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台灣疫情逐漸緩和,在社會上對於降低防疫警戒討論的時候,也是大家進入三級約一個半月的時間點;自五月中疫情快速改變了大家生活,心態上從衝擊、忙亂,進而到不得不接受,持續到讓自己逐步習慣,工作型態上有著許多可以思考的地方。
第一個是工作地點,美國在四月對三萬位受訪者做了關於疫情緩和後、調查回到辦公室工作意願,其中約二成覺得不太需要WFH,而認為每週至少一次可以在家辦公的結果佔了八成,超過五成的受訪者認為每週至少三天WFH、是他們覺得可以的,而有三成的受訪者表示願意每週五天都在家辦公。
當然在家辦公的優劣,很多時候因人而異,比方有人因為WFH,無法明確地透過上下班儀式感來切換工作及休息狀態,導致工作時間變相增長、或是無法讓身體獲得好好地休息;也有人因為不需出門的在家辦公,反而選擇把工作事項、在連續較長工時內集中一起處理,改變了過往在辦公室裡面,短暫工作一下就起身走動跟同事聊天、中斷專注的情況。
再者是產值,國外研究統計數據,在家辦公約有二成至三成的人認為產值增加,五成的人感覺沒有變化,其餘約二成則是認為有降低;有趣的是,多數工作者認為公司主管使用監控軟體控制在家情形,或是透過大大小小會議直接間接監視、確保所有人都在崗位上等等手段,才是扼殺產值的主要來源之一。而傳統在辦公場域可以見面討論的工作習慣,在通訊、數位管理等等工具軟體的發展下,也讓在家工作不是那麼疏離或孤獨。
之三是文化氛圍,即使不在辦公室,公司的辦公室文化情形還是存在,在公司內猜忌其他同事的人,遠距辦公更容易因為看不到(或聽不到別人的耳語),而強化了心理層面的懷疑;有辦公室派系或小圈圈的工作者,也不會因為遠距離而讓自己的派系小圈圈瓦解...
疫情範圍的巨大圍籬,對於我們的生活型態無論是現在、或是之後,已經帶來不可避免的改變;商務市場上目前有個說法,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在工作上的生活最佳的型態是WFA (Work from Anywhere),打破工作場域的工作者或許是最能適應的,這也代表了對結果負責、自律管理、數位技術的應用,大多交予了工作者,然而以個人的觀點來看,所有的改變衍伸出的結果是好或壞,主要取決於當事人,進一步地說是當事人的需求,每個工作者有著自己屬意的工作習性,但企業組織是將個體集合為群體,確保資源運作的機制,其中必然包含不同個體之間的時間帶協調,也包括主動工作者與被動工作者的融合,故不管是外在環境(地點、場所)或內在環境(動機、企圖),即使有再好的條件,若當事人在條件不符合個體時則難以發揮,結局往往都會是負面呈現;這也表示此類的型態,將開始考驗著企業組織的創新管理思維。