第一次大考(會考),一個才還在適應學校生活,處在功課暴增、學習加深的小學中年級。 在Co
這本書集結了黑幼龍老師,30年的育兒智慧,並提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強調性格、包容、思考能力、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重要性。文章讀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孩子的學業可以稍稍放手,閒暇時刻,讓孩子多玩一些也無妨。想法改變後,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輕鬆、和諧和愉悅。
Thumbnail
成功的教養,不容易複製!每個孩子都有獨特的成長方式。 分享在教養子女16年過程中的心得與感受,重讀人生的舐獲,寫教養文章的目的,翻寫後的文章價值以及借鏡教養方式之前要先做一吽事。
嬰兒像白紙,形貌色彩決定於父母 前言 上週六去新竹,二女搬新家。小外孫三歲了,已經很會說話了,還帶我們去他的房間看他的玩具。看著他從小嬰兒慢慢的一點點的成長茁壯,心理難免有些感觸。兒女成長時,我大多在花蓮上班,因此一切都是內人在負責,內人一個人負責三個兒女的方方面面:學業,才藝,生活,補習,朋友
Thumbnail
書背語錄-- 教養,不必總是筋疲力盡、兩敗俱傷 以「尊重小孩」為內涵的教養,是從信任、接納,甚至欣賞小孩的能力前提出發。 從孩子的「需要」來理解他們的行為,進而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成為自己。 方法用對了,父母不必再發狂、吼叫,孩子將因你而不一樣。
Thumbnail
把寶寶送到托兒所是非不得已的選擇,如果不是因為考慮到收入問題,我也願意在家當全職母親一直到孩子滿3歲──那個平行空間的我,一定會有抓狂的時候,不過還是願意全心投入,真的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是呀!看著小孩一點一滴的成長是件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