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菲爾.羅森維格(Phil Rosenzweig)
譯者:徐紹敏、吳宜蓁
出版社:商業周刊
長年來,專家學者們孜孜不倦地尋找企業成功秘訣,優秀業績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光環效應》則是拋出另一個不同問題:「
為什麼業績優秀的原因難以琢磨?」
本書的中心思想是,我們對商業的許多看法受到了假象的矇蔽⋯⋯。展示商業思維裡常見的九大陷阱,除了反其道而行帶來的耳目一新,《
反脆弱》作者
塔雷伯 的大力推薦更是一大亮點,趕快來一探究竟。
光環效應
做為九大陷阱之首(我的感覺),貫穿整書的專有名詞
【① 光環效應】(Halo Effect)有必要先談談。
簡單地說,就是以大概印象為基礎,來判斷某一具體特徵的趨向。
舉書裡例子,某間公司的客服中心每天要接到上千通電話。據統計,那些疑問馬上得到解答的顧客裡,58% 的人覺得自己的電話「馬上或很快」就被接聽了,只有 4% 的人認為自己等了「很久」;那些問題沒有立刻被解決的客人中,只有 36% 的人認為電話「馬上或很快」被接聽,高達 18% 的人都認為自己等了「很久」。
事實上,該公司配有自動接聽系統,兩組人之間等待的時間並無差異。只是關於客戶服務的整體印象形成了一個強大的光環效應,影響了人們對於自己等待時間長度的判斷。
看到這邊,你可能會覺得光環效應是負面的,然我對它的態度是中性的。事實上,光環效應能減少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還是一種啟發、一條經驗法則,用來猜測那些不好直接衡量的事物。
它是我們的天性。
商業世界中的光環
「那關商業什麼事?」
是有那麼一點事後諸葛的成份在。
總結來說,如果大家已經知道了(業績)結果好壞,那麼就不能指望他們不偏不倚地評價。不論是參與其中的人,還是一旁的觀察者,一旦他們認為結果很好,他們就願意找積極的因素作為原因;一旦結果不好,他們傾向找些消極因素作為解釋。
與其說人是理性的動物,還不如說是喜歡找合理解釋的動物。
我鎖定日期範圍,比較 2 月和 4 月在網路上搜尋到的風向。於是,邀請制從原先的「社會菁英尊榮感」變成「限制使用者基數」;即時聊天從本來的「沒存檔沒壓力」變為「含金量不穩定」;功能陽春也從「專注滿足對聲音的需求」成為「只能用聲音傳播的不足」。
話是兩邊說,牆倒眾人推。是非評判隨著績效(光環)的變化而變化。
另外八個陷阱
本文的〖Premium 線上版〗心智圖,連結放在文末簽名檔喔!
也摘錄另外八個常見錯覺現象的剖析,不只左右商業研究的判斷,也在我們每天日常的生活中四處上演:
📈 與統計方法有關
先是提到【② 因果關係】。兩件事也許相關,但相關不等於因果,例如冰淇淋銷量與溺水機率呈現正相關,但明眼人都知道他們是共同受到第三個因子——酷暑——所影響;此外,有時難以斷定究竟什麼是因、什麼是果?像是員工滿意度與公司業績的關係。
緊接著是
【③ 單一解釋】。書裡沒提,但這是一種「
共線性」的現象,意思是說影響公司業績表現
背後的原因不可勝數,而且彼此互為表裡(可互相替換),想要斷言某一個因素具有決定性影響力是很危險的;然現今商管研究分類細膩,只顧著專攻自己擅長的領域,比方說領導力、市場定位、公司社會責任、人力資源管理⋯⋯等,卻很少有人關注如何解開這些指標中各種可能的糾葛。
小結
💧 因果關係:相關不等於因果。
💧 單一解釋:忽略各種因素之間相互重疊的問題。
⋯
📑 與實證資料有關 【④ 關注勝者】就是「
倖存者偏誤」的概念。若只是找些成功的企業分析他們的共同點,卻沒那些失敗的公司做對比,那永遠也找不出公司出色的原因;在這裡拿《
追求卓越》這本書開刀。
後繼者《
基業長青》改良了樣本,蒐集龐大的資料,對 18「組」公司(是的,這次有對照組)進行
【⑤
縝密研究】,又被狠狠地吐槽。如果數據已受光環(業績)污染,那不管數量再多也毫無意義,充其量是找到一堆描述傑出公司的形容詞語罷了。
作者還點出《基業長青》選中的高瞻遠矚型公司,能在 64 年業績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15 倍,怎麼研究結束的 5 年內,有超過半數變成庸才了?也觀察 1957 年標準普爾 500 指數上的公司,在 40 年後的 1997 年的表現,結果只有 74 家仍「長青」在榜,其中 62 家早已風光不再,只有 12 家公司績效優於指數成長率。【⑥ 長盛不衰】被證明原來是假象一個,但無數管理者依舊趨之若鶩,就和秦始皇求仙藥一樣。
小結
💧 關注勝者:倖存者偏誤。
💧 縝密研究:無濟於事,若數據已受污染。
💧 長盛不衰:猶如秦始皇求仙藥。
⋯
🔎 與迷思有關
企業不可能靠著遵循特定的步驟就獲得成功,反之,一間破產的公司也未必是執行不力。因為公司的業績是相對的,必須考量競爭對手的舉措,而非單看個別【⑦ 絕對業績】。
作者也質疑《
從A到A+》中那 11 家卓越公司都是「刺蝟型」——專注於明確核心——的觀察,並不能說明成為刺蝟就能增加成功的機率。或許有的刺蝟靠
【⑧ 孤注一擲】大發橫財,但大部分刺蝟血本無歸;
整體來說,分散風險的「狐狸型」公司表現更好。
最後是切勿把商業研究當成【⑨ 組織物理學】看待,既無法把公司放在培養皿中做實驗,它們也無法達到物理學的精確和可複製性。關於公司業績,沒有所謂的永恆不變法則。
小結
💧 絕對業績:必須考量競爭對手的舉措。
💧 孤注一擲:有更多的刺蝟血本無歸。
💧 組織物理學:公司業績不遵循恆定的自然法則。
■ 後記:批判性思考,取中庸之道
閱讀過程中,作者每吐槽一本書(總共吐槽四本),我就上博客來查詢「受害者」的簡介,發現
詹姆.柯林斯(Jim Collins)這位管理學大師的作品就入選兩次,佔了為數的一半,希望兩人不要結下樑子。
從此不看商管書了嗎?倒也未必,只是得帶上批判性思維的角度,把它當故事看,而非捧為聖經,盲目崇拜;其實平常不太讀研究「法人」的書籍,覺得這些商業巨獸離我太遙遠,比較傾向關注「個人」議題。
或許,能以《
致富心態》裡「
中庸:避免極端」的啟發,來呼應如何看待這些商管書:
聚焦某個特定人士與個案研究可能很危險,諸如億萬富豪、企業執行長、或是佔據新聞版面的天價案例,這類結果往往受到極端的運氣或風險左右,甚難將這些教訓套用在自己的人生上。
取而代之的是,應該尋找廣泛適用的成功和失敗模式,更貼近現實,取其中庸之道。
謝謝各位看到這邊,隨文附上我的〔讚賞公民 2.0〕〔圍爐〕〔其它平台〕鏈結,歡迎來逛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