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1/08/20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被討厭的勇氣》:被包裝的真實

「想要改變」,如此簡短的話語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已經聽了數不清的次數,新的一年開始的時候總會聽見類似的願望,然而每年同一段時間還是經常在同一群人身上聽見相同的話題,改變對我們而言就真的如此困難嗎?
岸見一郎《被討厭的勇氣》裡用輕鬆的對話方式向讀者提出了這個既平常又困難的問題,阿德勒心理學對於日常生活心理的探討十分深刻。本書透過一名困惑的年輕人與哲學家的對談向讀者揭示那些藏在行動背後的動機,這些人類共同的心理因素在不知不覺間對我們造成非常重大的影響。
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任何人都能獲得幸福。
哲學家以這句話為我們拉開阿德勒思想的序幕,在讀者看來也許會感覺到訝異,心理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竟然會使用如此含糊不清、看似有幾分教條主義的氛圍在其中。實際上在本作所探討的阿德勒思想並不是從科學研究的角度出發,而是針對專業領域外的一般人所作的說明,因此不管在舉例或者解釋上都使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在這裡哲學家把阿德勒的心理學定位為哲學也許有部分是出自於以上原因。
回到我們真正關注的問題,「人真的能夠改變嗎?」我們發展出了科學、哲學、文學等學科,用專業又艱澀的語言試圖解答所有的疑問,把如此單純的問題丟給專家去思考,而他們得出的結論經常是過於學術性的,我們無法完全理解,然後拒絕這些回答,繼續把問題丟給下一個專家處理。
我們沒有察覺到,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疑問,但從不同的人身上看到的結論又不盡相同,有的人從來不曾思考過,因為他們輕易就能辦到;有的人長期苦思,卻得不到明確的答案。阿德勒的思想突破了這些障礙,他的理論把被人們丟出的問題系統性的整理以後用清楚的話語歸還,以「目的論」、「人生軸線」、「社會意識」等方法來解釋。
哲學家斷言人能夠改變,而且在何時何地都能夠開始,「目的論」的解釋把我們藏在行為背後不想被人發現的動機挖了出來,讓我們看見自己在言論與行為之間的矛盾。以「想要改變」這件事來說,不斷重複這句話卻毫無行動的人就有著極大的矛盾,用目的論的語言表示的話,「想要改變」的說詞被自己拿來當作「不去改變」的藉口,在更深處的自己是不打算改變的。
之所以重複的說著這些話是有著相反的目的,「只要我想要改變的話一定可以做得比其他人還好」,為了保有自己的優越感及信心而用這句話說服自己,不真正去實行的原因也是,如果真正去實施了卻沒有達成目標的話,這種虛假的優越感就會崩解,包裝在裡面的自卑感就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我們害怕真正的自己被別人看見,才會採取包裝的手段來掩蓋「人人都有的自卑感」,當目的顯露出來,這些行為也就得到了相當合理的解釋。
阿德勒心理學是「勇氣」的心理學
如果以上的優越情結是一種不健康的自我防衛手段,我們應該如何改變?哲學家開出的解藥是「勇氣」, 首先必須奪回主導權,理解這樣的問題是出自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或環境,只要沒辦法再推卸責任,我們就只能強迫自己回答。關鍵的步驟是必須「拿出勇氣來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一旦承認自己的缺陷,欺騙自己的動作也會隨之停止,如此一來解開謎題的鑰匙就回到了我們手中,我們可以基於這個尚不完美的自己,一步一步的來完善。
在上述行動中最困難的就是要承認自己的行為有更深的動機,我們必須放下那層對外展示的自尊心,誠實的面對自我,如此才能夠找到可以努力的地基,要做到這件事需要十足的勇氣,以及無論如何都要改變自己的想法。
從目的論衍生出的想法就是「人生軸線」,在《認識人性》《阿德勒心理學講義》中有更清楚的說明。如果人類的行為是源自於目的,那我們活著一定有著各自的最終目標,不論自己有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從人的行動就可以看出蛛絲馬跡,換句話說,我們看見了一個人的過去與現在,就十分有可能透過這些線索推斷出他的未來走向,這三點連成了一條線,顯示出了一個人的人生目的。也許這麼說有點武斷,但這也間接表明了,雖然過去沒辦法改變,但它只是其中一個點,最關鍵的點是「現在」,只要我們願意就可以馬上做出改變,而現在產生的變化能夠影響未來,目的,是當下決定的延伸,所以改變是可以做得到的。
如果為「此時、此刻」點上閃亮的聚光燈,應該是看不見過去,也看不見未來吧。
這是本書我最喜歡的一句話,用簡單的比喻就能使人了解當下的重要性,對於思緒過多而遲遲下不了決心的人而言如同當頭棒喝,把長久以來束縛住我們的觀念解開,把問題及解答都留給我們自己來探索。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