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會客室|飲食微戰爭,吃貨與他們的寫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By陳姿含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你吃進去的東西從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一道小小的菜餚裡,架構了一整個世界。吃的同時,也發動了各種各樣的「微戰爭」,包含品嘗者的內心掙扎,也可能是審美品味、資源爭奪、貧富階級差距,甚至一整個文化想像。
這學期在自學團體開設了一門「吃貨與他們的寫作:飲食文學篇」課程,內容帶大家重新認識飲食的意涵,舌尖上的刺激可不只有味蕾!

飲食的意義

飲食文學,是將日常飲食賦予文學性,可能是記憶與情感、象徵的聯想、資訊的說明或文化的召喚。我個人很喜歡用廣告的小時光麵館做代表,在食物裡賦予故事的層次:
每個人有自己的食物印象,而我們對食物的聯想,往往與記憶有關(多少孩子想起紅蘿蔔與洋蔥時會聯想到被逼迫的經驗),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裡面藉著一小塊瑪德蓮蛋糕回想起住在姑媽家的記憶:
一整天的陰沉。想到明天也會一樣低氣壓,讓人實在提不起勁。我呆呆地舀起一匙剛才浸過瑪德蓮的熱茶到唇邊,溫熱且摻著蛋糕碎屑的茶水一沾染我的上顎,我不禁渾身一顫,停下動作,專心一意感受那一刻在我的體內發生的絕妙變化……驀地,記憶甦醒了。那正是那段待在貢布雷期間、每個周日早晨都會嘗到的瑪德蓮蛋糕的滋味。因為在當天早上不到做禮拜的時間我不會出門。當我去姑媽蕾歐尼的臥室向她請安,她都會給我這種小蛋糕,而且會先放到她的茶(香草茶或椴花茶)裡沾浸一下。 這種小點心之前都沒能讓我想起任何事……也或許是因為那些記憶被束之高閣、拋在腦後的時間太久,以至於現在什麼也沒有留下,一切皆已散落。
我們的記憶,黏著在某些食物之中。以前人飲食更講究填飽肚子,然而在現在這個飲食精緻化的現代,飲食可不是「小道」,它也象徵一種生活品味,甚至是文化想像,想到巴黎的浪漫,很難不聯想到酒與細緻食物。
這裡做一個小實驗,問問每個人心中的定義。以前人覺得吃與「生活」有關,現代人更認為吃與 有關(空格自行填入)。

飲食的微戰爭

可以看出飲食中有各種微戰爭的文本很多,族繁不及備載,整學期內容很多,以下只討論二篇,分別是張愛玲〈燼餘錄〉與《紅樓夢》的〈劉姥姥進大觀園〉(高中課文),前者是戰爭下的吃,後者是階級的吃。

實際戰爭中的吃:張愛玲〈燼餘錄〉

張愛玲〈燼餘錄〉寫香港陷落後,她走十里路特地去吃昂貴霜淇淋的經驗,走路的同時頭頂上便有炸彈轟轟地落下。整個香港突然看重「吃」起來了!路邊攤到處都用鐵鍋煎小黃餅,賣椰子蛋糕,老師律師改行做餅師,每家店舖無論賣什麼都還要兼賣糕餅,而學生們聚在一起不是在吃,就是在談吃,一邊享受吃的同時,路邊有窮人凍死的青紫屍體。這並不是杜甫說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而是在戰時,物資窘迫,一個人無法追求、擁有太多,吃既是填飽肚子,也是最直接的享樂與占有,人們在戰爭中爭奪資源,也就突然吃起來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一種差異,都是獨特的理由。用文學的濾鏡,和我們一起歪歪地閱讀世界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日本將漫畫視為產業,在於漫畫供養了成千上萬日本人及海外人士工作機會。一部有討論度的漫畫未來可能會被改編為動畫,日劇,遊戲。販賣角色IP製成的景品,模型營銷全世界。但是正在閱讀著漫畫的你,是否知道一本漫畫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呢?漫畫為建立在在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敘事載體,藉由線條,人物,對白,分鏡一氣呵成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當你看到一台腳踏車的時候,除了「單車」外,你腦中還會浮現哪些別稱呢?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反映了不同的出身,從前我們可以從說出口的不同詞彙,辨認出說話者的身分背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便是以這樣的庶民生活史的角度,觀照到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事情。鑲嵌在生活碎片裡的軌跡,呼應了另個角度台灣歷史記憶
有些菜不適合獨處,香菜應該就是其中一種。它不像高麗菜、青江菜、花椰菜等,可以獨挑大樑作為主菜存在,獨當一面的撐起半邊天。它只能襯托別人,是大明星旁的小配角,是名主角邊的小跟班。
你想過有玩具或遊戲的本質,竟是體驗「寂寞」的絕境而生嗎?〈寂寞的遊戲〉中的敘事者,嚮往各種孤單寂寞的「遊戲」,遊戲之中模擬孤絕的狀態,卻又希望最後能回到最初的起點,像是捉迷藏,這個遊戲能夠成立,在於有一個人願意將你找回,要不只是一個人孤絕地蜷曲在角落,沒有尋找,躲藏就失去了意義。
當百萬Youtuber阿滴拍攝影片講述這一年來她受到憂鬱症所苦的心境變化,讓大眾重新思考自媒體工作者及名人在光鮮亮麗外表下不為人知的一面。Youtuber台客劇場與心理醫師的對談歸納出為什麼Youtuber得到憂鬱症的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倍數字綁架,自媒體人因此將成就感與數據畫上等號,
日本將漫畫視為產業,在於漫畫供養了成千上萬日本人及海外人士工作機會。一部有討論度的漫畫未來可能會被改編為動畫,日劇,遊戲。販賣角色IP製成的景品,模型營銷全世界。但是正在閱讀著漫畫的你,是否知道一本漫畫從無到有的製作過程呢?漫畫為建立在在格子與格子之間的敘事載體,藉由線條,人物,對白,分鏡一氣呵成
「比起在舞台上,只能孤伶伶地面對每一場演奏的不可知,我以為,成為幕後被某人完全信任與依賴的對象,或許那才是比較幸福的。」—《尋琴者》
當你看到一台腳踏車的時候,除了「單車」外,你腦中還會浮現哪些別稱呢?使用不同的語言文字反映了不同的出身,從前我們可以從說出口的不同詞彙,辨認出說話者的身分背景。吳明益的《單車失竊記》,便是以這樣的庶民生活史的角度,觀照到台灣這塊土地上曾發生過的事情。鑲嵌在生活碎片裡的軌跡,呼應了另個角度台灣歷史記憶
有些菜不適合獨處,香菜應該就是其中一種。它不像高麗菜、青江菜、花椰菜等,可以獨挑大樑作為主菜存在,獨當一面的撐起半邊天。它只能襯托別人,是大明星旁的小配角,是名主角邊的小跟班。
你想過有玩具或遊戲的本質,竟是體驗「寂寞」的絕境而生嗎?〈寂寞的遊戲〉中的敘事者,嚮往各種孤單寂寞的「遊戲」,遊戲之中模擬孤絕的狀態,卻又希望最後能回到最初的起點,像是捉迷藏,這個遊戲能夠成立,在於有一個人願意將你找回,要不只是一個人孤絕地蜷曲在角落,沒有尋找,躲藏就失去了意義。
當百萬Youtuber阿滴拍攝影片講述這一年來她受到憂鬱症所苦的心境變化,讓大眾重新思考自媒體工作者及名人在光鮮亮麗外表下不為人知的一面。Youtuber台客劇場與心理醫師的對談歸納出為什麼Youtuber得到憂鬱症的幾個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倍數字綁架,自媒體人因此將成就感與數據畫上等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有時候吃東西除了美味外,此外很大一部分,我是為了回憶人生途中的某些時光,像是偶爾我會買上一小包鹹酥雞或是一碗綠豆湯解解嘴饞,因為這兩個小點心老能讓我想起以前準備考大學的夜讀時刻,高三周間每天被班導留讀到晚上九點半,在回家的途中,偶然來接我的母親會買上一小包炸物或涼涼的綠豆湯這兩個點心當成宵夜鼓勵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Thumbnail
繼 【萬芳冰室】~冰室不是冰菓室?港式茶餐廳文化丨捷運南京三民站美食 之後,介紹了正餐(大食),當然也介紹一下"小食"。港式小食可當正餐或點心,在香港是很普遍的街頭平民美食。茶餐廳裡面的小食,除了中式鹹食,燒賣、蘿蔔糕、魚蛋、炸物之外,還有西式鹹食的"三文治",以及大部分是甜食類的"西多士"。這
Thumbnail
昨晚下課後有點餓,去全聯超市買了《聯合文學》聯名的「閱讀麵包」,是陳珊妮的巧克力麵包,咬下麵包的一瞬間,‎我狐疑了.....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瀏覽外送平台,各式生鮮、熟食,不到十分鐘,就會送到家。傳統市場,似乎在時光的隧道之中,與我們漸行漸遠。不你知道「卡花」、「打攤」、「跳摳」是甚麼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到位於「第五市場」旁的台中文學館,從「食。市 當市場遇見文學」特展(展期至12/10),發覺市場與飲食之間,密不可分的愛恨糾葛吧!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臺灣小吃代表了臺灣的風土人情,臺灣味道承載著濃厚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一段時間熬成的好菜,亦如淬煉和堆疊的人際關係。
有時候吃東西除了美味外,此外很大一部分,我是為了回憶人生途中的某些時光,像是偶爾我會買上一小包鹹酥雞或是一碗綠豆湯解解嘴饞,因為這兩個小點心老能讓我想起以前準備考大學的夜讀時刻,高三周間每天被班導留讀到晚上九點半,在回家的途中,偶然來接我的母親會買上一小包炸物或涼涼的綠豆湯這兩個點心當成宵夜鼓勵
Thumbnail
本文深入分析栢青創作的四篇小說,探討了作品中的主題、情感表達和寫作風格。通過對不同角度的討論,本文揭示了小說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和復雜的人性描寫。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Thumbnail
繼 【萬芳冰室】~冰室不是冰菓室?港式茶餐廳文化丨捷運南京三民站美食 之後,介紹了正餐(大食),當然也介紹一下"小食"。港式小食可當正餐或點心,在香港是很普遍的街頭平民美食。茶餐廳裡面的小食,除了中式鹹食,燒賣、蘿蔔糕、魚蛋、炸物之外,還有西式鹹食的"三文治",以及大部分是甜食類的"西多士"。這
Thumbnail
昨晚下課後有點餓,去全聯超市買了《聯合文學》聯名的「閱讀麵包」,是陳珊妮的巧克力麵包,咬下麵包的一瞬間,‎我狐疑了.....
陽春麵,台灣最普遍的庶民麵食。 在讀小學時代鄉下,街上有座宮廟, 廟的正後方一條街有間外省伯伯三人合開的一間麵館 。一早開店後開始忙碌的一天: 和麵桿麵, 切菜熬湯, 每當下課放學路過, 總會被店裡特有的食物香氣所吸引,記得那時如果正好有5塊錢,就會走進去吃上一碗最熱賣的陽春麵。 我每次點完麵坐
Thumbnail
瀏覽外送平台,各式生鮮、熟食,不到十分鐘,就會送到家。傳統市場,似乎在時光的隧道之中,與我們漸行漸遠。不你知道「卡花」、「打攤」、「跳摳」是甚麼嗎?今天,就讓我們來到位於「第五市場」旁的台中文學館,從「食。市 當市場遇見文學」特展(展期至12/10),發覺市場與飲食之間,密不可分的愛恨糾葛吧!
Thumbnail
一開始閱讀洪愛珠的文字,便想起自己在研究所時為逃避學業,每日上菜市場和在人稱美食沙漠的新竹四處尋找好吃食物的日子,那陣子也很常在臉書上寫一些紀錄食物的短文。在作者的書寫下,更加強了我一直以來的理論。食物啊,味覺啊,嗅覺啊,是跟一個人的童年記憶、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分不開的。
Thumbnail
一盒400的國產草莓,觸發了母親對年輕時的味蕾回憶。從青橘子、雞蛋到魷魚片,都是代表窮日子時期的滋味。這篇文章回顧母親的美味回憶,以及滋味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