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摘要4:容許孩子可以說「不」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心理誕生期
P 039 孩子的母親回憶起當時的情況,她說從那次以後小孩子看到爸爸就害怕,爸爸講什麼他就做什麼,直到現在還是這樣。
P 40 學習分離的孩子需要講「不」,她會經常跟你意見相左,這是很健康的,做媽媽的要容許他可以說「不」
共鳴心得:
孩子學習說「不」,也是在設立自己的界限,以前傳統的教育下的我,很少說「不」的機會,長大後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學習怎麼拒絕他人的回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8會員
    593內容數
    從一個人到兩個人的生活,原來這一趟都是一個不容易的歷程,歷經照顧母親生病的那段歲月,母親的好轉,我們求子的不容易,試管的失敗,決定走上收養的旅程。這趟旅程看似溫馨又幸福,沒想到伴隨著孩子的特殊性,我們輾轉之間做了好多的嘗試,搬了無數次的家。最後落腳在先生的家鄉,這裡有著我們的故事,希望我門的故事也能帶給你生命的希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貼近自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P 028  l 我深信;一個好的治療師是流動的。 l 回到「身體」、專注「情緒」 l 流動(Flow),是生命的本質、是療癒的開始。流動,也是我做BEST情緒治療的要訣與精神。   P 029 如果當下你正在翻閱這本書,我想那必定是一個奇妙的善緣,或許是你的生命想藉由這本書來告訴你一些什麼?我依
    P 036 比方說在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或是在沒有危險的某個房間裡放了很多他可以玩的東西,讓他自由的這裡摸摸那裡玩玩;給他一個範圍,…   P 037 我們在三歲以前給孩子訂下一個範圍,在範圍以外的就要說: 「不」,人要能跟自己說「不」,跟自己說不就是自制;   讀後心得:  現代的教養會比較趨向於
    老師下星期六要來到台東的都蘭,看到小洋房有報名訊息,二話不說趕緊報名了!一直以來,我喜歡閱讀的時候,去認識作者,去了解作者的感受跟喜歡的東西,這幫助我在閱讀內容時,感覺更靠近,我甚至會因為讀了一本作者的書,就讀有關他所有的著作。因此,我常去圖書館借書,阿姨常說: “你這次借的書,又換不同作家喔!”連
    p 029 嬰兒期的飢餓經驗,到成年時就會形成「這世界不值得我信賴」的感覺。 p 030 媽媽爸爸在小孩子還沒有感覺到飢餓,還沒有發出 「需要」訊號的時候,乃平就已經送來了!這樣的愛就是愛太多,我們叫它「溺愛」。 p 031孩子出生後能夠感覺到給他餵奶的媽媽現在心跳正七上八下的,所以媽媽的情緒問定
    p.41「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讓他自己去嘗試錯誤。」 p.45「 如果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說故事,他們就不會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甚至無法經驗到父母的存在。」 共鳴感想:每個父母都是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雖然有酸、甜、苦、辣,但孩子會在心上烙印著父母怎麼對他們的印記 。 九宮格
    為了好好參與讀書會,我決定每天讀一小章節,並用圖表方式來呈現所讀的內容,可以方便記得所讀的內容。 p025剛誕生的嬰兒,本來在媽媽的子宮裡包得很緊、很溫暖,忽然之間到了一個空空冷冷的空間裡,這個空間會讓他覺得很慌。 p027小孩子跟媽媽爸爸講不通的時候,心裡也很煩惱,所以我們有時候要容許他可以在地
    P 028  l 我深信;一個好的治療師是流動的。 l 回到「身體」、專注「情緒」 l 流動(Flow),是生命的本質、是療癒的開始。流動,也是我做BEST情緒治療的要訣與精神。   P 029 如果當下你正在翻閱這本書,我想那必定是一個奇妙的善緣,或許是你的生命想藉由這本書來告訴你一些什麼?我依
    P 036 比方說在房間的某個角落裡,或是在沒有危險的某個房間裡放了很多他可以玩的東西,讓他自由的這裡摸摸那裡玩玩;給他一個範圍,…   P 037 我們在三歲以前給孩子訂下一個範圍,在範圍以外的就要說: 「不」,人要能跟自己說「不」,跟自己說不就是自制;   讀後心得:  現代的教養會比較趨向於
    老師下星期六要來到台東的都蘭,看到小洋房有報名訊息,二話不說趕緊報名了!一直以來,我喜歡閱讀的時候,去認識作者,去了解作者的感受跟喜歡的東西,這幫助我在閱讀內容時,感覺更靠近,我甚至會因為讀了一本作者的書,就讀有關他所有的著作。因此,我常去圖書館借書,阿姨常說: “你這次借的書,又換不同作家喔!”連
    p 029 嬰兒期的飢餓經驗,到成年時就會形成「這世界不值得我信賴」的感覺。 p 030 媽媽爸爸在小孩子還沒有感覺到飢餓,還沒有發出 「需要」訊號的時候,乃平就已經送來了!這樣的愛就是愛太多,我們叫它「溺愛」。 p 031孩子出生後能夠感覺到給他餵奶的媽媽現在心跳正七上八下的,所以媽媽的情緒問定
    p.41「如果不是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就讓孩子自己去做,讓他自己去嘗試錯誤。」 p.45「 如果父母從來不跟孩子說故事,他們就不會了解生活的完整面貌,甚至無法經驗到父母的存在。」 共鳴感想:每個父母都是新手父母,陪伴孩子的過程雖然有酸、甜、苦、辣,但孩子會在心上烙印著父母怎麼對他們的印記 。 九宮格
    為了好好參與讀書會,我決定每天讀一小章節,並用圖表方式來呈現所讀的內容,可以方便記得所讀的內容。 p025剛誕生的嬰兒,本來在媽媽的子宮裡包得很緊、很溫暖,忽然之間到了一個空空冷冷的空間裡,這個空間會讓他覺得很慌。 p027小孩子跟媽媽爸爸講不通的時候,心裡也很煩惱,所以我們有時候要容許他可以在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現在的父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甚至比我們年輕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父母所以不懂。。。我每天在店裡見到那些年輕媽媽對小孩一直哄一直哄,就著“不能對小孩say no”的宗旨教育小孩, 最後就像你說的,培養出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當然啦,我媽以前動不動就發癲鬧人也是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日常生活裡,需要跟孩子解釋的東西,真的太多了, 在這些親子對話中,我們會跟孩子一起長大。 小孩天生是喜歡聽父母說話的, 我們得把握機會好好跟他們說(不是嘮叨), 不要等到父母想說的時候, 孩子已經不想聽, 那親子關係也會漸行漸遠的了。
    Thumbnail
    學習身心靈的過程中,逐漸明白了拒絕的重要性,以及對自己的價值。從與母親的關係中,體會到其實自己有權利做出選擇,並學會如何看見真正想要的事情。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現在的父母,就是我們這個年紀的,甚至比我們年輕的,我很難理解他們對小孩的教養方式,也許我們兩個都不是父母所以不懂。。。我每天在店裡見到那些年輕媽媽對小孩一直哄一直哄,就著“不能對小孩say no”的宗旨教育小孩, 最後就像你說的,培養出一個動不動就鬧情緒的人。。。當然啦,我媽以前動不動就發癲鬧人也是
    Thumbnail
    身為父母,總是想保護孩子,但有時候我們的愛會變成育兒誘惑,硬拗孩子聽從我們的意見。然而,適當的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做決定,是更健康成長的方式。父母不必總是要求自己是對的,而是可以和孩子共同成長,一起面對未知的挑戰。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在面對孩子情緒激烈時,保持冷靜、接納孩子的情緒,並等待他們逐漸冷靜下來。此外,在教育孩子時,以自我覺察為出發點,學習如何適當地表達情緒、接納負面情緒。父母做出的選擇和決定與對孩子的愛並無關,愛是一直存在的。通過自我覺察,學習接納和等待孩子的情緒,才能成為更好的父母。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