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1984》:一個踐踏與被踐踏的世界,一個愈進化就愈無情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時間點讀這本書滿有感,我們處在自由可能被剝奪的威脅之中,縱使這只是小說,真實性有待商確,但書裡描述的極權統治對人腦子裡的記憶如何系統性的消滅再輸入過程讓人頭皮發麻。書中黨的口號:「戰爭就是和平,自由就是奴役,無知就是力量。」既矛盾又諷刺。
《1984》裡的大洋國充滿著電幕(也就是所謂的監控器,能監視及收發聲音),四處張貼的海報上寫著「老大哥在看著你。」這絕對不是「不做壞事幹嘛要害怕被監視?」如此簡單而已,他監控的不是法律規範下的行為,而是你的思想。
身為黨員之一的主人翁溫斯頓,在黨創立的「真理部」工作,負責散播謊言和竄改歷史,但他的內心其實極度厭惡老大哥。
電幕無所不在,思想警察可以透過表情察覺你的思想是否「正統」,再細微的動作都能洩漏你的心思。溫斯頓轉過臉對著電幕時,能立即裝出一副安詳樂觀的樣子,「面對電幕的時候,最好是擺出這種表情。」溫斯頓這麼想著。
「所謂自由就是可以說出二加二等於四的自由。」溫斯頓在日記裡寫道。
從書籍、雜誌、小冊子、電影片、漫畫到照片⋯⋯凡關政治思想的東西,黨都能隨時修改,而黨捏造謊言就必須偽造真相來證明正確性,「全部的歷史就像一張隨時都可以刮乾淨重寫的羊皮紙」展現出極權主義不寒而慄的荒謬。只要人人都俱備盲目生吞黨的思想、隨時能挖掉既有的記憶,讓新的填補進來,這些謊言就會被載入歷史並成為事實,就如同黨的一句口號:「誰控制過去就控制了未來,誰控制現在就控制了過去。」
讀《1984》時,感覺也某種程度預言了我們目前的社會,充斥著假新聞、加工過的各種資訊,就連新聞媒體也有政治立場,若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自然而然就會被這些有目的性的風吹得暈頭轉向。
有些媒體擅長散播仇恨和對立來操縱輿論及聲量,而底下抨擊和訕笑的留言像是小說裡黨員為大電幕上出現的「人民公敵」舉行的「兩分鐘仇恨大會一樣,也如同老大哥創建的世界:「一個充滿恐懼、背叛和折磨的世界,一個踐踏與被踐踏的世界,一個愈進化就愈無情的世界。」
其實,當我們從縮小思考範圍到放棄思考,老大哥的世界就無形的存在了。願我們不僅擁有思想的自由,也具備思維的能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逛書店時偶然看到這本書。書名上流法則原先以為是一本讓你了解上流圈子相關的書籍,目的是要讓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開開眼界,就像是陸劇三十而已的女主角終於明白大合照中的自己為什麼被裁切,原來是手上沒有愛瑪仕,或是有人以為這本書是誤放在文學區裡的投資理財書? 其實,這是一本以三〇年代末紐約為背景的小說
以推理小說探討社會議題極具力量,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剝繭抽絲的過程裡令人省思因國家體制與社會結構缺失而被犧牲的人。這本推理小說對我來說,除了非常精采的推理過程,更具意義的是喚醒讀者對弱勢的關注令人感動。 三雲忠勝被殺了。他是一個好人。 身為福祉保健所的課長,他竭心盡力為每個案例做最妥善的安排處置,
一個前往印度佛教聖蹟之旅的日本團,當中四個人背負著各自的人生悲苦,他們像『找尋』般的旅程來到了印度北部恆河畔的瓦拉納西—飄著死亡氣味的地方。在這個清淨與污穢共存的河流,具有某種力量,讓他們對生命產生了不同的意義與釋然。 對觀光客而言,奶茶色的恆河水看似汙濁骯髒,但對印度人而言代表著神聖且美麗。
飛行時間約7個小時,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遠。 但夢想前往的旅行名單上從來沒有——印度。 更確切來說——是想都沒想過。 占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印度,領土面積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我曾經看過許多介紹印度的節目,車水馬龍的孟買街道喇叭聲震耳欲聾,人不只要與車爭道,前方擋住你前行的還可能是頭牛或羊。 擁擠到令
逛書店時偶然看到這本書。書名上流法則原先以為是一本讓你了解上流圈子相關的書籍,目的是要讓我們這些平民老百姓開開眼界,就像是陸劇三十而已的女主角終於明白大合照中的自己為什麼被裁切,原來是手上沒有愛瑪仕,或是有人以為這本書是誤放在文學區裡的投資理財書? 其實,這是一本以三〇年代末紐約為背景的小說
以推理小說探討社會議題極具力量,忍不住一頁翻過一頁,剝繭抽絲的過程裡令人省思因國家體制與社會結構缺失而被犧牲的人。這本推理小說對我來說,除了非常精采的推理過程,更具意義的是喚醒讀者對弱勢的關注令人感動。 三雲忠勝被殺了。他是一個好人。 身為福祉保健所的課長,他竭心盡力為每個案例做最妥善的安排處置,
一個前往印度佛教聖蹟之旅的日本團,當中四個人背負著各自的人生悲苦,他們像『找尋』般的旅程來到了印度北部恆河畔的瓦拉納西—飄著死亡氣味的地方。在這個清淨與污穢共存的河流,具有某種力量,讓他們對生命產生了不同的意義與釋然。 對觀光客而言,奶茶色的恆河水看似汙濁骯髒,但對印度人而言代表著神聖且美麗。
飛行時間約7個小時,對我來說其實並不遠。 但夢想前往的旅行名單上從來沒有——印度。 更確切來說——是想都沒想過。 占世界人口排名第二的印度,領土面積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我曾經看過許多介紹印度的節目,車水馬龍的孟買街道喇叭聲震耳欲聾,人不只要與車爭道,前方擋住你前行的還可能是頭牛或羊。 擁擠到令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他在1948年抱病寫下本書,描繪出極權統治之下的社會模樣,藉以警世。透過不同立場的角色對話,歐威爾讓極權思想與自由意志相互撞擊,編織出相悖卻又弔詭般通順的人性公式。
Thumbnail
在權力之外,你找不到現實,摸不到真實。 一切可以是一位從未露面的老大哥主持正義,他的正義屬於他的價值,你的價值也屬於他的價值,而你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發生。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從1949年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1984年蘋果公司「1984」廣告,到2024年的【腦筋急轉彎2】,我不知道這段情節的出現,是刻意安排或是巧合,在荒謬逗趣的畫面之下,也隱隱然傳遞電影裡,青少年在傳統刻板教育下的反抗躁動的心。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共國操縱性、超限戰及其對美國和臺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如貿易戰和社群媒體限制等。提醒臺灣務必警覺中共國的陰謀,並考慮相應的對策。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説來諷刺,我起初在IG看到大家都介紹此書,於是滿心歡喜的買下這書,我是不是被人洗腦了?🤡 啊!我本來對洗腦、思想控制等議題非常感興趣啦!因為我認為人心如此難測,一個普通人竟能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我看到這書的標題,完全戳中我心🎯 可惜我讀此書時,發覺脈絡不太順暢,有些話題本
Thumbnail
為了讀書會開始認真讀起買了但是放在書架上很久的中國研究相關書籍,挑上這一本就是看上大數據監控的部分。全書談的是中國的監控,而有別於單談新疆的大監控與再教育營,但實際上讀來,就是密度、強度的差異,手法類似,也恐怖莫名。 先從中共政權的槍桿子、筆桿子談起,先是集權的暴力壓迫,少數的族裔還有聲音消音在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他在1948年抱病寫下本書,描繪出極權統治之下的社會模樣,藉以警世。透過不同立場的角色對話,歐威爾讓極權思想與自由意志相互撞擊,編織出相悖卻又弔詭般通順的人性公式。
Thumbnail
在權力之外,你找不到現實,摸不到真實。 一切可以是一位從未露面的老大哥主持正義,他的正義屬於他的價值,你的價值也屬於他的價值,而你根本沒有意識到已經發生。
Thumbnail
《一九八四》描寫了極權統治下的社會,充斥著監視、洗腦和歷史改寫,讓人不斷懷疑現實。本書描繪的極權統治,如同現實某些極權國家的生活寫照,被視作預言未來。透過思想監控、歷史的改寫、雙重思想等手段,探討極權統治對個人和社會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美麗新世界》所蘊含的深度思考,包括影響人性的追求以及經典文學作品的價值。並探討科技對人類的控制和限制,呼籲人們思考和閱讀經典文學作品。
Thumbnail
權力使人腐化,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地腐化。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以淺顯易懂的文字,利用動物們作為比喻,引起讀者對於權力、社會、政治的深刻思考。 這本書適合什麼樣的人:讀過(或想讀)《1984》的人、對二十世紀的歷史和政治變革有興趣的人、喜歡由淺顯文字思考人性及社會的人
Thumbnail
從1949年喬治歐威爾的小說【1984】,1984年蘋果公司「1984」廣告,到2024年的【腦筋急轉彎2】,我不知道這段情節的出現,是刻意安排或是巧合,在荒謬逗趣的畫面之下,也隱隱然傳遞電影裡,青少年在傳統刻板教育下的反抗躁動的心。
Thumbnail
文章討論了中共國操縱性、超限戰及其對美國和臺灣的影響,並提出了應對策略,如貿易戰和社群媒體限制等。提醒臺灣務必警覺中共國的陰謀,並考慮相應的對策。
Thumbnail
常理的背後,是如同幽靈鬼魅般牽制著多數人的,由社會上一小群精英分子所制定的禮儀準則。布紐爾在現實人生中,發覺自由與權力不過是同一坨血肉模糊的團塊,同時也在他一生中少數記得的夢境裡,發覺自由思想與自由意志,其實就是稱之為命運與機運的權力宰制。因此,無論向左向右欲找尋的自由和權力,到頭終是泡影。
Thumbnail
説來諷刺,我起初在IG看到大家都介紹此書,於是滿心歡喜的買下這書,我是不是被人洗腦了?🤡 啊!我本來對洗腦、思想控制等議題非常感興趣啦!因為我認為人心如此難測,一個普通人竟能完全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簡直不可思議。所以我看到這書的標題,完全戳中我心🎯 可惜我讀此書時,發覺脈絡不太順暢,有些話題本
Thumbnail
為了讀書會開始認真讀起買了但是放在書架上很久的中國研究相關書籍,挑上這一本就是看上大數據監控的部分。全書談的是中國的監控,而有別於單談新疆的大監控與再教育營,但實際上讀來,就是密度、強度的差異,手法類似,也恐怖莫名。 先從中共政權的槍桿子、筆桿子談起,先是集權的暴力壓迫,少數的族裔還有聲音消音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