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1/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慢性腎臟病者慎防骨質疏鬆,勤運動、定期追蹤保健康

(圖文整理:家天使編輯團隊)骨質疏鬆(Osteoporosis)與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這兩個看起來似乎毫不相干的疾病,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原因是腎功能降低後,會導致礦物質與骨骼代謝異常使得骨骼代謝轉換與礦物化發生異常,造成骨頭變得脆弱,容易發生骨折,常見的髖骨骨折,往往就是因為骨質疏鬆所造成,臨床上把慢性腎臟病所導致的骨質疏鬆稱為慢性腎臟病-礦物質和骨骼疾病 (CKD-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s,CKD-MBD)
圖片來源:https://www.ajkd.org/article/S0272-6386(21)00500-X/fulltext?fbclid=IwAR2A74A955CmZfDH0ASOf9E6yqlVZNC7Ururkn0f55WiekviPO4uX_OCU64
圖片來源:https://www.ajkd.org/article/S0272-6386(21)00500-X/fulltext?fbclid=IwAR2A74A955CmZfDH0ASOf9E6yqlVZNC7Ururkn0f55WiekviPO4uX_OCU64

發生的原因
慢性腎臟病會導致骨質疏鬆,主要有三大原因:鈣和磷的代謝異常、維生素D的缺乏、副甲狀腺功能亢進。一般正常人的鈣質會透過腎臟代謝生成的活性維他命D3在腸胃道吸收;而飲食中過多的磷則主要透過腎臟來排出體外。當慢性腎臟病發生時,就會打破這個狀況,使得身體的鈣質降低,血中的磷上升,這就是為何腎臟病患者都要特別留意避免攝入過多含磷的食物。
當血中的鈣質降低時就會刺激副甲狀腺去分泌副甲狀腺素PTH。PTH主要可以幫助鈣質在腎臟的再吸收、促進維他命D的活化,與骨骼釋放鈣質,然而由於腎臟的功能下降,導致前兩項的作用基本上是無效,反而導致只有骨骼釋放鈣質,進一步演變成骨質疏鬆。
慢性腎臟病、副甲狀腺與骨質疏鬆的關係。(圖片翻譯與整理:家天使編輯團隊,圖片來源:https://www.ajkd.org/article/S0272-6386(21)00500-X/fulltext?fbclid=IwAR2A74A955CmZfDH0ASOf9E6yqlVZNC7Ururkn0f55WiekviPO4uX_OCU64)

日常生活如何保養與預防
在慢性腎臟病患,鈣質及維生素D的補充會和一般病患有所不同,主要是因為慢性腎臟病會導致礦物質與骨骼代謝異常,因此主要的目標就是維持平衡,最怕補過頭跟補錯目標,因此建議可以多跟醫生或營養師討論,定期回診追蹤血液中鈣、磷跟維他命D的含量,因身體不同狀況去做相對應的補充。
適當運動強度,對於骨骼保持骨質量有很大的幫助,此外,雖然曬太陽可以促使皮膚生成維他命D,但轉成活性的維他命D3還是需要靠腎臟,因此除了曬太陽外,適當補充活性維他命D3是可以跟醫生討論看看。

參考文獻
(封面照片來源:photoAC)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