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這樣沒耐心又喜歡挑戰的人,例行性、缺乏彈性又沉悶重複的工作,真是一日如十年般的無奈。可惜一畢業,踏入職場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由非營利組織轉型為公司,後來又上市的企業會計部門。
由於公司是轉型而來,絕大多數的主管員工來自原來的組織,行事作風及行政制度承襲於政府機關,不但官僚且缺乏彈性,特別是會計部門,更加嚴謹及保守。我尊重專業規範,但如果制度疊床架屋加上主管迂腐落伍,那就很難忍受了。
那時,我唸夜大,白天工作晚上上課,因為會計系的課業繁重,學校離家離公司又遠,往返奔波常睡眠不足,加上記帳非常無聊,一不小心就會打瞌睡。老闆對記帳的要求很嚴格,要用鋼筆記帳,如果記錯要在錯處畫平行線,再把正確的文字或數字寫在錯處上方,以維持紀錄的完整性。
粗心大意的我,除了字跡潦草,也常記錯,整個帳本塗塗改改弄得非常難看。偶而不小心打瞌睡,口水滴在帳本留下水漬,或一個閃神鋼筆滑出去,刻下一道長線,不但非常尷尬,也不知如何修改。
通常次月月中要結帳,得編製試算表,確認登帳是否正確完整。這又是個令人頭痛的大工程,因為交易筆數很多,會計科目繁複,要先合計各科目的借貸方金額及餘額,製成試算表,再將所有科目的借貸方合計及餘額加總,檢查是否借貸平衡。(有人知道試算表有餘額法及總額法兩種嗎?我們兩種都編)
我這個豬腦袋,從沒一次就借貸平衡,往往得前後核對數次,才抓得到數字不平的原因,再回帳本修改或補記。更何況一開始是用算盤,我粗手粗腳的,手指總是碰到隔壁的算珠,或不小心手一晃,就得全部重來。後來老闆看我算盤不麻利,恩賜我一台計算機,我也練就無須看計算機,就可打得嚇嚇叫的好本領。(有人看過算盤嗎?)
這份工作穩定,待遇也不錯,又可以準時上下班,對晚上上課的我而言是份很棒工作,即便枯燥無聊,還是努力地撐到畢業。畢業後,也有比較多的時間思考工作的問題。
當時公司使用大型電腦,主要是用CAD作為工程繪圖工具,也有用MRP做材料採購的規劃;會計部分,則是每個月結完帳後,將紙本傳票送到資料處理中心用打卡機或文字處理機登打成純文字檔(flat file),再印出來給我們人工核對;核對無誤後列印預算與實支比較表送到各部門。(有人看過打卡機或文字處理機嗎?)
我當時參加公司的登山社,常遇到資訊處同仁,與他們很有話聊。有次爬山,就問一位年紀與我相仿又了解會計業務的同仁,既然帳務處理都是例行化標準化的作業,人工處理無效率又常出錯,難道不能用電腦處理嗎?!
這位同仁頗有同感,在獲得他老闆的首肯後,我就利用零碎的上班時間,偷偷地與他討論會計電腦化的可行性。半年之後,prototype(雛型)做好,覺得只要介面更友善,同仁接受度應該很高,上線實作應該沒問題。
問題是,要怎麼告訴老闆我偷偷地做了這件事,要如何說服他接受且買單呢?!
我硬著頭皮跑去見老闆,打鴨子上架地告訴他,資訊處開發了一套會計系統,可幫助同仁提高效率降低錯誤,下星期會來辦公室Demo,請老闆過來指導。他滿臉詫異,但也應允參加。
Demo當天,大老闆小老闆們看完都很高興,因為可以在電腦上,一路由輸入交易資料、複核到編製報表,也可以隨時查詢特定科目或時間區間的金額或合計。可惜,他最後只同意由電腦輸入傳票資料,但須印出紙本人工蓋章後,再人工傳簽及複核。無論如何,我的工作負擔可以減輕啦!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快馬加鞭地進行系統及介面的細部調整;我也利用晚上或周末輸入前半年及當天的傳票,進行平行測試,好準備翌年一月一日上線。每當我獨自一人在辦公室登打傳票,手指飛快地敲打鍵盤發出答答答的節奏,真彷彿自己就是個鋼琴家。
第二年,系統順利上線,雖然小bug難免,開始也要一段適應期,但同仁們都很開心;老闆們在印出的傳票上蓋章,也蓋得很開心。我一度向大老闆建議,傳票經過複核後可直接列印支票,減少他敲打支票機的辛勞,但他沒有領情。(有人看過支票機嗎?)
兩三年後,我決定離開公司,繼續進修。後來耳聞我離職不久後被晉升的那位同仁榮獲公司頒給資訊有功獎,且獲頒大額獎金。我的心情有點兒複雜,也有點兒心酸,也深覺離開是正確的選擇。
*
註:我老闆來自公家機關,做事比較保守,加上工程公司本就是重男輕女,所以不能怪他。我離職時,他有很努力留我,只是我去意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