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時事系列:廢物大學生

    「廢物大學生」常見於大學生對於自己的自嘲,但也有不少時候是出自於真的看不起大學生的人之口。
    而這種現象,除了主觀上的認知,更有可能的還是對於未來的惴惴不安和不知該去何處的不確性。
    今天因事載分局長到某大學,除了意識到公私立大學的資源差異之外,還邊做正事邊觀察現在大學生又是什麼模樣:
    結果,還是跟自己當年作為大學生的氛圍一樣廢。
    一樣只有少少幾位的”異類”比較專注在課堂,其他大部分都是神遊不知到哪裡去。
    但現在打這篇也不是要diss課堂上的打混摸水,也不是頌揚專注上課:反而覺得可能幾年後的結果,就只是成績單上的差別,其他的人生也有可能差不多。
    畢業多年後,如果再回想在學校學到了什麼,有學到什麼是現在還受用無窮的,有多少人可以回答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有多少人是後來又轉換了跑道,讓大學四年的經歷,變成了平行時空的另一個自己曾經度過的生活?
    曾經想過,很多事情先經歷過了,然後再從頭回到學校後再開始學習,那對於「學習」這件事情的感受,以及該學什麼(修什麼課)(學習的方向),如何分配時間和資源到更適合自己(PS)(畢竟不是一學即會的天才)的地方,相對一定可以拿捏得更好,讓大學四年經歷過東西(特別是課業上的),可以留得更為長久。(課業外的經歷比較接近生活,比較容易變成長期記憶)
    PS1:現在不覺得有所謂「真正喜歡」的人生方向,因為人是很容易厭倦的動物,如果從事某件事情,沒能為自己帶來源源不絕的成就感,而只剩下消耗的話,那除非薪水真的多到非常誇張的境界,不然遲早會想要改變的)
    也因為「一段時間反著過的人生」,或許可以為人生帶來如此的不一樣,所以慢慢開始有人會在高中畢業之後,就投入社會,看是要先去壯遊(PS2),還是直接進入職場(PS3),都很不錯,可以實務上角度看這個社會運作地更為深入(各式各項的面向PS4),了解自己的渺小和不足,也或許相對能更清楚自己未來想走的方向和想學的東西。
    PS2:很多小旅遊加起來不會變成壯遊啊!這是1+1不等於還會小於2的最明顯例子
    PS3:高中的學歷,基層工作還是綽綽有餘,現在一堆工作的「大學學歷以上」之限制,也只是反映了大學升學率的滿載的詭異現象而已
    PS4:人際、經濟、社會…等
    今天看到了一堆慵懶無力的大學生,加上前幾天在公務信箱看到的「青年教育與就業儲蓄帳戶方案」,有感而發。
    覺得這計畫應該可以持續滿多年的(加上又少子化,支出少不少),新一代的爸媽未來可以提供給小孩,作為人生的另一種過渡性的選擇:
    PS:沒有看得很仔細,不知道有沒有限額,目前看起來是「壯遊」部分要審核+提計畫(壯遊到國外),至於「先工作」,媒合可能就推薦信+面試吧;另外,這至多36萬元的補助,也是時間到才會撥到帳戶。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